长着“阴阳脸”,还有“人工焊接痕”,这颗星球是一艘废弃飞船?

2025年05月13日18:12:05 科学 1574

大家好,我是魅力科学君,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太阳系中的一颗奇怪的星球——土卫八。

土卫八是土星的一颗卫星,最初由天文学家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于1671年发现,而在后续的观测中,他很快注意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当这颗星球运行到土星东侧的时候,就会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见。

这种现象困扰了卡西尼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705年,他换了个更好的望远镜,才揭开了这个谜团——原来当土卫八运行到土星东侧的时候,其亮度会大幅下降,超出了当时望远镜的观测极限,所以在当时看来,它就“消失”了。

长着“阴阳脸”,还有“人工焊接痕”,这颗星球是一艘废弃飞船? - 天天要闻

对于这种现象,卡西尼给出了一种合理的推测,即:土卫八有一侧的反照率较高,因此显得较为明亮,而另一侧的反照率较低,所以显得暗淡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土卫八已被土星“潮汐锁定”,始终以同一面朝向土星,因此当它运行土星东侧时,朝向地球的,就一直是其较暗的一面。

在此之后,随着观测水平的不断提升,卡西尼给出的推测最终得到了证实,原来土卫八真的分为了明暗两面,两者的反照率差异,使得它们的视星等相差了1.7等左右,所以人们也将其形容为一颗长着“阴阳脸”的星球。

但这还没有完,在2004年的时候,一个名为“卡西尼号”的探测器近距离“拜访”了土卫八,其传回的图像显示,在这颗星球的赤道区域,存在着一条规模巨大的隆起带,其平均宽度约为20公里,高度可达13公里,它沿着土卫八的赤道,延伸了大约1300公里。

长着“阴阳脸”,还有“人工焊接痕”,这颗星球是一艘废弃飞船? - 天天要闻

作为对比,土卫八的直径也就1470公里左右,所以从整体上来看,这个隆起带就像是有人拿着巨大的焊枪,沿着它的赤道进行了“焊接”所留下的痕迹一样。

长着“阴阳脸”,还有“人工焊接痕”,不得不说,土卫八实在是令人浮想联翩,一个迷人的猜测就是,这颗星球可能并不是一颗天然星球,而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外星文明因为某种原因在土星附近留下的一艘废弃飞船,这就可以合理地解释它的“人工焊接痕”,至于它的“阴阳脸”,则可能是这艘飞船表面的特殊涂层。

长着“阴阳脸”,还有“人工焊接痕”,这颗星球是一艘废弃飞船? - 天天要闻

不过对于严谨的科学家而言,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废弃飞船”这种观点显然是不会得到认同的,那么,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讲,这就应该如何解释呢?对此,科学家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土卫八的“阴阳脸”,目前认同度相对较高的解释是“碎屑假说”,该观点指出,由于土卫八已被土星“潮汐锁定”,因此当它围绕着土星公转时,就会以固定的一面朝向其运动方向,而探测数据表明,这一面正是土卫八表面的暗区。

所以一个合理的推测就是,当土卫八在轨道上运行的时候,朝向其运动方向这一面,会不停地捕获迎面而来的细小碎屑,这些碎屑本身颜色就比较暗,它们落在土卫八的表面后,会使其反照率降低,进而吸收更多阳光的热量,而土卫八表面的大部分物质都是冰,它们被加热后,就会发生升华,那些暗色的碎屑则会保留下来。

当暗色的碎屑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一个正反馈过程,即:反照率低了,吸热就更多,这会让土卫八这一面的冰减少,而冰减少了,反照率就更低了,这会造成这一面吸收的热量更多,于是冰会进一步减少……随着这个过程的持续,土卫八明暗两面的反照率差异就会越来明显,并最终形成了“阴阳脸”。

长着“阴阳脸”,还有“人工焊接痕”,这颗星球是一艘废弃飞船? - 天天要闻

那这些细小碎屑又是哪来的呢?科学家推测,它们应该主要来自土卫九,这是一颗运行在更外层的土星卫星,当微陨石或小天体轰击其表面时,会产生大量的细小碎屑,随后这些碎屑会在土星引力的作用下向内迁徙,由于在迁徙过程中,阳光的热量会分离出其中的挥发性物质,因此当土卫八捕获到它们的时候,其颜色就已经变暗了。

关于土卫八的“人工焊接痕”,科学家给出假说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假说认为,可能是土卫八内部的冰层发生了某种活动(比如温度变化导致体积膨胀或者对流),然后沿着其赤道区域冒了出来,凝固成了高高的山脊。

第二种假说认为,土卫八可能曾经拥有过一个环状结构(类似土星环,只不过规模要小得多),但这个结构并不稳定,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逐渐崩塌了,其中的物质也坠落到了土卫八表面,由于这个环状结构所在的平面与土卫八的赤道面重合,因此这些物质就在土卫八的赤道区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隆起带。

长着“阴阳脸”,还有“人工焊接痕”,这颗星球是一艘废弃飞船? - 天天要闻

第三种假说认为,在土卫八形成初期的自转速度可能比现在高得多,其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赤道区域物质向外鼓胀,形成了明显的赤道隆起结构,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受到土星的潮汐作用影响,土卫八的自转逐渐减慢,而这个隆起的结构则部分保留下来。

当然了,这其实也只能说是合理的推测,实际情况是否真是如此,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科学家能够有更多的发现,进而揭开这个谜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 天天要闻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迈威生物为爆发中的创新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两项BD合作,与齐鲁制药就长效G-CSF产品8MW0511达成的合作(3.8亿元首付款+1.2亿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业化的经典双赢;而与谷歌系抗衰老巨头Calico围绕IL-11单抗9MW3811的联手(2500万美元首付款+5.71亿美元里程碑款),则彰显全球视野下的价值挖掘能力。两项...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 天天要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紧扣全年任务目标,以“大干100天 决胜上半年”劳动竞赛为载体,全面掀起夺油上产热潮。广大干部员工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用汗水书写担当,用实绩回应挑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环保平稳受控,经营业绩稳健向好,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石...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 天天要闻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期间,第四届“汉江湾”汉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动在硚口区汉江湾上演。武汉云豹救援队联合台湾苗栗县水上救生救难协会、苗栗县救难协会、桃园市水上救难协会,首次以完整建制展开跨海峡救援协作综合演练。 联合救援协作综合演练现场。图/九派新闻 上午9时,随着信号弹升空,云豹救...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 天天要闻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Nature期刊最新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机器人控制领域的重大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运动雅可比场"技术,能够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各种复杂机器人系统,彻底摆脱了传统建模方法的束缚。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 天天要闻

弘扬科学家精神,北航教授陈虔携人工智能遐想走进西红门镇

“当AI从工具到与人类齐平,再到超越人类,我们该如何自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虔向在座的听众们抛出这一问题。这是在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人民政府礼堂举办的“以科学的态度认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关系——从初始到对未来的期许”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现场,陈虔为西红门镇政府近百位公务员带来一场融合AI技术解析与...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 天天要闻

刚刚!武大宣布:成立新学院!

7月2日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大会在该校举行学院将从小米、宇树、乐聚、优必选等机器人、智能制造头部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武大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肖晓晖教授在会上介绍,新成立的机器人学院2025年将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将依托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