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士研究DeepSeek的论文后,发现和想象中不一样

2025年03月18日15:30:25 科学 9027

观察者网消息,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艾米·泽加特博士表示,她的研究人员仔细研究了deepseek发布的五篇论文的所有者,详细了解了作者数量及背景,发现最新论文涉及的200位作者中,超过半数完全由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从教育到工作,从学习到科研,都没有任何海外经历。

泽加特给出的结论是,中国可以培养自己的人才,他们无需来美国求学。

而一直存在一个误解,即外国人去美国接受教育,学了一身本领再离开,实际上并非如此。

另一个误解则是,总以为全球顶尖人才都会自动流向美国,这也是想当然了,美国不可能永远占据全球人才高地。

美国博士研究DeepSeek的论文后,发现和想象中不一样 - 天天要闻

deepseek

时代不同了

放在以前,确实一些顶尖人才都有留学背景,或海外工作背景,但是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同了。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根据清华大学《2023全球ai发展报告》,中国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上的论文发表量已连续多年超过美国,2022年中国在neurips、iclr等顶会的论文占比达到37.1%,远超美国的24.4%。

此外,根据斯坦福大学《2024 ai index report》,中国培养的ai博士数量已接近甚至超过美国,而留美工作的比例却在下降——2019年,选择留美工作的中国ai博士占比为59%,但到2023年,这一比例降至48%。

这意味着,中国不仅能够培养顶尖人才,还能够留住人才、利用人才,而不再是单纯依赖海外教育体系的输出。

美国博士研究DeepSeek的论文后,发现和想象中不一样 - 天天要闻

openai

美国更需要中国人才

更为反直觉的一件事情是,美国对中国人才的需求量非常高,还是拿人工智能领域来说。

根据macropolo智库的《2023全球ai人才报告》,在美国顶级ai实验室,如openai、google deepmind、meta ai等,工作的顶级研究人员中,华人研究人员占比超过27%,仅次于美国本土人才。

而在斯坦福大学发布的ai index 2024中,美国ai博士毕业生的主要来源国中,中国连续多年排名第一,2022年占比达到30.2%,比印度(13.9%)和加拿大(6.3%)的总和还要多。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23年的统计,在美国ai和计算机科学相关行业工作的华人占比已经接近20%。在硅谷更是如此,以google、meta、nvidia、微软等科技巨头为例,其ai工程师团队中的华人占比高达30%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ai人才的依赖远比想象中更深。而一旦美国的人才政策继续收紧,加上中国科技生态不断完善,未来必将有越来越多华人工程师选择留在中国或回流中国。

美国博士研究DeepSeek的论文后,发现和想象中不一样 - 天天要闻

美国国旗和中国国旗

时代不同了

现在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未来全球科技人才流动的方向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再是中国人才奔向美国,而是全球人才开始涌向中国。

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选择问题,而是科技创新版图的重新塑造。

未来,科技创新的竞争将不再是简单的人才争夺战,而是谁能够建立更开放、更包容、更有创造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在美国越来越自闭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成为了最优的选择,未来必将涌现出更多引领时代的科技成果,为人类的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热情​ - 天天要闻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热情​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热情通讯员:罗晓萍、徐玲玲 审核:大庆、彦平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与创新能力,5月8日,武汉市江夏区科学技术协会、江夏区教育局、武汉科技馆联合开展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来到了江夏区金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外媒 Neowin 今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尽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会让同事和经理认为你的能力不足。这项研究题为《使用 AI 工具会遭遇社交评价惩罚》,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链接:点此前往)。研究通过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 天天要闻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们可以精确地改写生命的蓝图,纠正那些导致遗传疾病的微小错误,或者巧妙地调控基因的表达,让细胞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这不是遥远的幻想,而是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开启的未来。长期以来,CRISPR-Cas9系统一直是这场革命中最闪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确的分子剪刀,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强...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 天天要闻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现代餐饮业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触材料作为直接接触食物的器具,其材质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根据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所有可能与食品接触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测,以确保不会向食品迁移有害物质。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 天天要闻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隐藏在 6 亿光年之外的“太空鲨鱼”,一个隐秘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 100 万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质量黑洞那样位于星系中心,而是游荡在星系内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恒星...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 天天要闻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研发人员在实验室研发产品。文丨罗嘉文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主体。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 天天要闻

从科幻走向现实 今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传感器等技术提升,“脑机接口”这项听起来很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