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原子时代,显微镜下的世界

2025年04月11日15:20:44 科学 4982

显微镜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原子时代。没有显微镜时,人们只能用肉眼或者手持透镜来观察物体。

人类进入显微镜下的世界

直到 16世纪末,一位来自荷兰的眼镜商人亚斯·詹森发明了显微镜。但詹森并没有用显微镜做出任何重要的观察。是同样来自荷兰的亚麻制商人列文·虎克对观察布料很感兴趣,于是尝试自己加工镜片,他做出的显微镜片可以放大超过200倍。这在当时无疑是巨大的贡献,因此列文虎克也被称为显微镜之父。

进入原子时代,显微镜下的世界 - 天天要闻

将你的枕头放大 100倍,除了布料的纤维,还有天天的活蹦乱跳的螨虫。枕套,在显微镜下像皲裂的大地,实际上它是昆虫的翅膀。

第一个用显微镜观察到昆虫复眼,并对之进行描述的人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看了这么多猎奇的景象,那么显微镜是怎么工作的呢?

显微镜根据功能可以分成三大类,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今天我们就先观察一下比较常见的光学显微镜。

进入原子时代,显微镜下的世界 - 天天要闻

简单来说,显微镜就是合理组合两个凸透镜,让小东西看起来大一些,再大一些,其中离我们眼睛近一些的叫目镜,远一些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就是放大你想看到的东西,目镜就是将原本放大的东西二次放大。当我们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载物台上,光线从物体上反射,通过物镜后产生交叉。当这组光线继续向上运动,来到目镜,再次弯曲光线使之交叉,随后光线就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里,我们的眼睛就可以根据已经放大的光线看到放大的物体啦。目前光学显微镜的放大范围在 1, 000 ~ 1, 500倍左右。

难怪这么猎奇,但如果你没有列文虎克的天赋,磨不出放大很多倍的镜片的话......你只需要准备一个你想放大的硬币,以及大一点的碗,保鲜膜,水把想要放在的物品放在碗中,保鲜膜封住碗口。和平时不同的是,这里我们不绷紧保鲜膜,而是尽量的让它凹下去。

当你向保鲜膜上倒满水时,你会发现硬币变大。

保鲜膜被按压成倒锥形,再倒上水就形成了一个凸透镜的效果,凸透镜看物体会比原来的大很多,放大镜也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这一原理。生活中还有一个最常见的放大镜——瓶子,瓶子的弧度自带凸透镜属性,当你手头上没有放大镜但看不清东西时,不妨试试。

文章由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看!我的发现》北京呀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科普创作团队
审核:陶宁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西安建大新型高压辊式立磨技术落地包头 将打造百万吨级工业固废资源化示范工程 - 天天要闻

西安建大新型高压辊式立磨技术落地包头 将打造百万吨级工业固废资源化示范工程

7月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内蒙古波普和丰环保有限公司在西安签署EPC总承包合同,标志着国内首条采用“新型高压辊式立磨及其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工业固废资源化生产线正式落地内蒙古包头。该项目合同额达1.0898亿元,建成后年消纳工业废渣120万吨,年产低碳胶凝材料120万吨,将成为我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领域的重要示范工...
Nature重磅:首次从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 - 天天要闻

Nature重磅:首次从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古埃及文明曾繁荣了数千年,在其鼎盛时期,古埃及建造了众多叹为观止的金字塔,此外,他们还曾流行制作木乃伊,其中,许多数千年前的木乃伊保存至今,科学家们一直希望从中提取古 DNA。然而,木乃伊的制作过程以及炎热的气候条件加速了 DNA 分解,导致其中的 DNA 保存状况不佳。直到 19...
一个月内两次被掩,这颗恒星为啥频繁“躲猫猫”? - 天天要闻

一个月内两次被掩,这颗恒星为啥频繁“躲猫猫”?

7月4日、31日,夜空将上演两次月球遮掩室女座最亮恒星——角宿一的奇妙天象。南半球部分区域的公众将有机会看见这一天象,其他地区的公众可以看到月亮与角宿一近距离相伴的景象。月掩角宿一指的是什么?为啥一个月内会两次发生月掩角宿一?天文科普专家为
新国标落地 女性健康被阳光照见丨中听 - 天天要闻

新国标落地 女性健康被阳光照见丨中听

评论员 王晓娜7月1日,一项关乎所有女性(和部分男性)日常生活的强制性国标正式落地!《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不仅把卫生巾、护垫、成人纸尿裤等产品划进“重点监管区”,还新增了pH值、荧光剂检测等硬核指标。简单来说,以后厂家再想用“毒卫生
生态头条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 天天要闻

生态头条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记者7月2日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组织的贡嘎山植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顺利收官。科考团队在此次野外调查中,发现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珍稀濒危植物,也收获了多项物种新记录,为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科
用TEM您能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用TEM您能看到什么?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利用高能电子束穿透超薄样品,通过收集透射电子和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能获得极其丰富的信息,分辨率可达原子级别(亚埃级)。
低烟无卤光缆 - 天天要闻

低烟无卤光缆

低烟无卤光缆(Low Smoke Zero Halogen, LSZH Optical Fiber Cable)是一种采用环保材料制造的光缆,其核心优势在于燃烧时释放的烟雾极少且不含卤素(如氯、溴等),从而显著降低火灾风险,保护人员安全和设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 天天要闻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Neuralink脑机接口的目标是实现全脑接口,打造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之间的“高带宽连接”,甚至让人类与AI集成。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官网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最新一次发布会上展示了其脑机接口(BCI)研究成果和发展愿景。此次令人瞩目的不仅是他们的现阶段成就,还包括其未来3年的科幻式蓝图。人们惊呼BCI...
超千岁荔枝树再结硕果!迄今有1024岁,是广州目前树龄最老的荔枝树 - 天天要闻

超千岁荔枝树再结硕果!迄今有1024岁,是广州目前树龄最老的荔枝树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卢佳圳 通讯员 冯冬枚在广州黄埔玉岩书院,有一棵千年古荔,是广州目前有记载的树龄最老的荔枝树,为一级古树,据估测迄今有1024岁。7月2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时惊奇发现,虽已经历千年沧桑,这棵荔枝树依旧枝繁叶茂,时隔4年再度结满硕果。据史料记载,这是一棵“宋荔”,从北宋即已存在。明代时,荔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