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男子以身试毒18年!自身血液产生蛇毒抗体,专家:不要模仿!

2025年05月05日02:33:13 科学 1173

前言

你敢拿命做实验吗?美国一猛男18年疯狂自虐,让毒蛇咬自己数百次,甚至往身体里注射蛇毒!结果不仅没死,血液还产生了神奇抗体,可能拯救数万人!

美国男子以身试毒18年!自身血液产生蛇毒抗体,专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闻

起因:一个“作死”的疯狂实验

蒂姆·弗里德(Tim Fried),一个对有毒动物痴迷到极点的美国人,从18年前开始了一项近乎自杀的实验,

美国男子以身试毒18年!自身血液产生蛇毒抗体,专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闻

他不断让毒蛇咬自己,甚至直接往体内注射蛇毒,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对蛇毒免疫!

听起来像电影里的疯狂科学家?但这事是真的,而且他还真搞出了名堂。

过程:从“玩命”到科学突破

弗里德在威斯康星州的家里养了几十条毒蛇,包括黑曼巴眼镜蛇太攀蛇这些致命品种。一开始,他只是小心翼翼地提取微量毒液注射进身体,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剂量逐渐增加,甚至直接让毒蛇咬自己!

美国男子以身试毒18年!自身血液产生蛇毒抗体,专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闻

每次实验,他都详细记录身体反应,并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被咬后红肿溃烂的伤口,网友看得心惊肉跳,他却乐此不疲。

转折:科学界盯上了他的血

他的疯狂行为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注意。加州一家生物制药公司Centivax找上门,他还捐了40毫升血进行研究。结果,科学家在他的血液里发现了两种特殊抗体,能中和多种蛇毒!

美国男子以身试毒18年!自身血液产生蛇毒抗体,专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闻

基于这项发现,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抗蛇毒血清,在小鼠实验中,它对19种毒蛇的毒液都有效,包括黑曼巴和眼镜蛇。不过,目前对响尾蛇的毒液仍然无效,研究也还在早期阶段,距离真正应用还有几年时间。

美国男子以身试毒18年!自身血液产生蛇毒抗体,专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闻

代价:玩火自焚,差点送命

虽然实验有成果,但弗里德付出的代价极其惨重,他多次中毒送医,有一次甚至被迫截掉了一截手指!2018年,他差点因蛇毒丧命,这才终于收手,停止了这场疯狂的自我实验。

美国男子以身试毒18年!自身血液产生蛇毒抗体,专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闻

不过,他的冰箱里至今还塞满了各种蛇毒,仿佛在提醒这段既危险又传奇的经历。

全球每年11万人死于蛇咬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1万人因毒蛇咬伤死亡。目前的抗蛇毒血清大多是用马的血浆制作的,不仅生产慢、副作用大,而且只能针对特定蛇毒。弗里德的发现,或许能为更广谱、更安全的抗蛇毒药物铺路。

美国男子以身试毒18年!自身血液产生蛇毒抗体,专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闻

专家警告:千万别学!尽管弗里德的实验推动了科学研究,但专家们一致警告:普通人千万别模仿!蛇毒极其危险,轻则致残,重则要命。弗里德能活下来,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奇迹。

网友评论

“这哥们是真狠人,但也是真作死……”

“科学需要疯子,但普通人还是老老实实打疫苗吧。”

“他的血要是能救人,也算没白折腾。”

美国男子以身试毒18年!自身血液产生蛇毒抗体,专家:不要模仿! - 天天要闻

结尾

科学进步有时需要极端实验,但拿命去赌真的值得吗?如果换作是你,敢不敢为了一个未知的结果,让自己被毒蛇咬上百次?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颜宁辟谣:网传简历不实,已投诉! - 天天要闻

颜宁辟谣:网传简历不实,已投诉!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闻

西安突然狂风暴雨闪电,网民说他拍到了龙!专家回应: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风雷暴突袭古城,多名网友称“天上游龙飞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强雷雨突袭。随着夜色降临,原本平静的天空突然响起一连串震耳欲聋的雷鸣,电闪如昼、狂风呼啸,有人形容那场景仿佛酒吧蹦迪现场,天空中不时炸出白光,让整座城市在一瞬间被照亮。然而,就在这场雷暴中,多个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万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夏 —— 属于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已经来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 天天要闻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五一劳动节,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总是能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我而言,劳动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脑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过程。回顾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汗水与收获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里的这种——看起来特别像“塑料袋”的水母!千万别碰!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域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触碰!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 天天要闻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通过其微博账号@nyouyou发布声明,打假网传简历。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请微博辟谣尽快清理相关信息。据了解,此类虚假简历最早于2023年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对...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 天天要闻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李鑫 摄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不穿航天服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