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科普绘本课堂走进长宁校园

2024年11月13日19:12:05 科学 1922
蝴蝶科普绘本课堂走进长宁校园 - 天天要闻

图说:蝴蝶绘本课堂角色扮演小剧场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金旻矣)蝴蝶绘本科普课,走进了校园。今天,受上海动物园邀请,科普作家、自然公益学堂讲师顾凌丽带着她的绘本《妈妈的爱——嗨,虫虫朋友》来到北新泾第二小学,为全校学生带来一堂科普课。这是上海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绘本科普活动项目今年最后一站进校园活动。

绘本《妈妈的爱》是《家门口的野生动物朋友》系列绘本丛书中的一本,获2018年“上海好作品”奖。绘本讲述了有关玉带凤蝶幼虫的生动故事,探寻蝴蝶及其他昆虫的初步攻略以及用于拓展的自然游戏,故事里还隐藏了好多蝴蝶的小知识。

课堂上,顾老师展示了蝴蝶从产卵到化蝶完整的生活史,介绍了上海地区常见的54种蝴蝶,原来,上海地区已记录到的蝴蝶种类高达144种。故事主角就是常见的玉带凤蝶,它的毛毛虫宝宝最喜欢柑橘类芸香科植物,不同蝴蝶的寄主植物也各有不同,掌握了蝴蝶宝宝们的“菜谱”对于野外观察蝴蝶有很大帮助。

随着国内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自然缺失症”,自然教育越来越普及。上海动物园开展“动物园里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绘本科普活动项目,针对4-9岁儿童,选取《家门口的野生动物朋友》系列绘本丛书作为指导用书,一套4本分别讲述了鸟类(鸳鸯)、昆虫(玉带凤蝶)、蛙类(饰纹姬蛙)、兽类(貉)4类身边常见的野生动物,引导孩子们一起来观察身边的本土野生动物。

蝴蝶科普绘本课堂走进长宁校园 - 天天要闻

图说:蛙类绘本课堂中同学们在观察蛙类

2024年,上海动物园邀请绘本作者团队面向公众、长宁区小学和幼儿园低龄儿童开展绘本系列科普活动共17场,其中14场线下活动,4场线上直播。在动物园开展12场,进校园5场,线下覆盖人群超过1500人次,线上观看人数达到8500人次以上,向学校和幼儿发放绘本300余册。活动从绘本故事引入,穿插小讲堂、动物园实地拜访“动物邻居”、动手diy等环节,引导儿童打开野外观察的大门。

据悉,由上海动物园开发的“一起来逛动物园”系列绘本也即将上市。后续,上海动物园会继续开发形式多样的绘本科普互动,让更多儿童了解乡土动植物多样性、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做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