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2024年07月01日16:13:08 科学 1688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妲己”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的风评并不是太好,在后来的许多文艺作品中,也一直被当成是一个妖媚惑主、祸国殃民的典型。

用来形容人的话,也是一个妥妥的贬义词,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以严谨和专业著称的科研界也会出现这样的词汇。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钱璐璐,这位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科学家、博士、教授,被人称之为了是科研界的“妲己”。

她的成就被大家认为是因为其在12年时间里无缝衔接了四位丈夫而取得的,是德不配位的。

那么,她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又是怎么一步一步完成身份的四级跳的呢?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努力和运气于一身

大学刚刚毕业之后的钱璐璐,就已经展现出了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一面。

不仅选择了和自己经历了一场校园恋爱的学长结婚,并且还以一个已婚妇女的身份去报名了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没有考虑家庭的因素,想要继续去深造,丰富自己的学识。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对于她的这一想法,钱璐璐的丈夫也是选择了无条件支持,没有给她施加什么生育的压力。

反而还去承担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让妻子可以心无杂念的考研。

在这样给力“后勤力量”的帮助之下,钱璐璐不负众望的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生。

这番成就的背后,除了钱璐璐的努力之外,其实也和她的运气脱不开关系。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在几年前,钱璐璐还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高中时期的她,唯一的目标就是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妥妥的“小镇做题家”。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可即便如此,她在高考中的成就还是有些不尽人意,考到南京铁道医学院这样一所二本院校中,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本科生。

毕业之后可能就会去找一个普普通通的白领工作,未来一眼都能望的到头。

可谁知,在钱璐璐大二那年,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因为国家在院校方面政策的调整,钱璐璐所在的学校突然被并入到了东南大学去了。

这样的一所双一流院校对于钱璐璐来说,等于是给她身上镀上了一层金。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他才结识了眼界和学识都比自己高出许多的丈夫。

只可惜,这位给了钱璐璐很大帮助的丈夫对于她来说,只不过她漫漫婚姻道路上的一个过客而已。

她接下来的举动也正应了那句极具讽刺意味的话“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无缝衔接的婚姻

在考上研究生之后,钱璐璐的眼界瞬间就被打开了,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身边所接触到的人都是一些的高知人才。

和这些人接触久了之后,钱璐璐也开始愈发觉得自己和那个只有本科学历的丈夫越来越没有共同话题了,感情也随之变得十分寡淡。

这个时候,一位第三者的出现则更是加重了两人感情破裂的速度。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那是一位上交大的师兄,在这位师兄的身上,钱璐璐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选题上、实验上、论文上都获得了很大的帮助。

两人之间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学术交流中暗生情愫,最后做出了和第一任丈夫一刀两断的决定,嫁给了这位师兄。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当时的钱璐璐,有着硕士的学历,有着同样是高学历的丈夫,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可这些并没有让她感到满足,她又有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

对于她的这一决定,现任丈夫同样也是选择了无条件进行支持,按照自己的经验给钱璐璐分析选取了一个最适合她的读博方向——DNA计算机技术。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还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她联系到了一个十分有名的院士做导师,在丈夫的大力支持和她自己的努力之下,她成为了上交大的一名博士生。

可没想到,随着她身份地位的提升,第二任丈夫很快也遭到了钱璐璐的抛弃。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搜狐新闻2023年7月20日发布的关于《钱璐璐四段婚姻背后的学术与绯闻 》的报道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在读博期间,钱璐璐认识了一个在DNA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大佬,其在钱璐璐研究的课题上帮助了她很多。

经常为他指点迷津,两人一起在研究的课题上大放异彩,灵感迸发,有了很大的学术成就。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璐璐再次发动自己的个人魅力拿下了这位学长,她在学术界的知名程度也越来越高。

钱璐璐是幸运的,之后的她又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结识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埃里克·温弗里。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作为科学界泰斗级的人物,他自然也是成为了钱璐璐的目标,恰好,当时的埃里克·温弗里也的确对钱璐璐有了深刻的印象。

这场交流会结束之后又邀请了钱璐璐去加州理工大学做学术访问。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一段时间相处下来,她不仅见到了“DNA计算机之父”南加州学院的莱恩·阿德尔曼,还在自己的心里种下了出国留学的种子。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博士毕业之后的她,果不其然的来到了加州留学,和埃里克·温弗里接触的多了之后,又和他走到了一起,和国内的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之后的她,还使用一项成本低廉的“DNA折纸”技术,用DNA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一幅蒙娜丽莎,这一幅“画”后来也是登上《自然》杂志的封面。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17年12月14日发布的关于《Nature封面:上海交大Bio-X研究院毕业的钱璐璐博士课题组教DNA自己画出了蒙娜丽莎!》的报道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在丈夫的“扶持”之下很快就成为了助理教授,在2019年又成为了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

那一年的钱璐璐,仅仅只有39岁!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中华网2023年6月2日发布的关于《学术妲己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学术妲己?》的报道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不同的声音袭来

对于钱璐璐的经历,有人说她就是那个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插手他人婚姻的“野心家”邓文迪的翻版。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2023年2月20日发布的关于《“野心家”邓文迪草根出身,世界名校毕业,传媒大亨默多克前妻》的报道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都是靠着和优秀的行业大佬结婚而获得成功,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她的经历就是对“精致利己主义”一个最好的诠释。

但也有人在对钱璐璐的成就表示赞赏,要知道,她在学术上达成的成就可不是仅仅靠“男人”就能做到的。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她自身也是有着一定的科研能力、学术能力的,与其说她是靠着丈夫上位,不如说她是一个会灵活整合身边资源的人,一个不甘于现状,敢于追梦的人。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思考在未来使用怎样的方法去避免出现“学术妲己”的问题,让做学术,做研究变得简单起来,不掺杂任何的个人感情和勾心斗角。

科研界“妲己”钱璐璐:12年无缝衔接4任丈夫,39岁成名校教授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
深度科普:光飞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吗?光:我只需要一瞬间! - 天天要闻

深度科普:光飞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吗?光:我只需要一瞬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速度的理解往往基于牛顿力学体系下的相对速度概念。比如,当我们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观察到车外的物体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后移动,这个速度是相对于汽车这个参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却截然不同,无论在何种参考系中测量,光在真空中
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设备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释制冷机 - 天天要闻

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设备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释制冷机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释制冷机获国际订单,将批量出口“一带一路”国家,标志着我国自主量子计算核心装备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释制冷机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能够为量子计算机提供接近绝对零度(IT之家注:-273.15℃)的极低温运行环境,除量子...
自然之美:布氏苇莺 - 天天要闻

自然之美:布氏苇莺

布氏苇莺:雀形目、莺科、苇莺属鸟类,属小型鸟类。体长12-15厘米,体重10-12克。其中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库、水塘、溪流、沼泽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丛、芦苇丛以及草丛中。
超绝!夏日的沈阳!今天4时5分正式进入…… - 天天要闻

超绝!夏日的沈阳!今天4时5分正式进入……

今日4时5分 我们迎来“小暑”节气小暑,暑气渐盛虽还未到最酷热之时却已奏响了盛夏的序曲年方过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称“小热”暑气蒸腾、热浪翻涌虽未到三伏极盛之时但此时的沈城已浸满了夏日的浓烈气息此时节气温飙升最高可达35℃雷雨也时常突袭闷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