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鼻腔给药时,TriSb92分子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

2023年03月25日23:36:02 科学 1835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分子,当鼻腔给药时,该分子在预防由SARS-CoV-2病毒的所有已知变种引起的疾病方面非常有效。该分子可以成为为未来大流行做准备的关键工具,因为它旨在防止病毒的传播和传播。

研究发现:鼻腔给药时,TriSb92分子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 - 天天要闻

在实验动物研究中,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名为TriSb92的分子已被证实可有效预防冠状病毒感染。该分子识别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中所有当前病毒变种共有的区域,并抑制其功能。

“当鼻腔给药时,TriSb92分子在预防感染方面非常有效,在细胞培养中进行的实验表明它还包含最新的变体,包括XBB,BF7和BQ.1.1,”Kalle Saksela教授研究小组的博士后研究员Anna R. Mäkelä解释说。

动物模型还表明,与口罩不同,该分子在喷入鼻子时,即使在接触几个小时后也能防止感染。

据研究人员称,该分子在室温下至少18个月仍能保持完全功能,使其非常适合用作鼻喷雾剂。

研究结果已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对未来病毒变异的预测

虽然冠状病毒大流行的最糟糕阶段至少暂时已经过去,但鼻腔保护对于防止病毒在未来传播至关重要。

Mäkelä说:“最新的变异株有效地避免了疫苗COVID-19疾病提供的免疫保护,目前的疫苗不能有效预防传播。

此外,鼻喷雾剂可以保护那些对疫苗免疫力不足的人免受严重疾病的侵害,例如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和老年人。

据研究人员称,该分子还可以对抗SARS-CoV-2的未来动物传播近亲,预计SARS-CoV-<>将成为全新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原因。

Mäkelä证实:“由于受TriSb92分子影响的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中的区域在迄今为止出现的所有病毒变体中几乎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假设它对未来的SARS-CoV-2变体也有效。

她补充说:“在疫苗的开发、生产和分发之前,生产简单且廉价的TriSb92可能是遏制这种新大流行的非常重要的第一道防线。

可复制的方法

据研究人员称,所使用的夏尔巴人技术也适用于预防许多其他病毒性疾病,特别是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

“整个方法源于基于芬兰开发的粘合剂蛋白平台的技术解决方案,该平台最初并非用于开发抗病毒药物。它为许多其他基于准确识别患者患病细胞或病原体的新举措提供了机会,“Mäkelä说。

在下一阶段,该分子必须在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之后可以商业化。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 天天要闻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极目新闻记者 荣枚“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这句充满力量的话语成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5月1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进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创之树”。“劳动者”人形机器人、高产高蛋白宜...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沉痛悼念陆树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辑委员,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2日13时0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陆树良教授专注于烧伤诊疗、创面修复及组织再生等学术研究,曾主持国家“...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 天天要闻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在兰花种植领域,一种看似“跨界”的养护方法正逐渐被兰友们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促进兰花生长、增强抗性。这一方法看似神奇,实则蕴含着植物生理学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成分解析、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阿司匹林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