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2022年12月27日22:11:09 科学 1737

导读:院士是我国科研界里面的最高荣誉称号,成为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学者,都是各行各业里面的顶尖科学家,对于推动行业发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建立院士制度以来,已经诞生1000多位两院院士。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钱学森邓稼先等革命先驱,还有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袁隆平,终南山等,都是曾经选举出来的两院院士。

这些院士在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有着深入的研究,为推动国家国防事业的发展,还有社会科技的进步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 天天要闻

我国的两个院士主要分布在高校以及各地的科研所,平时除了完成学术研究以外,还会带领科研团队培养更多的研究生,甚至还会给本科生讲课,为学术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由于拥有突出科研成果的学者,最终才有可能会评选为院士,所以我国两院院士的整体年龄都偏大,新当选的两院院士年龄基本都是在55岁以上,有个别天才级的院士,才有可能在50岁之前当选为院士。

院士年龄的结构偏大,意味着院士离世的现象也会变得更加突出。很多学者都是在将近65岁的时候才当选为院士,距离退休的时间非常近。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 天天要闻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

最近,各地都传来很多高校学者离世的信息,特别是清华北大的官网发布的诸多讣告,更是成为媒体议论的焦点。许多院士都没有熬过这个特殊的冬天,让人感到非常可惜。

根据软科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已经有54位两院院士离世,光12月份我国就已经有15位院士离世。最近两天里面,清华北大等名校都有两位以上的院士离世。

从地域分布的结构来看,这些离世的院士主要都是集中在北京以及上海等地区,北京占据绝对的数量,这也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 天天要闻

从年龄结构分布来看,离世的院士里面,70%以上都已经达到90岁,甚至有个别院士的年龄已经是101岁。这些院士的离世,也可以说是社会的正常现象。

当然,也有部分年轻的院士突然意外身亡,也是让人感到很痛心。比如著名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终年只有57岁,成为今年离世年龄最小的院士。

按照我国院士的平均年龄来看,如果院士的年龄没有达到70岁以上,就早早地离开人世,这对于整个科研界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 天天要闻

今年离世的50多位院士里面,有大量的院士都可以说是曾经的两弹元勋,曾经为了国家的国防事业隐姓埋名。在退休生活之余,依然选择在高校里面发挥余热。老一辈子科学家一直都有着奉献精神,这也是让人最佩服的地方。

冬季对于老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难熬的季节,所以冬季老人死亡的概率比以往的季节会更高。即使是拥有更好医疗条件的院士,面对这种寒冷的天气,身体也很难承受得住。何况现在受新冠疫情影响,医疗资源变得更加紧张,想要接受治疗,可能也会更困难。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 天天要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个别老院士是因为感染新冠以后,出现症状最终离世,大部分老院士都是属于正常的死亡,所以我们对于老院士的死亡现象,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当然,如果是年轻的院士,在这个时间点频繁离世,就需要引起国家的重视。其实,除了这些顶尖的院士以外,大家会发现有很多年轻的医学类学者最近频繁死亡,这个现象也是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比如中山大学有三位年轻医学类学者最近突然意外身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又有一位博士生导师意外身亡,终年只有48岁。这些过度劳累的医学学者,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重点对象。

悲哀!2022年我国已有54位院士离世,年龄最小者仅57岁 - 天天要闻

我们都希望这些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院士,能够一路走好。也希望我们现在的这些接力的年轻学者,特别是在医学院工作的学者,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更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我国航空轮胎关键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改变行业历史 - 天天要闻

我国航空轮胎关键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改变行业历史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仿生合成橡胶航空轮胎,于 2025 年 5 月 12 日在某试飞基地成功完成装机飞行验证,标志着我国在航空轮胎关键材料与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此次完成飞行验证的航空轮胎是为某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专门研制,该轮胎全部采用仿生合成橡胶材料,改变了航空轮胎只能使用...
地理冷知识——尼日尔 - 天天要闻

地理冷知识——尼日尔

尼日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iger,La République du Niger)位于非洲中西部,简称尼日尔,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该国北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接壤,南同尼日利亚和贝宁交界,西与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毗连,
磨损磨耗测试仪分类 - 天天要闻

磨损磨耗测试仪分类

磨损磨耗测试仪的分类可基于摩擦形式、测试标准及功能特性进行系统划分,具体如下:‌一、按摩擦形式分类‌滚动摩擦测试仪‌阿克隆磨耗试验机‌原理:试样与砂轮以倾斜角度(0°~45°)及恒定负荷(如26.7N1)滚动摩擦,模拟轮胎等滚动工况。
生命警示:高原反应处理不当酿成不可逆后果 - 天天要闻

生命警示:高原反应处理不当酿成不可逆后果

5月10日,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疑因高原反应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遗憾离世。此事迅速引发网络关注。按照男子朋友的说法,来到四姑娘山镇的第一天,他就感觉身体不适。同行人员特意为他打了一辆顺风车,准备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疗。接单的司机表示,头天晚上接到单子,次日早上八点多,该男子和一位女士一同上...
【高清组图】云南元江河谷的“精灵舞者”——栗喉蜂虎 - 天天要闻

【高清组图】云南元江河谷的“精灵舞者”——栗喉蜂虎

在骄阳似火的元江河谷,生活着一群美丽的“精灵舞者”。它们在元江两岸的沙壁上打洞筑巢、繁育后代,它们有一个雅致的名字——栗喉蜂虎。栗喉蜂虎是一种迁徙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羽毛色彩绚丽、飞行姿态优美,被誉为“中国最美小鸟”。
全球首例:我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里程碑 - 天天要闻

全球首例:我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里程碑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综合科技日报、经济参考网消息,中电信量子集团近日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量子密钥分发(QKD)和后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该体系创新融合 QKD 和 PQC 技术,可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计算的密钥分发与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 天天要闻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将迎来连绵数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强度大,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因此民间把这段降雨时期称之为“梅雨”,也叫“黄梅雨”,又因高温高湿的特点,很容易导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 天天要闻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记者5月14日从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了解到,随着太空计算卫星星座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介绍,“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该设施将通过在轨...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闻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华山风光秀丽,岩溶地质景观丰富。近日,专家经过调查,发现金华山上还有丰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罗店镇鹿田村公路旁,竖立着一块“腕足类化石点”的牌子,在这附近山体上,地质专家发现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动物是一类古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这套地层主要是二叠纪早期,距今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