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会脱离原来的轨道

2022年12月24日23:55:03 科学 1499

从开始探索宇宙开始,人们认为宇宙中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永远不会变化的。但是,现在的一项研究表明,以前人们的想法是错误的。宇宙是不存在任何秩序的,所以行星有时候也会偏离自己的轨道。

为什么会这样呢?哪些行星曾偏离过自己的轨道呢?

人类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不管脑子多好使,都有被固有观念禁锢的时候。他们总是认为宇宙中的行星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并且永远不会发生改变,但是最近一个变动的天体彻底打破了这种看法。

在地球的轨道上一直就存在着一个名叫“忒亚”的行星,科学家们认为它会永远追随者地球,按部就班的直到死亡。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会脱离原来的轨道 - 天天要闻

但是它还是脱离了地球的轨道,开始朝地球的方向飞来。然后与地球撞击在一起,它身体的一部分被撞出来,飘到了一边,形成了现在地球的唯一卫星——月球。

科学家们在研究这一撞击事件的时候,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所有的水原本都是“忒亚”这颗星球上的,因为撞击才到达了地球上。

与这种变动类似的情况在其他行星上也发生过,比如说天王星的轴为什么是倾斜的,水星为什么没有地幔,火星半球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地形对比,这些可能都与这种脱离轨道的大变动有关。

过去的宇宙中,行星数量非常多,很有可能它们的轨道与现在也是大有不同。

其实太阳系有非常多的异常。

第一个异常是:太阳系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存在,水星离太阳最近。但是比照其他星系的范围和距离,水星离太阳的距离还是稍微远了点儿。

宇宙中的每一个恒星系统都至少有2 --3颗行星,甚至像太阳系这样会有更多的行星围绕恒星公转。当然不全是行星,也有一些小的恒星会围绕大的恒星旋转。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会脱离原来的轨道 - 天天要闻

比如说TOI-178这颗恒星,它的质量其实只有太阳的三分之二。那么这个行星系统的大小应该是太阳系的三分之一,但实际上,这个恒星系统比太阳系的三分之一还要小。

在这个恒星系统中,围绕主星旋转的行星有6颗,距离最远的行星距离主星仅0.127个太阳与地球的距离。

比较一下,水星和太阳的距离最少才0.3个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也就是说,整个TOI-178星系都能在水星的轨道里运行。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不过普遍来说,即使星系再大,在离主星0.1 ~ -0.2au的地方总会有行星存在。

第二种异常:与其他的星系不同的是,在恒星的旁边都会有一个温度非常高的行星,但在太阳系中,太阳和水星之间却连个小行星都没有,甚至是宇宙尘埃都没有。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会脱离原来的轨道 - 天天要闻

在目前观测到的星系中,只有太阳系是这样的,无论用什么都无法解释。

第三个异常与前两个异常是有关系的。

根据目前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其他星系的主星旁边都有一颗被称为“热木星”的巨大气体行星,但太阳系的行星群中却没有巨大气体行星。

第四个异常是没有超级地球。

超级地球指的是拥有坚固地表的行星,是宇宙中特别常见的行星之一,也是最有可能替代地球的行星。

超级地球一般体积都比地球要大得多,但是却没有那么重,不如天王星和海王星这样的巨大冰行星重。

在太阳系地表坚硬的所有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地球,所以太阳系里没有超级地球。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会脱离原来的轨道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们简单的解释了这种现象,他们认为,刚形成不久的太阳系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据科学家猜测,那时候的木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现在的4倍。

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小行星的撞击,木星脱离了自己原来的轨道,慢慢的朝着太阳前进,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那是一段混乱的时期,各种行星都脱离了自己的轨道,或许太阳系中的超级地球被撞没了,又或许是还没来得及形成超级地球,太阳系就发生了碰撞。

值得注意的是,星系中的热木星一般都存在于星系的边缘,离主星非常远,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木星离太阳那么远的原因吧。

新的终结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宇宙的过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希望能找出行星脱离轨道的原因。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发生行星脱离轨道的情况。

据科学家们猜测,在太阳系形成后的45亿年间,有行星曾经脱离过轨道,不过并没有发生在太阳系内侧的平静区域。而是在太阳系的边远地区,会发生大变动。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会脱离原来的轨道 - 天天要闻

海王星最大的卫星海卫一就是被海王星捕获的天体。在此之前,海卫一其实是像冥王星那样的独立的矮行星,但不知什么原因就脱离了轨道,成为了海王星的一颗卫星。

当然大家不用担心,现在的太阳系很安全,因为行星之间的距离非常远,不会互相影响,所以应该不会出现脱离轨道的事情。

太阳系还有比较特殊的一点就是,太阳与其他恒星距离都比较远,即使是距离最近的一颗,与太阳的距离也有4光年。

太阳在诞生之初,很有可能是在密度很高的星团中形成的,与其他恒星的距离要比现在更近一些。那时候的太阳系极其不稳定,原因可能就是这些距离较近的恒星的重力。这就说明太阳系极其不稳定。

近期,多伦多的科学家们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中称,海王星的轨道只要发生0.1%的变化,太阳系就有可能会遭遇过去45亿年间从未发生过的大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外侧的行星,内侧的行星也会受到损害。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会脱离原来的轨道 - 天天要闻

比如说,火星会脱离轨道向太阳冲来,然后与地球和金星发生碰撞。而水星也有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天王星、海王星则会逃离太阳系。

到时候地球上的生命将不复存在,如果地球侥幸没有灭亡的话,内部的火山也会全部喷发,地球将会变成无边无际的熔岩海。

在撞击之下,地球也将脱离轨道,要么比现在更接近太阳,要么比现在更远离太阳。

如果更接近太阳的话,地球的温度会急剧上升,海洋全部蒸发,地球将变成一个“桑拿浴场”,将所有动植物全都“煮熟”。

如果更远离太阳的话,那么地球将会被冰雪覆盖,等待我们的就是冻死的下场。

这样的概率有多大呢?

地球要跑路?研究表明,宇宙中的行星都会脱离原来的轨道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们推测,在今后的数百万年时间里,海王星将会与其他恒星急速接近,但海王星不会偏离“原本的路线”,因为它和它的邻居行星距离太远了,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但是不否定恒星太阳会移动,如果移动的话,那么大约在1万年以后,巴纳德星将成为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不过千万别但系,这颗星距离地球还不到3.8光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小阿部 校稿:川川

#头条创作挑战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 天天要闻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将迎来连绵数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强度大,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因此民间把这段降雨时期称之为“梅雨”,也叫“黄梅雨”,又因高温高湿的特点,很容易导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 天天要闻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记者5月14日从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了解到,随着太空计算卫星星座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介绍,“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该设施将通过在轨...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闻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华山风光秀丽,岩溶地质景观丰富。近日,专家经过调查,发现金华山上还有丰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罗店镇鹿田村公路旁,竖立着一块“腕足类化石点”的牌子,在这附近山体上,地质专家发现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动物是一类古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这套地层主要是二叠纪早期,距今2.8...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 天天要闻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5月13日,作为“长三角地区5·12防灾减灾宣传周”重量级品牌活动之一,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新时代城市安全与应急...
应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么办?这些知识get一下 - 天天要闻

应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么办?这些知识get一下

编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灾害无情,但正确的逃生避险方法是我们的有力武器。当灾害来临时,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云南网推出应急科普专栏,和大家一起学习应急避险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防灾避险能力。 突如其来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时间就是生命,自救至关重要发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