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2022年10月15日13:31:09 科学 1511

你对山羊的第一直觉是什么呢?是性子敦厚老实、身姿矫健活泼跳跃,还是吃货眼中的肉质鲜美呢?今儿这回可猜错了,山羊不仅在历史上成为百大入侵物种让人头痛恼火,而且还能爬墙上树,甚至可以垂直站在墙壁上。

这一波操作不仅惊呆众人,更是不符合科学常理,更有人调侃牛顿看了都要“揭棺而起”。

看起来寻常的山羊,为何能做到其他四肢哺乳动物做不到的事呢?

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 天天要闻

凭一己之力成为百大入侵物种

人类和山羊的战争早在很久之前就上演了,曾经就在一个岛屿上发生过一场三只山羊引起的战争。别看只有三只山羊就低估了它们的战斗力,它们仨可是差点把整个岛屿给毁了,是名副其实地“破坏大王”。

这个岛屿就是科隆群岛,即加拉帕格斯群岛,这个地方四面环海,拥有着别的地方没有的许多特有稀缺物种,这个岛屿也是启发达尔文写出《进化论》的地方。

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 天天要闻

就在1959年,一条渔船在打渔的时候,在该岛屿上休息了一会。就当渔民收网时一个不留神没注意,船上的三只山羊就跑到了岛上,在岛屿上生存下来了,并且不断啃食岛上的植被,进行疯狂的繁衍。

1990年,疯狂增长的羊群彻底失控,数量从最开始的三只增长到25万只。

科隆群岛的植被再丰富也经不住这么造啊,岛上的珍稀植物也被山羊啃得光秃秃,连根都不剩。而岛上的特有物种加拉帕格斯象龟,完全抢不过山羊,每天都处于饥饿的状态,一时间就从原本的20万只,数量都不到3000只。

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 天天要闻

就在情况一发不可收拾的情况下,科隆群岛当地政府经过反复思考和考量之后,决定派出军队来消灭岛上繁殖力超强的羊群。一开始政府采用的是见羊杀羊模式,但是效率太低了,山羊奔跑的速度又很快,所以在短时间内也没处理多少山羊。

他们也发现这个方法行不通,就只能耗费武装力量直升机来处理这些羊群。换成直升机之后效率变得很高了,一年的时间里就把羊群清理了百分之九十。但是剩余的百分之十可不是什么“善茬”,也没那么好对付了。

它们与人们斗智斗勇展开了游击战,甚至进化到能够辨别出直升机的声音,还聪明地利用一些别的东西把自己隐藏起来。

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 天天要闻

经过一段时间的商量,最后他们决定换个方法,用出了更强的战术。他们派出了间谍母羊,还在它们身上安装了GPS定位,然后让GPS母羊去自行寻找剩下的山羊群体,这样就可以精确定位羊群位置了。在找到羊群的具体位置之后,对其进行一一歼灭。

光这个一对一的游击战就耗费了他们两年,前前后后他们放出900只间谍母山羊,才终于在2006年,把最后一只在科隆群岛上的山羊消灭掉,这场山羊突击战才最终结束。

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 天天要闻

而山羊仅凭成这个事件就成功挤入百大入侵物种吗?当然不是!上面说的这个故事只是揭露了山羊强悍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山羊除了迫害科隆群岛以外,还对澳大利亚发起了挑战攻击。

澳大利亚处于地球的南半球,它的环境非常好,一直都是各大动植物的生长王国,澳大利亚的植物覆盖率非常高,动物的种类也非常多,没有大型的肉食动物,所以生态链一直很健康。

但也是因为这些,澳大利亚经常会遭到外来物种的入侵,比如说之前外来侵害的兔子、骆驼等等,而这次泛滥成灾的野山羊,也是令澳大利亚政府头疼不已。之前在饲养山羊的过程中,一些山羊由于种种原因跑到了野外去了,于是成为了野山羊,它们不断繁殖扩张最终不受人为地控制了,对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

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 天天要闻

因为野山羊大面积地啃食草本植物,使得葱绿的草场变得光秃秃的,土壤荒漠化非常严重,为了改善受到严重威胁的生态环境,澳大利亚政府甚至出动了直升机进行大规模猎杀。

澳大利亚的一个公园内都有将近800多只山羊,当地政府为了减少野山羊的数量,针对这个公园开启了猎杀行为,花费了将近7万美元,但结果也不是很理想,才只消灭了不到500只的野山羊。

而在澳大利亚的其他地方的问题也很严重,因为之前使用的捕杀手段效果都不好,这次政府决定直接采用犹太项圈,抓到一只山羊就给它带上犹大项圈。这种项圈可以实现定位追踪,当这只落单的野山羊回归羊群中,就比较好找到位置击杀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行动落实,澳大利亚政府的野山羊入侵问题才彻底得到解决。

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 天天要闻

飞檐走壁爬墙高手的神奇山羊

而正是因为繁殖能力太强,生活环境艰险,为了逃脱人类和天敌的捕杀,山羊也逐渐练就了一手“飞檐走壁”的高超本领。

你想象过体重高达200斤的山羊,能在悬崖峭壁上自由行走的场景吗?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努比亚羱羊(也叫北山羊)了,它们不是偶尔来到努比亚的荒野地区,而是这里的“常住钉子户”,偏偏就喜欢呆在这种光秃秃的峭壁荒野地方。

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 天天要闻

它们住在这里也很安逸,既没有整天惦记它们的敌人和竞争者,也没有人类和其他物种来打扰,生活起来更有安全感。

但是这个地方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虽然足够地安全,但是缺少活下去必备的食物和水资源,如果这些羱羊饿了要出去觅食的话,就必须要冒着被吃掉的危险,经过野狼狐狸这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所以它们也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饿死,要么被捕杀。

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 天天要闻

长时间暴露在危险下,努比亚的羱羊们也练就了几招“保命法宝”。那就是:飞檐走壁。包括刚出生的小羊都必备这一项技能,能够保障它们畅通无阻地在悬崖峭壁上自由行走。而这一项技能主要是由羚羊独特的身体构造所决定的。

首先是它们的眼睛。所有山羊眼睛的瞳孔都是横瞳,羱羊也不例外,它们的视角范围可以达到320度,视野宽广也可以减少视觉盲区。这种几乎没有死角的视野,它们可以把直立的峭壁看成是平地,哪怕是站在水坝这种陡得不行的绝壁上,它们都不会感觉到恐高害怕摔下去。

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 天天要闻

除了眼睛外,它们的蹄子也属于特殊“帮手”。几乎所有的山羊都是分趾蹄,特点就是前窄后宽、中间有缝隙。

分趾蹄的构造可以使得羱羊在悬崖峭壁上卡住突出的石头,抓得非常稳当,并且蹄底富有软骨,可以在它们抓地的时候带来缓冲的作用,在这两点的配合帮助下,它们的蹄子就相当于自动配备的超级无敌登山鞋,抓地力和平衡力能够支撑在悬崖上自由行走。

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 天天要闻

并且山羊四肢和臀部肌肉非常发达,平衡能力也非常好,这样让山羊在蹄子站上“阶梯”后可以很好地保持住身体的平衡。再搭配上努比亚羱羊出色的跳动能力,这让它们在四处割裂的阶梯间也可以灵活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飞檐走壁爬墙高手。

山羊凭什么成百大入侵物种?垂直站在崖壁上,牛顿看了都绷不住 - 天天要闻

当然我们看到的这些场景都是它们在经过一次次训练之后的自如,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一部分羱羊因为学不会这项技能被淘汰或者是在攀爬悬崖过程中摔死的。

可以这么说,在成为攀爬高手前,它们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直到你离去,我才开始爱你 - 天天要闻

直到你离去,我才开始爱你

《黑镜》第七季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虽然第三集收到全网好评,但是让我最感触良多的是第五集《eulogy(悼念)》。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概念,有一个穿越照片的技术,只要戴上装置,就可以通过一张老照片穿越进当时的场景,沉浸式回顾过去。
叶光富:在太空拍到了!这是我的家乡 - 天天要闻

叶光富:在太空拍到了!这是我的家乡

“大家能认出这是哪里吗?”5月24日,在“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现场,身着蓝色航天制服的叶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观众抛出悬念。
成都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 - 天天要闻

成都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

5月24日,本报从成都市住屋和城乡建设局获悉,该局近日通报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排查情况(三十四)。本报注意到,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通报信息显示——检查时间:2025.5.20;检查点位: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设...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吗? - 天天要闻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吗?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河流有生与死,甚至也有权利。它请读者从这些方面思考河流,看看有什么能从对河流的重新想象中涌现。
近4000场奇趣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引爆科学热潮 - 天天要闻

近4000场奇趣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引爆科学热潮

龙虎网讯 (通讯员 徐阳 记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建等国家科技尖兵,来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齐...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IP发布,百位少年体验科幻盛宴 - 天天要闻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IP发布,百位少年体验科幻盛宴

5月24日,奉贤新城在水一方科幻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科普盛宴——“未来学院·科幻奇旅”十万个为什么探索实践活动。活动以“科幻+科普”为核心,通过沉浸式漫行、互动打卡、科技体验等形式,带领100名青少年在1公里的环线旅程中,感受科学魅力,点燃探索热情。活动中,在水一方科幻馆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