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星的偶像回来了,追星星的孩子也来了!”成都师生共聚科学大讲堂

2025年05月25日00:02:10 科学 1865

5月24日,在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到来之际,“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在成都科幻馆正式启幕。

“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是以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为导向,深度融入成都“科幻之都”文化基因与“创新之城”产业优势,以“科学殿堂的大众之窗”和“中国科学的成都讲台”为核心理念打造的集科学传播、兴趣激发、素养提升、精神弘扬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平台。

“摘星星的偶像回来了,追星星的孩子也来了!”成都师生共聚科学大讲堂 - 天天要闻

这场盛会齐聚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荣誉院长钱永刚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科学部主任岳骞,B站知识类UP主“芳斯塔芙”主创、2024年“百大UP主”唐骋,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系终身教授迈克尔·莱维特(美),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聘研究员、智能可穿戴老年健康系统研究室主任江宁等7位科学大咖,现场分享最前沿硬核科学知识的同时,讲述他们“作答时代”的故事。

共探科学之妙,共享科学之思,为了让更多科技迷参与其中,在活动正式开讲前,主办方还举办了对话科学“大咖”交流活动,吸引了一大批网友和成都中小学生提问科学“大咖”。成都七中、成都石室联中、成都外国语学校钱学森班”、成都市郫都一中“钱学森班”、成华嘉祥学校、成都上东学校等学校的师生们纷纷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提问,也得到了科学家的耐心解答。

谈及这次活动的意义,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科学部主任岳骞表示,科学教育是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做好科学教育,中小学生是关键。“科学大讲堂带来的最前沿科技成果,不但是最生动的科学教材,也是最好的科学启蒙。期待科学大讲堂能让更多的科学种子长成未来中国科技的栋梁。”

“摘星星的偶像回来了,追星星的孩子也来了!”成都师生共聚科学大讲堂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科学部主任岳骞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荣誉院长钱永刚也表示,“科学大讲堂,讲的是科学故事,传递的是科学精神。这就像是培育种子的一束光、一滴水,有了这份来自科学的启智润心,一定会有更多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从成都出发,走向未来科技的更前沿。”

“摘星星的偶像回来了,追星星的孩子也来了!”成都师生共聚科学大讲堂 - 天天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荣誉院长钱永刚

除了嘉宾们的认可和肯定,这场“科学大讲堂”还在成都师生群体中掀起一股探索科技、对话未来的热潮。

成都市郫都一中党委书记蒋春鹏专门带上了学校“钱学森班”的孩子们。作为四川省第一个“钱学森班”,蒋春鹏对孩子们寄予厚望:“继承钱学森精神需要超越简单的历史追忆,而应将其转化为推动自身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实践动能,简单来说,新时代中学生应从以下维度践行这一精神,一是爱国情怀铸就精神内核;二是创新思维突破认知边界;三是科学态度锤炼核心素养;四是奉献精神践行责任担当,大格局才能有大作为。正如钱永刚教授所说,要像钱学森那样‘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事业’。”

与此同时,蒋春鹏表示,作为教育人,也在科学大讲堂中感受到了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学校将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科学家精神相结合,努力做有品位的教育,办有品质的学校,引领幸福卓越成长。”

摘星星的榜样回到了成都,追星星的孩子们也来了。在叶光富演讲结束后,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航空实验班、棠湖中学海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的160名“小雏鹰”,集体起身向英雄航天员致敬。棠湖中学海航班学生卢杨宁表示,听完叶光富的演讲,自己心情又激动又感动,“激动是因为现场近距离听了航天偶像的分享,追星成功!感动是因为听到叶光富老师讲到飞船上的五星红旗时,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飞天不是我们个人的理想,更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未来我也会更加努力训练,期待也能成为中国逐梦苍穹的一员。”

“摘星星的偶像回来了,追星星的孩子也来了!”成都师生共聚科学大讲堂 - 天天要闻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航空实验班、棠湖中学海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的160名“小雏鹰”,集体起身向英雄航天员致敬

树德实验中学(东区)教师刘诗盈表示,嘉宾们带着前沿的科学成果与生动的探索故事走进科学大讲堂,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勇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科学种子。“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望向科学世界的窗,也为学校科技教育带来了新灵感。”刘诗盈说,今后学校也会继续加强多元化科技教育活动,让更多的科学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在科学大讲堂正式开讲前,成都市龙泉驿区上东学校六年级(3)班的舒梓州和同学们就向翟婉明院士提出了“自己设计的小火车为何会脱轨”的问题,并得到了耐心详细地解答。“今天现场听了翟院士的分享,一是佩服他的经历,二是非常为中国科技骄傲。”舒梓州说,自己接下来会继续研究自己的小火车,并且期待能再有机会向翟院士请教。

文 沙西雪儿 尹可然 实习生 卫星阳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摘星星的偶像回来了,追星星的孩子也来了!”成都师生共聚科学大讲堂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直到你离去,我才开始爱你 - 天天要闻

直到你离去,我才开始爱你

《黑镜》第七季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虽然第三集收到全网好评,但是让我最感触良多的是第五集《eulogy(悼念)》。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概念,有一个穿越照片的技术,只要戴上装置,就可以通过一张老照片穿越进当时的场景,沉浸式回顾过去。
叶光富:在太空拍到了!这是我的家乡 - 天天要闻

叶光富:在太空拍到了!这是我的家乡

“大家能认出这是哪里吗?”5月24日,在“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现场,身着蓝色航天制服的叶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观众抛出悬念。
成都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 - 天天要闻

成都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

5月24日,本报从成都市住屋和城乡建设局获悉,该局近日通报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排查情况(三十四)。本报注意到,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通报信息显示——检查时间:2025.5.20;检查点位: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设...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吗? - 天天要闻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吗?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河流有生与死,甚至也有权利。它请读者从这些方面思考河流,看看有什么能从对河流的重新想象中涌现。
近4000场奇趣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引爆科学热潮 - 天天要闻

近4000场奇趣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引爆科学热潮

龙虎网讯 (通讯员 徐阳 记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建等国家科技尖兵,来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齐...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IP发布,百位少年体验科幻盛宴 - 天天要闻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IP发布,百位少年体验科幻盛宴

5月24日,奉贤新城在水一方科幻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科普盛宴——“未来学院·科幻奇旅”十万个为什么探索实践活动。活动以“科幻+科普”为核心,通过沉浸式漫行、互动打卡、科技体验等形式,带领100名青少年在1公里的环线旅程中,感受科学魅力,点燃探索热情。活动中,在水一方科幻馆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