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5年诞生以来,贝尔实验室共获得9个诺贝尔奖、5 个图灵奖、三万多项专利。
曾风光无限的贝尔实验室,是一个多次改变人类命运的地方,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室之一,现代科技的摇篮。晶体管、C语言、UNIX操作系统、太阳能电池、通讯卫星等等在这里诞生,这些发明一直沿用至今。
过往辉煌
贝尔实验室取名为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电话的发明者,在其获得了电话机专利权后,贝尔创办了贝尔电话公司,也就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前身。1925年1月1日,AT&T 收购了西方电子公司的研究部门,并成立一个名为“贝尔电话实验室公司”的独立实体,后来改名为“贝尔实验室”。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1927年,贝尔实验室的克林顿·戴维森和雷斯特·革末发现了电子的偏移,从而验证了电子的波动性;
1933年,贝尔实验室发现银河中心在持续发射无线电波,从而开创了射电天文学;
1943年,贝尔实验室开发出了 SIGSALY 语音安全系统,数字通信的概念诞生,这是通信系统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1947年,贝尔实验室三人组(约翰·巴丁、威廉·萧克利、华特·豪舍·布拉顿)联合发明了晶体管,并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管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电子信息时代,这可以说是贝尔实验室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发明;
晶体管
1948年,香农发表了《通讯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现代信息论的基础,而信息论是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
香农
1954 年,世界上第一台用晶体管计算机(TRADIC)在贝尔实验室诞生,现代计算机由此开始;同年,贝尔实验室还发明了第一块太阳能电池;
1962年,贝尔实验室研发的首颗通信卫星 Telstar1 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跨大西洋电视实时转播;
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发现;
1969年,肯.汤普生在小型计算机上开发出UNIX系统,打开了计算机现代操作系统的大门,后来 1973 年丹尼斯.利奇开发出了C语言,1980年贝尔实验室又将C语言发展为C++,把C推向更高度;
丹尼斯.利奇和肯.汤普
......
巅峰时期的贝尔实验室,拥有上万个工程师,手握各项先进技术专利,走在科技最前沿。
高峰过后,便是低谷。
走向没落
风光无限的贝尔实验室在80年代迎来转折,开始走向衰落。一是因为资本介入;二是被拆分。
80年代,华尔街资本开始介入贝尔实验室,资本的介入让贝尔实验室不再是纯粹的研究天地,资本追求的是回报。之前,AT&T财力雄厚,每年能给贝尔实验室一大笔科研经费,贝尔实验室中的科学家们无需在意外界的压力,只需将精力都放在研究上,可以不断试错,即使失败也可以重新再研究,而现在,华尔街资本引入了业绩考核,他们需要完成设置的KPI,科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未必能收获成功。
更糟糕的是,1984 年美国司法部根据《反垄断法》将 AT&T 进行了拆分,从而打断了AT&T长久以来垄断美国电信行业的局面,贝尔实验室也因此被一分为二,朗讯获得了贝尔实验室的名称及一半的科研资源,AT&T 继承另一半实验室组成 AT&T 实验室。
与AT&T相比,朗讯的身价降低了不止一星半点,实验室的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只能不断缩减人员,这显然不能止损,2006年贝尔实验室被阿尔卡特收购,2008年贝尔实验室大楼被出售,2016年,诺基亚收购阿尔卡特-朗讯,贝尔实验室也几经辗转到了诺基亚名下。此时的贝尔实验室早已名存实亡。
贝尔实验室的影响还在延续,许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是从贝尔实验室走出的,贝尔实验室也因此被称为“诺奖的摇篮”。
你认为贝尔实验室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