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摇篮”贝尔实验室,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室

2022年10月14日18:49:07 科学 1806

自1925年诞生以来,贝尔实验室共获得9个诺贝尔奖、5 个图灵奖、三万多项专利。

曾风光无限的贝尔实验室,是一个多次改变人类命运的地方,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室之一,现代科技的摇篮。晶体管C语言UNIX操作系统、太阳能电池通讯卫星等等在这里诞生,这些发明一直沿用至今。

过往辉煌

贝尔实验室取名为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电话的发明者,在其获得了电话机专利权后,贝尔创办了贝尔电话公司,也就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前身。1925年1月1日,AT&T 收购了西方电子公司的研究部门,并成立一个名为“贝尔电话实验室公司”的独立实体,后来改名为“贝尔实验室”。

“诺奖摇篮”贝尔实验室,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室 - 天天要闻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1927年,贝尔实验室的克林顿·戴维森和雷斯特·革末发现了电子的偏移,从而验证了电子的波动性

1933年,贝尔实验室发现银河中心在持续发射无线电波,从而开创了射电天文学

1943年,贝尔实验室开发出了 SIGSALY 语音安全系统,数字通信的概念诞生,这是通信系统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1947年,贝尔实验室三人组(约翰·巴丁、威廉·萧克利、华特·豪舍·布拉顿)联合发明了晶体管,并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管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电子信息时代,这可以说是贝尔实验室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发明;

“诺奖摇篮”贝尔实验室,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室 - 天天要闻

晶体管

1948年,香农发表了《通讯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现代信息论的基础,而信息论是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

“诺奖摇篮”贝尔实验室,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室 - 天天要闻

香农

1954 年,世界上第一台用晶体管计算机(TRADIC)在贝尔实验室诞生,现代计算机由此开始;同年,贝尔实验室还发明了第一块太阳能电池;

1962年,贝尔实验室研发的首颗通信卫星 Telstar1 正式投入使用,实现了跨大西洋电视实时转播;

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发现;

1969年,肯.汤普生在小型计算机上开发出UNIX系统,打开了计算机现代操作系统的大门,后来 1973 年丹尼斯.利奇开发出了C语言,1980年贝尔实验室又将C语言发展为C++,把C推向更高度;

“诺奖摇篮”贝尔实验室,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室 - 天天要闻

丹尼斯.利奇和肯.汤普

......

巅峰时期的贝尔实验室,拥有上万个工程师,手握各项先进技术专利,走在科技最前沿。

高峰过后,便是低谷。

走向没落

风光无限的贝尔实验室在80年代迎来转折,开始走向衰落。一是因为资本介入;二是被拆分。

80年代,华尔街资本开始介入贝尔实验室,资本的介入让贝尔实验室不再是纯粹的研究天地,资本追求的是回报。之前,AT&T财力雄厚,每年能给贝尔实验室一大笔科研经费,贝尔实验室中的科学家们无需在意外界的压力,只需将精力都放在研究上,可以不断试错,即使失败也可以重新再研究,而现在,华尔街资本引入了业绩考核,他们需要完成设置的KPI,科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未必能收获成功。

更糟糕的是,1984 年美国司法部根据《反垄断法》将 AT&T 进行了拆分,从而打断了AT&T长久以来垄断美国电信行业的局面,贝尔实验室也因此被一分为二,朗讯获得了贝尔实验室的名称及一半的科研资源,AT&T 继承另一半实验室组成 AT&T 实验室。

与AT&T相比,朗讯的身价降低了不止一星半点,实验室的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只能不断缩减人员,这显然不能止损,2006年贝尔实验室被阿尔卡特收购,2008年贝尔实验室大楼被出售,2016年,诺基亚收购阿尔卡特-朗讯,贝尔实验室也几经辗转到了诺基亚名下。此时的贝尔实验室早已名存实亡。

“诺奖摇篮”贝尔实验室,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室 - 天天要闻

贝尔实验室的影响还在延续,许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是从贝尔实验室走出的,贝尔实验室也因此被称为“诺奖的摇篮”。

你认为贝尔实验室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天眼”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 天天要闻

“中国天眼”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张泉)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在银河系发现一颗毫秒脉冲星PSR J1928+1815,它有六分之一的时间被伴星遮挡(即掩食),且伴星质量远超一般掩食脉冲星的伴星。此类掩食脉冲星非常罕见,对开展恒星演化、致密星吸
打造医药创新生态,港科大携手两大山东上市药企共促产学研融合 - 天天要闻

打造医药创新生态,港科大携手两大山东上市药企共促产学研融合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近日与山东两大医药上市公司:绿叶制药集团(绿叶制药)与博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博安生物)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协作、成果转化及人才培育,以支持港科大发展医疗科技及申办“香港生命健康研发院”等策略举措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如何?这份“成绩单”亮了 - 天天要闻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如何?这份“成绩单”亮了

今天(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 目前,全国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100余种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抢...
湖北首次运用AI技术验收配电架空线路 - 天天要闻

湖北首次运用AI技术验收配电架空线路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欣、通讯员余健兵、何瑶)5月21日,在孝感市安陆市木梓镇10千伏江河线验收现场,一架配有毫米级定位模块的无人机从江河线1号杆快速向电力线路和杆塔飞去,通过搭载的高清摄像头逐基采集杆塔、设备数据,并自动回传至后台系统,通过A
低调的武汉,真的要出圈了 | 大刚观察 - 天天要闻

低调的武汉,真的要出圈了 | 大刚观察

你对武汉的印象是——制造业大市?大学之城?还是“九省通衢”的便捷?抑或是春晚分会场上光谷发出的“科技之光”?一如春晚分会场上的“赛博光谷”,在很多人眼中,武汉是一座“硬核”的工业城市。这一次,我们尝试换一个角度去看武汉。5月21日,武汉召开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会上发布了《武汉市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