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2022年10月02日19:33:41 科学 1533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日出、云海、猛禽......当这些都出现在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时,会是什么感觉?

从2020年春天正式开展迁徙猛禽监测以来,“成都猛禽研究”小组就一直在关注龙泉山春秋季节猛禽迁徙与天气的关系。该小组由一群观鸟爱好者自发组成,主要观察、研究成都平原猛禽以及收集迁徙猛禽的相关信息。

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 天天要闻

沙丁鱼 摄

这些猛禽主要包括普通鵟雀鹰凤头蜂鹰黑鸢靴隼雕等。2022年9月28日这天,他们还在龙泉山“凉风垭”监测点单日观测到接近2000只猛禽迁徙的数据,而曾经的单日观测纪录为814只。

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 天天要闻

管弦 摄

迁徙猛禽监测者们告诉记者,据他们统计,猛禽在不同季节迁徙与天气气候有着重要关系,而通过这样的观测过程,不仅可以记录猛禽种类、数量等信息,还可以守望鸟类迁徙以及对它们进行协助保护工作,“猛禽处于食物链顶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生态系统是否健康,一个地方有猛禽出现或迁徙,说明这一区域有适合它生存和栖息的环境。”

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 天天要闻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迁徙猛禽监测点 (楒婷 摄 )

以下是一名迁徙猛禽监测志愿者“楒婷”的自述:

继上周末后,又是两天的阴-雨模式,天气预报周三开始放晴。根据龙泉山以往经验,这种连续降雨会把迁徙的猛禽积压在途中某地等待,所以雨后天晴日就大概率能出现猛禽集中赶路的情况。

这几年几次突破纪录几乎都是在这样的气象前提下实现的。另外,周二傍晚,群里有爱好者们报告,凉风垭监测点北边的金堂过了四百多只猛禽,估计在龙泉山北段过夜了。周二晚上,大家兴奋异常,憋足了劲,准备在9月28日大干一票!

周三清晨六点,就有其他的“观猛爱好者”到达监测点,云蒸霞蔚,雪山映照,邛崃山脉、龙门山脉诸峰一字排开。

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 天天要闻

邹涛 摄

八点半左右,此时的成都城区依然笼罩在晨雾之中,简阳方向风起云涌壮美异常,而我们监测点头顶却是碧空如洗湛蓝一片。

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 天天要闻

楒婷 摄

在难得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猛禽们色彩分明,秋毫毕现。雀鹰的腹部条纹,凤头鹰的“花裤子”,凤头蜂鹰万变不离其宗的花尾,普通鵟的腰带和腕斑,黑鸢宝宝身体的纵纹……在蓝天映照下它们偶尔嬉戏打闹,追逐盘旋后又继续南飞,真是太美了!

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 天天要闻

Luke 摄

从上午9:30开始,猛禽通过的数量开始激增。10:00至10:30的半小时期间,数量达到当日峰值,“雕位”是我们秋迁观察的北望制高点,所以我们从下面平地仰望,就看到猛禽们从雕位的山头单点“井喷”,旋即如同烟花般覆盖天空。

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 天天要闻

Aneres 摄

最高的山顶即是“雕位”,普通鵟成了这个季节龙泉山迁徙大军的主力军;凤头蜂鹰常常扭着灵活的脖子左顾右盼地赶路;凤头鹰似乎总喜欢打打闹闹;靴隼雕(圆大头)也开始集中出现,它们闪耀着“前车灯”随着源源不断的鹰河向南飞去;乌雕不甘示弱始登台,带着沉稳的气场碾压过头顶,周围的气流似乎也能被它们的双翼扰动……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截至18:30,9月28日当天的迁徙猛禽监测总数达到1863只,包含靴隼雕32只、乌雕6只,“今天靴隼雕密集出现,终于比较出气质差别了,后面来时裸眼都能一眼认出来,当然也要合适的高度和光线。”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它们千百年来都这样有条不紊地经过,在生死未卜的路途中与我们短暂相遇,我们自当珍惜这份奇妙的缘分,和它们一起感受当下的生命旅程。

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 天天要闻

“笑笑爸” 摄

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 天天要闻

“笑笑爸” 摄

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 天天要闻

空山 摄

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 天天要闻

沙丁鱼 摄

成都龙泉山单日观测迁徙猛禽接近2000只 志愿者:猛禽迁徙与天气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 天天要闻

沙丁鱼 摄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