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生院士:国内第1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培养大量介入人才

2022年07月02日10:59:22 科学 1556

一、马长生院士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上蔡县是个千年古县,这里民风淳厚,人民勤劳勇敢,是个农业大县。据史料记载周定王22年楚灭蔡,蔡齐候逃到江西建都曰望蔡,因在新蔡县之西,古人认为西为上,故曰上蔡。上蔡县以农业为主,工商业不发达,因此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古人说寒门出贵子,在艰苦的条件下马长生发愤图强,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于1979年考上河南医科大学。在本科5年里,专业课成绩总是系里的头几名,是师生们眼里的好学生,毕业后考上北京医学院硕士研究生,5年的学习生涯弹指一挥间,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成了众多大医院争相邀约的对象,他先后在北京安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大第一医院心内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几家大医院的心血管科在我国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科室。

马长生院士:国内第1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培养大量介入人才 - 天天要闻

优秀的人才总是不肯停下追求的脚步,他于2004年考上武汉大学医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后分别在北京安贞医院和北大第一医院心内科工作。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内外30多种医疗杂志的编委,发表论文200余篇,三次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编写了《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图谱》,《介入心脏病学》,2019年被评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长生院士:国内第1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培养大量介入人才 - 天天要闻

二、业务擅长。1998年马长生院士完成了国内第一例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多年的房颤完全消失,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了全国,人们奔走相告,许多房颤患者和其他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到安贞医院找到马长生救治。第2年马长生组织了全国射频消融研究会。为全国200多家医院培训了大量的射频人才,这一技术得以在全国开展。我们本地有一位房颤患者,病史已经有10多年经常感到胸闷、心悸,口服多种药物没有什么效果,后来他到省人民医院心导管室做了射频消融手术,10多年的房颤一朝消失,患者欣喜不已,据说这是省级医院医生到马长生院士那里进修以后学来的技术,这也算是马长生院士的功劳。

马长生院士:国内第1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培养大量介入人才 - 天天要闻

马长生院士不仅医术精湛,还善于做总结,到他这里学习的学生不计其数,可谓桃李满天下,指导硕士和博士生10多名,许多人已经奔赴到工作岗位成为科室骨干人才。马长生院士擅长房颤和其他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包括各种类型房颤、心房扑动、房性早搏和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经皮瓣膜成形术尤其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有独特的疗效。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闻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伴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的热词,一个新的“科学春天”正在到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着力迈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创科已然成为最重要的赋能者之一。在“机遇湾区”走访活动中,创科也成为政产学研都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词。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 天天要闻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孙自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适应的,长期以来颇受学界关注和持续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科研团队和美国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发现,尽管气候变暖导致植物生长季节延长,但植物仍能保持叶片生长和衰老时间的稳定平...
为你喝彩|风云岁月:张鹏与中国气象卫星的精准探索 - 天天要闻

为你喝彩|风云岁月:张鹏与中国气象卫星的精准探索

自1970年国家开始上马风云卫星工程,至2023年风云三号07星的辉煌升空,中国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已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50多年来,风云气象卫星不仅见证了中国气象预报技术的飞跃,也从早期的粗略预测逐步迈向了今日的精准预报。这一变革的
哈尔滨有一处“莫奈的池塘”,只能白天来,因为…… - 天天要闻

哈尔滨有一处“莫奈的池塘”,只能白天来,因为……

哈尔滨有这样一处地方在这里你能遇见“莫奈的池塘”六月的群力丁香公园睡莲盛开,微风拂过荡漾起点点涟漪莲叶摇摆淡雅的清香氤氲在空气中内湖里一株株黄色、白色、粉色的睡莲在阳光下盛开它们婀娜多姿,随风摇曳吸引不少市民的目光睡莲是水生植物中的名贵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