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给出预测答案

2022年06月29日18:56:31 科学 1185

新冠病毒已经肆虐两年之久,在这时间内,所有人惶恐度日,担心自己中招。放眼全球,都在被这一小小病毒折磨不成样子,经济公共安全倍受打击。

新冠病毒属于RNA单链病毒,变异率极高,可以与大量准种形式混合在一起。

这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给出预测答案 - 天天要闻

一个患者身上并不是有完全的统一病毒,而是多个变异得到的毒株。大量研究表明。即便是早前的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免疫功能,也能防止人们患病,但新冠病毒两年过去了还没有消失迹象,确实容易浮想联翩。

老话说“大疫不过三年”?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大型瘟疫爆发,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未超过三年就自行消失了。而新冠疫情仍处于防疫阶段,要想找住苗头,迅速掐灭,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老话常说“大疫不过三年”,意思是指即便是再怎么大型的瘟疫,三年时间足够结束。可新冠疫情马上就到三年之期,他有可能乖乖消失吗?

这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给出预测答案 - 天天要闻

这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给出预测答案

来自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的团队,与各个领域的专家联合评估后,在我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发表了名为《奥密克戎大流行是否将终结》的评述文章。

文章内提出,根据最新的预测报告显示,新冠病毒大流行将在2023年11月份结束。

这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给出预测答案 - 天天要闻

世卫组织也指出,现在全球各国家有了相对应的保护措施及严格的防控举措,这种局面也有望在2023年终止新冠疫情。

世界上各个地区的确诊肺炎病例明显降低,主要以无症状和轻症状为主,加上所有新冠疫苗接诊有效,目前正处于评估第4针新冠疫苗预防接种,需要根据环境疫情发展情况,界定要不要普及第4针新冠疫苗接种。

不过,疫苗分配做不到公正,未来有几率出现病毒变异,一些不利的因素或境外输入,也可能导致目前取得的进展付诸东流。

这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给出预测答案 - 天天要闻

新冠病毒的特征也被陆续揭露,比如很多患者感染治疗完成可能要面对后遗症、复阳、间接性潜伏、易感等。即便人们在不断斗争,但也有许多不确定性,病毒的变异特性也增加了防疫难度,如果以后出现毒性更高的毒株,对抗疫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人类与病毒的斗争有两种结果

评估人类与病毒斗争的结果,一般是有两种。第一比如之前的非典病毒,虽然适应了一段时间,但最后由于各种因素自行消失。

第二则是人类和病毒初步建立了共存,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实现了流感及各大流感超强病毒的共存方式。

可见当下新冠病毒很难自行消失,他只会随着环境变异慢慢强大,所以大家偏向于第2种结果。

这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给出预测答案 - 天天要闻

新冠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怎样解决?

--空气传播

新冠病毒携带者呼吸时会通过口鼻向外界传播病毒。特别是在室内封闭环境下,感染果停留时间过长的地方都会有一定传染性。

解决方法主要是勤开窗勤通风,促进空气交换流通。

--接触传播

与新冠病毒携带者近距离接触,手沾染这种病毒,不小心碰到自己的口鼻眼睛粘膜,容易造成病毒接触感染传播。

这次新冠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给出预测答案 - 天天要闻

解决方法则是勤洗手,做好防护措施。

--飞沫传播

如果新冠病毒携带者在谈话打喷嚏时未进行阻隔,导致病毒到达其他人的口腔,鼻腔中则会诱发感染。

解决方法则是佩戴口罩勤消毒。

写到最后

目前我国绝对是抗疫的领先者,已将疫情彻底控制住,作为全球大流行病毒,独善其身不可能,所以其他国家也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新冠病毒携带者输入流通。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