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1日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3位美国经济学家。
3名经济学家戴维·卡德、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和吉多·W·因本斯获得了这一殊荣,以表彰他们在计量经济学领域作出的贡献。
诺贝尔经济学奖关注计量经济学领域
以色列裔美国人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Joshua Angrist)和加拿大劳工经济学家戴维·卡德以及吉多·W·因本斯共享了202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在计量经济学研究领域多有建树。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词中说,社会科学中许多重大问题背后都涉及因果关系,这些问题通常很难回答。戴维·卡德、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和吉多·W·因本斯等人的研究提供了关于劳动力市场的新见解,并展示了可以从自然实验中得出关于因果关系的结论。他们的方法已经扩展到其他领域,并彻底改变了实证研究。
其中,戴维·卡德通过自然实验法分析了最低工资、移民和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和吉多·W·因本斯则展示了可以从自然实验中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其研究框架已经被广泛应用。
“我在深夜突然接到了获奖电话,我已经在第一时间和好朋友们分享了这个消息。”吉多·W·因本斯在得知获奖后接受采访说,他寄语年轻人,如果他们有志于从事经济研究,经济学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也有很多有趣的研究问题。
据了解,吉多·W·因本斯的夫人苏珊·艾希也是一位极其优秀的经济学家,是第一位获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克拉克奖的女性经济学家,对动态机制设计领域有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告诉记者,与数学、物理研究不同,经济现象十分复杂,经济领域的研究者无法在实验室里完美复制经济现象,因为其影响因子来自于多个方面,孰因孰果甚至难以辨别。因此,捕捉经济现象并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和结果从而提炼出经济规律至关重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们从微观计量角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济现象研究方法。
对于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何关注到计量经济学领域,孙立坚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选择合适的经济学理论来研究十分重要。任何宏观经济现象都需要基于对微观经济现象清晰认知,否则就会得到错误的认知甚至做出错误的经济决策,这也提醒宏观经济研究者,需要关注微观经济现象并且深入研究他们。
“安神”:中国是个有趣的国家
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也被中国经济学界的粉丝们尊称为“安神”,曾在暨南大学开设短期课程。他曾表示,很高兴看到他正在做的一些事在中国也能被重视,且希望看到有关教育的研究被更多人所关心。
“中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国家——几年来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许多研究也应该基于中国的制度、中国的学校教育及劳动力市场等展开。”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此前接受采访时称。
“安神”还会在课堂上展示计量与功夫相结合的照片与视频。他在提到自己和中国功夫的渊源时说,儿时放学回家会看功夫(电视剧)和星际迷航(Start Trek),同时深受剧中功夫的吸引。
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认为,功夫所传递的“人生是一趟旅途,我们需要抉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命运,但同时也有自由的意志”是一种普世价值观,对计量经济学也同样适用:你有点像一个有着目的地y0的旅者,但是你也可以把目的地选择成y1,但是只有你真的去了其中一个目的地,你才能观测到那里的风景。作为一个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的人做决定的方法。(综合界面新闻、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