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媒体8月30号发布的报道称,有日本冲绳县竹富町居民在小滨岛西南部沙滩,发现了疑似火箭碎片的物体,而碎片上面还印有“中国载人航天”的清晰字样。据悉,该碎片总长度为4米,宽为2.2米左右,整体呈现残缺状态,没有散发异味也没有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该碎片已经被当地警方收走并上报至政府有关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这块碎片首次被当地居民发现还要追溯到8月15号,当时有居民发现这块碎片被卡在了当前发现点200米左右外海的一座名为“军舰岩”的礁石上,冲绳当局表示,虽然居民认为这是火箭残骸的碎片,但是要前往当地调查之后才能最终确定。
这起日本居民发现了疑似中国火箭残骸碎片的消息并没有引起更多议论,但是结合过去美国对中国航天火箭残骸的舆论攻击,以及在日本舆论界普遍存在的反华氛围,我国要做好日本将此事拿出来大做文章的准备。
事实上,目前中日两国在环保议题上正上演激烈交锋,首当其冲的便是日本没能妥善处理当年福岛核电站事故所产生的污染水。根据目前最新的报道,日本政府已经和东京电力公司达成共识,计划修建一条海底管道,将存放起来的核电站污染水,通过管道向近海排放,东京电力公司认为只要不在公众面前直接排放,可以有效降低负面影响,而日本政府对于东京电力公司的提议一路大开绿灯,完全不顾周边国家对此事的反感和批评。对此,我国外交部已经多次就该事件表明中方立场,要求日本立即撤回相关决定,积极与周边国家保持沟通。
事实证明,日本在处理环保议题时完全是基于经济考量,哪怕排放核污染水会对导致本国乃至于周边邻国的渔业安全以及海洋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在所不惜。因此,将中国航天火箭的残骸碎片当做舆论攻击的借口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在这方面美国已经做出了典范。
此前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残骸返地,被美国舆论以及美国部分政客进行疯狂炒作,美国NASA局长尼尔森更是以此为借口无端攻击中国航天在处理残骸方面“不负责任”。以CNN为首的西方舆论甚至发明了“失控残骸”这一新名词,四处宣扬这些残骸有可能坠毁在人员密集区。
带有讽刺意味的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残骸直到坠毁之后也没有引发任何意外,反倒是美国猎鹰9火箭的残骸掉落在美国本土的一处农场,可是这一幕却被美国媒体包装成“点亮夜空”的浪漫一幕,可见西方的对华报道已经完全是基于政治化操作,而不是追求真相和事实。这些对于已经脱亚入欧成为西方一员的日本而言,在涉华报道上添油加醋根本就是“日常操作”,不过即便日本真的拿此事来做文章,对于如今的中国航天而言无非就是嗡嗡乱叫的苍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国将按照自己的步调继续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