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人:刘哲,西部油气地质勘查第六分队 / 塔里木盆地沙地浅层剖面组成员
时间:2023年5月10日
地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库车–民丰剖面中段
那是一次平常不过的地震波剖面测线任务,我们团队负责在塔克拉玛干腹地沿一条南北走向布点,配合卫星图像验证地表下的断裂构造与储层走向。
在一处编号为**“T12”的沙丘区域,我们捕捉到了一组非常不寻常的地下回波**。
它不是正常的地质波层反馈,
而是呈现出整齐、连续、封闭的环状结构——直径约270米,深度位于沙丘下24~30米处。
地震波勘测异常,圆形结构如“空心环”
我们的仪器连续3次重复测量,得到相似结果:
- 回波信号边缘清晰,中间区域为空洞或低密度反应体;
- 类似天然溶洞,但形态近乎完美圆形对称;
- 无任何已知地质构造可以解释。
当时技术主控石工低声说了一句:
“这……不像地层,更像是人工的东西。”
卫星影像出现“消失–再现”现象
更诡异的是,我们调取前一年该区域的高分遥感数据时发现:
- 2022年8月图像上,那处沙丘区域的地表纹理呈现一种浅浅的螺旋型光晕;
- 但在2023年5月最新卫星图像上,这个光晕完全消失了;
- 仿佛有人特意用什么东西“盖住”了这片区域。
无人机低空飞行时“信号死区”
我们随后放飞了无人机,尝试对该圆形区域进行低空雷达扫描,结果:
- 飞行至T12编号上空时,无人机突然失去GPS信号,悬停卡顿约8秒;
- 操控画面像是被压缩,一片白噪雪花;
- 信号恢复时,机载图像数据那一段竟然自动被系统标记为“不可读取”区域。
随队维族翻译说了句“古人封的门”
当晚,在临时驻地,随队的维吾尔族翻译阿力木看了我们的图后,说了一句让我们安静下来的话:
“老人说,那地方下边,是古人封起来的门。埋的不是宝藏,是灾祸。”
我们问他什么意思,他摇了摇头:
“几百年前,有人想挖过,后来一夜间,整支驼队被风沙吞了……塔克拉玛干有些地方,连风都不肯吹。”
任务被临时终止,记录“回收封存”
两天后,我们被总部通知提前终止该段剖面测线,以“数据异常/设备保护”为由,暂停进一步探测。
项目负责人私下说了一句:
“你们这段数据,不要传了。上头说留给别的单位评估。”
“别的单位”,从来不是普通地质系统的人。
后记
我保留了一份未经删除的数据副本,编号为“R12-CV”,存在一只加密硬盘里,从没再提起。
那块区域,在往后的任务图纸里,被编号为“风险区”,我们再没踏足过。
但有时候我仍在想,那片沙丘下,是不是埋着什么来自古代的建筑、未知的装置,或者……非人类的遗迹?
风可以掩埋沙漠的秘密,但它掩不住好奇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