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个大馅饼,我国北极黄河科考站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2021年04月18日15:39:03 科学 1298

提起位于北极圈的斯瓦尔巴群岛(The Svalbard archipelago、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可能很多人都并不清楚,它位于北冰洋中,纬度高达75°N至80°N之间,属于高纬度地区,我国的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就位于这里。

天上掉个大馅饼,我国北极黄河科考站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这也是中国在海外的唯一一个拥有开采权自由通行权的地方,中国公民不需要签证就可以随意出入和逗留,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除了因为是非军事区不能建军事基地外,国人在那里享有极大的自主权限,虽然它的领土主权属于挪威。当然我国公民要直接前往斯瓦尔巴群岛才不用签证,如果你需要经过挪威本土,还是需要办理申根签的。

天上掉个大馅饼,我国北极黄河科考站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斯瓦尔巴群岛总面积6.2万平方公里,岛上矿藏丰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是挪威最北界国土范围的属地,也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对我国探索并积极介入北极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那么这么大一块馅饼是怎么落到中国头上的呢?过程非常具有戏剧性:

1925年,法国政府派代表找到了时任北洋政府临时执政的段祺瑞,表示他们和另外几个国家在北极地区发现了一块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本着中法友好的“传统友谊”,特意邀请中国参与分配开发。

天上掉个大馅饼,我国北极黄河科考站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段祺瑞

北洋政府一查地图,发现位置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圈,距离中国有几千公里远,去都没法去。但人家既然盛情相邀,北洋政府也不太好拒绝,只好派人去签了个斯瓦尔巴条约。因为这块土地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条约签完后也没人在意,直接就将此事抛诸脑后了。

时间推进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类科学活动进入大科学时代,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变得愈发重要。

天上掉个大馅饼,我国北极黄河科考站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全球气候升温导致大量北极冰川融化,让原来难以通行的北冰洋变得可以通行,未来的北极航道将成为一条“黄金水道”,因为航程较之传统海上航线能够大大缩短,必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运输线之一。

同时北极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北冰洋是连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战略要地,对所有北半球国家来说,北极是最具威胁的地区,目前美国和俄罗斯在北极长期部署着战略核潜艇,24小时战备执勤。

天上掉个大馅饼,我国北极黄河科考站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纵然北极拥有所有国家都无法忽视战略意义,但是现实总是令人遗憾,在北极圈内拥有领土或领海的国家只有8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别的国家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这8个国家吃肉。

1991年,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高登义应邀参加苏联发起的北极综合科学考察活动,他偶然间在一本英文版的《北极指南》中发现《斯瓦尔巴条约》签约国名单里竟然有中国的名字,就赶紧向国内报告这一重大发现。我国经过查阅历史遗留资料,发现情况属实,本来我们和北极几乎没啥关系,结果确是天上掉了个大馅饼。

天上掉个大馅饼,我国北极黄河科考站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很快我国就提出了一个“泛北极国家”的概念,同其他想要利用《斯瓦尔巴条约》立足北极的其他国家一起,共同确立了《斯瓦尔巴条约》的存在基础及法理地位,条约其他签署国纷纷响应,毕竟看着别人吃肉自己连汤都喝不上总是令人遗憾的。2004年7月,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我国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天上掉个大馅饼,我国北极黄河科考站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2018年1月26日,我国正式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其中指出要打造冰上丝绸之路,还要建造大型的破冰科考船,未来甚至是核动力破冰船也在选择范围内。我们也将自己定义为“北极事物重要利益攸关国”,毕竟一百年前的《斯瓦尔巴条约》现在就摆在那里,我们当然利益相关,当仁不让!

天上掉个大馅饼,我国北极黄河科考站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的问世,是中国积极参与北极事务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它表明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本着“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的基本原则,与有关各方共同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共同维护和促进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光博会将于5月15日在光谷启幕,全球近百项最前沿技术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 天天要闻

光博会将于5月15日在光谷启幕,全球近百项最前沿技术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召开“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会上宣布,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将于5月15日至17日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国内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专业化程度高、行业地位高、国际化水平高、观展人数多的顶级盛会之一。大会首次规模化引入境...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热情​ - 天天要闻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热情​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 点燃学生科学热情通讯员:罗晓萍、徐玲玲 审核:大庆、彦平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与创新能力,5月8日,武汉市江夏区科学技术协会、江夏区教育局、武汉科技馆联合开展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来到了江夏区金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闻

杜克大学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会质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外媒 Neowin 今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最新研究指出,尽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会让同事和经理认为你的能力不足。这项研究题为《使用 AI 工具会遭遇社交评价惩罚》,已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链接:点此前往)。研究通过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 天天要闻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们可以精确地改写生命的蓝图,纠正那些导致遗传疾病的微小错误,或者巧妙地调控基因的表达,让细胞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这不是遥远的幻想,而是基因编辑技术正在开启的未来。长期以来,CRISPR-Cas9系统一直是这场革命中最闪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确的分子剪刀,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强...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 天天要闻

宁波食品接触材料测试怎么办理?

现代餐饮业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触材料作为直接接触食物的器具,其材质安全性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根据国际食品安全标准,所有可能与食品接触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测,以确保不会向食品迁移有害物质。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 天天要闻

“太空鲨鱼”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隐藏在 6 亿光年之外的“太空鲨鱼”,一个隐秘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 100 万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质量黑洞那样位于星系中心,而是游荡在星系内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恒星...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 天天要闻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能

研发人员在实验室研发产品。文丨罗嘉文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人才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