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设计遇见人工智能

2025年05月31日03:52:06 科学 1095

作者:柳冠中(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工业革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更重塑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今天,当我们站在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门槛上,“人工智能艺术设计新逻辑”丛书的出版恰逢其时。这套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联合国工发组织第四次工业革命产业联盟数字人才专委会联合推出的学术著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理解AI时代的设计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实践资源。

当艺术设计遇见人工智能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艺术设计新逻辑”丛书

卓凡 主编

福建美术出版社

工业革命带来的最大变革,是确立“设计先行与全流程干预”的理念。工业革命催生了系统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这就要求设计必须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我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首次将“系统设计”纳入教学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这套丛书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它清晰地梳理了从工业革命到人工智能时代设计思维的演进轨迹。如果说工业革命确立了“设计先行与全流程干预”的原则,那么人工智能时代则提出了“思考优先与问题导向”的要求。丛书特别强调,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设计已经不再仅仅是形式与功能的简单组合,而是涉及技术、思维、伦理、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的复杂系统。中央美术学院团队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合作研究,特别是他们在传统文化遗产可持续设计领域的创新实践,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理念。

当前设计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丛书中有这样一个深刻的观点:在AI时代,“提问的能力比解答的能力更重要”。这让我想起在一线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很多学生可以熟练地使用各种设计软件,却提不出有价值的设计问题。联合国工发组织在非洲的实践案例表明,通过AI工具激发学生发现和提出真实问题的能力,远比传授现成的解决方案更为重要。这也印证了我一直坚持的观点:设计教育的本质是思维方式的培养,而不是技能的简单传授。

该套丛书对“五对概念”的辨析尤其发人深省。视野与视力、智慧与智商、文化与文凭、声誉与声音、价值与价格——这些概念的区分实际上揭示了设计的深层本质。可量化的“事实”是AI擅长的领域,而不可量化的“真相”才是人类智慧的价值所在。这种认识对于当前的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AI可以生成无数设计方案时,设计师的价值恰恰体现在对设计本质的把握和对人文价值的坚守上。

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设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丛书中特别强调,设计师必须具备“见众生”的胸怀和担当。这一观点与我一直以来倡导的“创造合理生存方式”的设计哲学不谋而合。丛书中收录的敦煌壁画数字化保护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技术在这里不是目的,而是传承文明、服务人类的工具。这种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正是AI时代最需要坚守的价值底线。

丛书还提出了“驯服技术”的命题。这让我想起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技术既是人类解放的力量,也可能成为新的桎梏。在AI时代,设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防止技术的异化,确保技术发展始终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工发组织推动的“包容性AI设计框架”实践表明,只有当技术发展关照到不同群体的需求时,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这套丛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设计学界对AI时代设计理论的系统性思考。它不仅汇集了中央美术学院在艺术设计领域的深厚积淀,还融合了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前沿探索,更吸收了联合国机构在国际视野下的实践经验。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模式,本身就是对“系统设计”理念的最好诠释。

“当机器学会思考时,人类是否还记得如何感受?”这个问题值得每个设计教育者和实践者深思。AI技术的发展不应该导致人文精神的式微,相反,它应该成为彰显人性光辉的新契机。“人工智能艺术设计新逻辑”丛书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提醒我们:在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更需要守护设计的人文内核。

回望工业革命以来的设计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从“工具理性”到“人文关怀”的思想轨迹。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为设计学科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更为AI时代的设计教育指明方向。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设计创新,永远建立在对人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之上。

最后,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设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艺术设计新逻辑”丛书的问世,恰如一座思想的灯塔,照亮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之路。它提醒我们: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设计的终极目标始终是创造更合理、更健康的生存方式,这是设计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31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 天天要闻

非洲地下的深层地球脉冲正在撕裂非洲大陆

地幔的垂直运动是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大规模地质变化的驱动力之一。这些地幔上升流,有时被称为地幔柱,被认为在一些重大的地质转变(例如大陆漂移)中发挥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陆地下发现了一种类似、微妙却意义重大的现象。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闻

科学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在主要水下断层带释放构造应力过程中发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渐进式地震事件在穿过日本海岸附近易引发海啸的断层段时被追踪,该断层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缓冲作用,吸收了压力。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比作一条断层线沿着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 天天要闻

“倪四道院士预测广东将有8级地震”系谣言

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 天天要闻

“鸟中大熊猫”现身桂林!

【来源:广西台新闻910】近期,阳朔县林业局工作人员通过桂林漓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安装的监测系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的身影。白颈长尾雉不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 天天要闻

世界第一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迎20岁生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5日讯“淘淘”20 岁啦!7月5日,世界第一头人工环境下出生的长江江豚“淘淘”迎来20岁生日。从“淘淘”出生到家族发展至5头,在一代代科研人员努力下,长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种,为这一濒危物种的未来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