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影响,最近很多人都在抢购食用盐。甚至有一些人认为,吃含碘盐可预防核辐射。在此提醒大家,千万不可这样做。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碘含量》规定,加碘食盐中的碘含量为每公斤20~30毫克。通常,在核污染事故中,人体摄入放射性碘,主要蓄积在甲状腺内,发生初期为了保护甲状腺需要1次摄入“稳定碘”100毫克。这相当于1次摄入3~5千克食用碘盐。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明确提出“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如果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各个脏器造成严重的负担,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病,严重者可能造成脱水,甚至死亡。因此,通过食用含碘盐防核辐射的做法非常不可取。
盐是生活中最为常用的调味品之一,为减少高盐饮食带来的危害,烹饪过程中要做到少盐。
怎样做能确保减盐不减味,兼顾美味与健康呢?
做菜的时候建议使用定量盐勺控制放盐量。少用酱油、味精、鸡精、豆瓣酱等含盐量高的调味品,可以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
待菜品出锅前再放盐,使盐附着在食材的表面。
日常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比如咸菜、加工熟食肉类和罐头食品等。
另外,许多食品虽然吃起来口感不咸,但实际上钠含量却很高,比如果脯蜜饯、干果零食、饼干、面包等。因此,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要阅读营养成分表,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低的食品。
同时,也可以选择标有“低盐”“少盐”或“无盐”的食品。
减盐需要一步步来,让味蕾感受和适应不同食物的自然风味,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