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医学世家,华科大校友用AI对抗帕金森,产品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纳入海外医保

2025年05月15日15:50:22 健康 1737

出身医学世家,华科大校友用AI对抗帕金森,产品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纳入海外医保 - 天天要闻

1996年,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用颤抖的双手点燃圣火,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瞬间。拳王阿里手部的颤抖,源自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症状复杂、病程长,且无法治愈。自从42岁确诊,阿里在生命的最后30年,始终在与帕金森病抗争。

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全球约有1000万帕金森病患者,正面临误诊率高、病程漫长、护理难等问题。深圳企业臻络科学正试图通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这一群体提供新的选择。

臻络科学2013年成立,围绕临床、患者和原研药企三大客户群体展开业务,涵盖临床诊疗和科研解决方案、患者干预及辅助设备、慢病管理服务以及联合药企开展原研药数字化临床试验等。近日,臻络科学还发布了全场景医疗人工智能系统“智医灵心”,为医生和患者在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全流程提供支持。

臻络科学创始人兼ceo任康表示,臻络科学拥有全球唯一完整的帕金森病诊疗闭环体系,产品已经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被纳入德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医保体系。

01、医学世家创业者,投身帕金森诊疗

臻络科学的诞生,源于任康医学世家的熏陶与工科背景的碰撞。

任康出身于医学世家,除父亲是电子工程师外,其祖辈多从事医学相关工作。耳濡目染之下,他从小便对医学充满兴趣。

尽管如此,任康的学术起点却在工科领域。2001年,他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并在本校获得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学位。后期远赴日本神户大学攻读医工交叉领域博士学位,实现个人在医学与工学理论上的深度融合。

凭借多学科复合背景,以及希望创造社会价值的初心,2013年任康在深圳南山创立了臻络科学。彼时,医工交叉正成为攻克医疗技术难题的关键路径。但选择哪类疾病切入,任康起初并没有明确方向。

“2013年,国内医疗创业多集中在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热门领域。但这些和我的工学背景相关性不大。”任康回忆。后来,他发现神经系统疾病与工学联系紧密,并且在诊断、治疗、康复和管理等多个方面都有优化和进一步补全的空间,其中的帕金森病尤为值得深耕。

任康认为,帕金森病痛点很突出。其病程长达数十年,从震颤、运动迟缓、姿势及步态障碍、肌强直、甚至后期的重度失能,病情会逐渐加重,无法治愈。并且帕金森症状复杂多样,千人千面,很容易误诊。例如,其肌肉酸痛症状,就很容易被诊断为肩周炎、颈椎病。

《中国帕金森病报告2025》显示,近30年间,中国帕金森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等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中国现存的帕金森病患病人数超500万例,占全球发病人数的38.08%。此外,还有大量的患者未被正确诊断。

面对帕金森病,临床和患者面临复杂和多样的挑战。任康举例,帕金森患者90%以上时间都在院外生活,临床难以掌握病情变化。同时,帕金森病平均病程长达17年,患者每年面临3-4万元的直接经济负担。

“我们越来越觉得,如果我们能通过科研和技术手段改善帕金森病的诊疗现状,将具有重大社会意义。”任康表示。此后12年,臻络科学一直专注于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的学术研究和技术攻关。

02、产品覆盖700多家医院,40%原研药企合作

早期,帕金森病在诊疗和管理的多个环节存在空白,臻络科学的技术演进过程,始终伴随着高度不确定性。

“很多临床场景不仅技术手段缺失,甚至连支撑工程技术转化实际应用的学术成果都缺乏。”任康坦言。

面对学术与技术的双重挑战,臻络科学团队深入临床一线,从临床实际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通过开展学术研究、与国内帕金森病专家合作等方式,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研究体系并形成相关学术成果。目前,臻络科学已发表40多篇sci论文,牵头和参与共13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相关技术成果被纳入《中国帕金森治疗指南》。

学术成果的工程化与临床落地,同样面临巨大挑战。任康认为,“产品在临床落地,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商业模式,而是大众对创新理念的完善认知。因为一个全新产品或多或少都会改变传统模式,临床专家、患者和家属,都要重新适应和接受这些创新的理念。”

为此,臻络科学从科研阶段,就与临床专家及患者深度合作探讨、沟通需求、推敲产品技术路线,形成共识。这样当成果转化为产品后,更易被用户接受。

经过12年的探索和积累,如今的臻络科学团队对帕金森病的理解,已经接近临床医生的水平。

目前,针对临床、患者和药企三大类型的用户需求,臻络科学构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体系和产品矩阵。

出身医学世家,华科大校友用AI对抗帕金森,产品覆盖38个国家和地区,纳入海外医保 - 天天要闻

临床端,产品包括“睿评”、“睿云”等。 睿评通过智能算法和融合感知技术,实现帕金森病的量化评估、智能评分以及辅助诊断。睿云系统能智能化整合帕金森患者的临床多模态数据,建立专科中心数字化流程并实现临床质量控制,并实现更进一步的临床辅助决策。

面向患者,臻络科学推出了覆盖多场景的干预及辅助设备,以及诊疗服务。例如智能防抖勺“睿餐”,可以让手部颤抖的患者平稳吃饭。步态辅助设备“睿行”帮助冻结步态患者恢复行走。“睿眠”则用于监测患者睡眠状况。此外,臻络科学还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人工智能远程随访、人工智能言语康复等一系列患者医疗服务,实现院内外数据和管理闭环。

对于药企,臻络科学与罗氏、赛诺菲、波士顿科学、绿叶制药等原研药企合作,加速新药研发。其合作企业已覆盖全球40%相关原研药企。

大模型技术迎来快速发展后,任康认为,越复杂的疾病越适合与人工智能结合,ai相关技术的发展,能在复杂的帕金森病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

今年4月,臻络科学推出了全场景医疗人工智能系统智医灵心,用以赋能帕金森疾病创新诊断、治疗、康复及管理全流程。智医灵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在早筛、辅助诊断、量表分析、症状监测、治疗决策、医疗咨询、远程随访、居家康复等多个环节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帮助。

任康说,“以前患者每12个月要去医院做一次线下随访,现在每3个月就能接受一次居家完整评估。即使是言语功能障碍的患者,也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居家进行言语康复。”

基于臻络科学研发的各类创新医疗设备,智医灵心打通了数字与物理世界的壁垒,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干预。例如,与智能防抖勺“睿餐”结合,能感知手部空间运动,生成轻量化震颤分析报告。此外,通过其他不同产品形态,还可进行步态分析及无创干预、夜间症状监测及分析等。

03、以问题驱动的ai医疗企业将是赢家

目前,臻络科学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了全国700多家三甲医院,90%以上的帕金森病专科中心,惠及数十万患者。从2017年布局全球市场开始,臻络科学产品已覆盖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部分产品被德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纳入医保体系。

尽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任康认为,帕金森病领域仍有大量改进空间:

  • 筛查阶段:早期症状不明显,漏诊率高,亟需优化普适性早筛技术;

  • 诊断环节:需要继续迭代高效率、高准确度、低成本的诊断技术进一步解决误诊问题;

  • 药械治疗:当前治疗手段有效但也有限,基于个性化策略的创新干预方式有明确需求;

  • 长期管理:随着帕金森病的发展,病人也需要更合理的护理方式和资源,减轻家属的照料负担。

因此,臻络科学的发展空间仍然广阔。目前,国内涉及帕金森治疗的医疗机构,包括约1600家三甲医院、1600家三乙医院、以及约2万家一级和二级医院。而臻络科学仅覆盖了其中700家。在全球上千万的患者中,目前仅有约2%受益于臻络科学的产品和服务,未来仍有巨大的拓展潜力与空间。

据pathsoft预测,帕金森病全球治疗市场将从2023年的491亿美元增至2033年的91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41%。帕金森病相关的产品及诊疗服务,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未来会存在两种人工智能医疗企业,一种技术驱动,从人工智能角度看待医疗。另一种是临床问题驱动,根据具体的临床问题探索人工智能方案,后者会是最终留下来的公司。”任康说道。在他看来,臻络科学不是为做人工智能而投入相关研发,而是围绕临床问题思考科研技术方案。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深圳妇幼“义诊+课堂”沉浸式教授新手爸妈学习母乳喂养 - 天天要闻

深圳妇幼“义诊+课堂”沉浸式教授新手爸妈学习母乳喂养

今天是第 35 个全国母乳喂养日(2025年5月20日),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以“生命之初,自然之乳”为主题,开展“母乳喂养日”专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通过“健康课堂+互动体验+多科义诊”的形式,为孕产妇家庭提供全流程科学指导,助力构建“孕期-分娩-哺乳”一体化健康支持体系。本次专题宣传活动在市妇幼保健院红荔和福强两个...
坚持吃六个月,大脑真有变化 - 天天要闻

坚持吃六个月,大脑真有变化

提到“核桃”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两个字——“补脑”核桃的营养到底怎么样?多吃核桃真能“补脑”吗?01坚持吃核桃6个月大脑真的发生了变化2023年4月,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上发表了一项为期6个月的随机对照营养干预试验,在“吃核桃是否能补
颈部淋巴结肿大?别慌!医生教你分辨“敌情” - 天天要闻

颈部淋巴结肿大?别慌!医生教你分辨“敌情”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突然摸到脖子、腋下或大腿根等部位有凸起小包,按压时还隐隐作痛,这大概率就是淋巴结肿大了。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全身各处。它就像身体里的“安检站”,一旦察觉异常,便迅速“报警”(肿大),说明发现了可疑“危险分子”!别慌,学会解读这些信号,你就能成为自己的“健康安检...
晚上运动伤身?其实注意这 2 点,好处真的意想不到 - 天天要闻

晚上运动伤身?其实注意这 2 点,好处真的意想不到

减肥要运动,健康要运动!运动几乎成了这几年自律、积极的代名词。但回归到生活里,要保持运动真的挺难的。就拿什么时候锻炼来说,就是个很让人发愁的事:🤔 早上运动好?要是起得来,和工作不冲突,谁不想就早早运动洗个澡出门精气神满满开启新一天呢。🤔
咳嗽迟迟不好怎么办?试试线上问医生 - 天天要闻

咳嗽迟迟不好怎么办?试试线上问医生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近期呼吸道问题高发,咳嗽总爱找上门,而且反反复复总是好不利索。其实,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防御反应和生理反射。当喉部或者气道遇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就会出现咳嗽,它的病因有很多:急性咳嗽:感冒、流感、肺炎、呼吸道
小心!这两种饮料千万不要混着喝!可能会永久损伤大脑 - 天天要闻

小心!这两种饮料千万不要混着喝!可能会永久损伤大脑

进入夏季许多不爱喝白开水的人又到了靠饮料解渴的时候了爱喝饮料的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想法?把“酒和饮料”搭配混着喝甚至调配成鸡尾酒喝这样味道、口感都有一些新变化能得到双倍快乐不过最近一项研究却发现这两种饮料千万不要混着喝可能会永久损伤大脑!
全国新冠阳性率攀升?这份防治锦囊请收好! - 天天要闻

全国新冠阳性率攀升?这份防治锦囊请收好!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乔芮/文 张林康/图)5月20日,“新冠感染又抬头”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5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哪些人群需重点防护?有哪些常备药?……这份防治锦囊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