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9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AI for Good峰会上,阿里达摩院受邀分享多癌早筛AI的最新进展。该技术已覆盖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服务2000万人次,推动AI成为人类社会抗击癌症的重要工具。
癌症是一项全球公共卫生难题。据世卫组织,三分之一的癌症可通过早筛早治实现治愈,但目前业内仍缺乏可靠的癌症早筛手段。
达摩院医疗AI实验室多癌筛查负责人、资深算法专家张灵在峰会上介绍,达摩院创新性地提出“平扫CT+AI”技术路线,基于门诊和体检大量使用的平扫CT影像,可利用AI识别人眼难以发现或容易忽略的病变。
据了解,这种高可及、低成本的新方法,可有效筛查威胁人类健康的多种主要癌症。目前,已应用于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癌症,骨质疏松、脂肪肝等慢性病,以及主动脉综合征等急症。
以胰腺癌为例,因其早期症状隐匿,常规手段难以检查发现,超过80%的胰腺癌患者确诊即晚期,五年生存率不到10%,被称为“癌症之王”。而达摩院AI模型在胰腺癌的早期筛查上显示出显著价值。
张灵在演讲中提到,一位33岁的中国患者因肺炎在急诊部拍摄胸部平扫CT影像,AI模型准确提示存在胰腺肿瘤。病理分析证实,该患者患有尚不具备转移能力的原位癌,经手术切除可完全治愈。在另一个AI发现的胰腺癌案例中,肿瘤的恶变部分仅有1毫米。
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AI筛查的价值,相当一部分癌症患者可以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来治愈。事实上,早在去年峰会期间,阿里达摩院便首次分享了自研的多癌早筛AI技术。这一突破迅速引发连锁反应——联合国世卫组织(WHO)数字健康合作中心和达摩院达成战略合作,面向全球推广,让更多医疗资源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AI前沿成果。

达摩院AI多癌早筛全球推广图谱
在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医生等多方共同推动之下,这项AI技术在全球推广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张灵表示,达摩院近期与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医疗机构达成合作。
在新加坡,达摩院与该国最大的公共医疗保健集团之一——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NHGHealth)牵手,双方计划在新加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陈笃生医院(TTSH)开展联合研发与外部验证,推动AI驱动的早期筛查惠及更广泛人群。
在沙特阿拉伯,达摩院与其知名跨国企业安利捷集团旗下健康业务板块,安利捷健康(AbdulLatifJameelHealth)达成合作意向,计划把前沿技术产品转换为发展中国家可及的医疗服务。
截至目前,该技术已覆盖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服务2000万人次。这一数字不仅代表着技术落地的广度,更意味着无数早期癌症患者获得了及时干预的机会。未来,这项中国技术将继续突破地理与资源的边界,为构建更公平、高效的全球癌症防控体系提供关键支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