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
7 月的岭南闷热潮湿,43 岁的T女士却感觉自己的生命正随着汩汩鲜血一点点流逝。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到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再到千里南下奔赴广州,这个拒绝手术的中年女性,用近乎执拗的坚持,在介入治疗那里等来了转机。
5 月 15 日,T女士因阴道出血首次就医,被确诊宫颈癌。简单止血处理后,病情暂时得到缓解。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结束。7 月 1 日,出血突然加剧,在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面对手术建议,她选择了拒绝。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她踏上了开往广州的列车,向罗鹏飞、崔哲教授肿瘤防治团队求助。
7 月 6 日正逢星期天,多数医护人员享受难得的休息时光。然而,接诊时的场景让值班的医护人员揪心不已:T女士下部出血量高达 500ml,随时都有休克的危险。
时间就是生命!团队迅速启动节假日急诊手术预案,罗鹏飞教授牵头通过视频连线,对患者病情中潜藏的危机风险、手术可能面临的复杂情况,以及具体治疗方案细节进行优化,团队成员逐一分析研判,在短时间内达成了诊疗首要目标及共识:“采用 TACE 介入技术止血、减瘤,改善症状,控制肿瘤恶化”。
与此同时,医院第一时间通知医务科,统筹协调,迅速组织相关医护团队等多个科室紧急响应,以备不时之需。整个流程衔接紧密、高效有序,展现出在突发状况下强大的危机管理能力,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为T女士开辟一条畅通的生命通道。
当日下午13:30分,手术室里气氛紧张而凝重。崔哲教授手持针头、导管,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为T女士实施了双侧髂内动脉造影术;左侧髂内动脉超选择造影+灌注+栓塞术;右侧子宫动脉超选择造影+灌注+栓塞术。
透过清晰的造影画面,每一根肿瘤供血动脉及其分支都无所遁形。药物灌注与血管栓塞双管齐下,就像给肿瘤布下了天罗地网 —— 药物负责直接杀灭癌细胞,栓塞则切断肿瘤的 “营养通道”,让癌细胞失去赖以生存的养分。
随着手术推进,医护人员娴熟精准的操作初见成效。术后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血流明显减缓,肿瘤区域染色消失,成功实现了止血、减瘤的目标。崔哲教授表示,“这次介入治疗为后续治疗开了个好头,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场与死神的赛跑暂告一段落,但抗癌之路仍在继续。崔哲教授说,后续还将采用消融、粒子植入术等技术手段,持续遏制肿瘤生物活性,帮助T女士提高生存的质量。对于T女士和她的家人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治疗,更是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未来的抗癌之路。每一次技术的突破,每一次生命的坚守,都在诉说着医患携手与病魔抗争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