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秒还在车上谈笑风生
下一秒就面色发青、冷汗直流
对不少晕车人来说
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渡劫

那么
晕车人如何自救
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

内耳的半规管以及椭圆囊和球囊是人体内用以保持平衡的“陀螺仪”,当内耳的功能半规管和外界车厢晃动频率之间产生不协调时,就会晕车。
强烈的平衡刺激,比如急刹车、过山车、海盗船的剧烈旋转时,即使在平衡系统处于安全正常的状态下,也会让人感到头晕、上腹部不舒服、恶心、出冷汗,甚至呕吐。
晕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人体做出的防御反应。但是,由于有些人前庭功能减退,耐受力差,轻微的平衡刺激就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比如坐电梯、坐汽车、乘飞机、坐轮船等,都会产生不适。而更严重者,可能一个起床转身都会诱发眩晕发作。
为什么还没有上车就开始晕了?
为什么开车不晕坐车晕?
为什么在车上看手机晕得更快了?
……
关于晕车的为什么
这里有答案

之前有过非常糟糕的坐车、乘船体验会让人形成条件反射,车厢的位置、某个路段、特定的司机、车厢的气味等,都会让他回忆起之前的不良事件,产生一个心理上的眩晕感觉,和本身生理上的眩晕叠加。
开车过程中,由于手的本体感觉在车体上,视觉在路面上,有参照物的存在,拥有准确的感官信息,实际的感受和对运动的期望是相符合的,就不会产生眩晕。
在车上看手机,手机晃动的屏幕会刺激视觉平衡器,运动的车厢会刺激前庭感受器,两个不同的刺激源作用于两个不同的平衡感受器官,晕的感觉会更明显。
大部分的人内耳功能都在经历一个训练的过程,像平衡功能非常棒的飞行员、宇航员都经历过大量的训练。有的人小时候晕车非常严重,随着生活中不断重复着各种“旋转”、“翻滚”,实际上经历了前庭功能的康复和代偿,所以长大后晕车的症状变轻了。
那么
怎样才能克服晕车
愉快出行呢

晕车药大部分含有镇静安神成分,可以让人整体的平衡功能得到一个抑制,对外界刺激不那么敏感,从而防止晕车。
过饱、过饥、过劳、睡眠不足、头颈部剧烈的位置变动、空气密闭都是一些晕车常见的诱因,应该尽量避免。
平时应加强锻炼,可以选择八段锦、太极、瑜伽等运动,结合中医穴位按摩、针灸等,增强体质。尤其在抗头晕上要下功夫,如多做转头、原地旋转、翻滚等运动,通过这些运动训练使晕车症状得到缓解。
经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辅助治疗和专业的手法复位
大多数人的晕车都能得到较大改善
但是
仍有少部分重度患者最终需要手术

晕车只是眩晕类病人中较轻、较少的一类人群,如果原来可能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才会诱发的“晕”突然发生,或“晕”的表现变得不同,如伴有眼睛看东西重影、严重的恶心呕吐、视野缺损、头痛、肢体无力的情况,一定要重视,要及时到神经内科进行就诊,排除是否是恶性眩晕,比如小脑梗死、脑干出血等,避免不良结局。
晕车不是矫情
是平衡系统“闹脾气”
日常转转头、多练平衡力
车厢里少盯手机多望窗外
晕车自然不找茬

云南网联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特别推出
统筹:浦美玲
策划:吴珺 彭锡
编辑:崔庆波
设计:奎佳良 李亭亭
*部分图片由ai协助生成

进入专栏学习更多健康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