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时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好处多到你想不到

2025年02月09日11:50:22 健康 4023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随着大家对健康的关注,走路这种古老的运动方式也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

“暴走团”“快走族”和“散步搭子”风靡城市,乡野徒步成新时尚,社交媒体和健康app上的“每日万步挑战”更是进行得如火如荼。

事实上,走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有助于大脑。有研究显示,步行有助于恢复注意力和情绪。不仅如此,还有研究证实仅仅步行10分钟就能改善大脑记忆力,甚至还能激发大脑风暴,变得更有创造力。

走路时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好处多到你想不到 - 天天要闻

 
 

走路有助于恢复大脑注意力和情绪

尤其是在公园中

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表明,步行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并有助于情绪管理。

在这项研究中,实验组参与者需要坚持六个月每周三次、每次40~45分钟的步行训练,而对照组只进行拉伸和调理运动。

与对照组相比,坚持步行的老年人在与注意控制相关的大脑区域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活动增加。这些区域与大脑的执行功能、决策制定、工作记忆、自我控制和空间注意等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步行训练还导致前扣带皮层(acc)活动的显著减少。前扣带皮层与情绪调节和冲突监控相关,其活动的减少可能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情绪波动,进一步改善认知功能。

202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在街道或商业区行走相比,在绿树成荫的公园中散步更有助于注意力的恢复。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同样是步行40分钟,但在公园中行走的参与者在执行注意力任务时表现更佳。

此外,脑电记录显示,这些参与者的大脑θ波显著增加,表明其认知控制能力得到了增强。主观体验方面,公园中的步行者普遍认为精神疲劳得到了缓解,专注力提升,并感受到更显著的心理恢复。

因此,当感到大脑疲劳,思维难以专注时,不如去公园里散会儿步。

走路时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好处多到你想不到 - 天天要闻

 
 

仅仅步行10分钟

就能改善大脑的记忆力

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科学研究告诉大家,运动有助于提升记忆力。遗憾的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抽出时间或具备足够的体力进行中高强度锻炼。不过,另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表明,即使仅仅10分钟的轻松步行,也能改善记忆力。

在这项研究中,实验组的参与者进行了10分钟的低强度运动(散步或瑜伽),而对照组则静坐休息,不进行任何运动干预。随后,所有受试者需要完成一项记忆辨别任务:研究者会先向他们展示了一系列日常用品的图片,并要求他们判断这些物品属于室内还是室外;紧接着,在识别测试阶段,参与者需要回忆这些物品,并判断它们是完全相同、未曾出现,还是与之前的图片相似但有所不同。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记录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记忆任务中的脑部活动模式。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海马齿状回(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脑区)与负责处理细节记忆的皮层区域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并且这些神经连接的增强程度与记忆力的提升呈正相关,即连接越强,记忆能力改善越显著。

走路时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好处多到你想不到 - 天天要闻

对此,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表示:“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记录自己的锻炼习惯,记录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很令人欣慰。即使是一天中短暂的散步休息,也可能对提高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步行时更容易唤醒头脑风暴

创造力可提升60%以上

许多人或许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思考问题时,不自觉地来回踱步。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此提供了解释——步行可以显著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且这种影响不仅限于步行时,甚至在步行后仍能持续一段时间。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在不同情境下完成词语联想任务(要求参与者想出与某个单词相关的新用途)和问题解决任务(例如想象一种新用途的物品)。具体实验情景包括:

  1. 坐着 vs 走路
  2. 先坐着,再走路
  3. 先走路,再坐着
  4. 室内跑步机 vs 户外步行

研究结果表明,步行时创造力提升了60%以上,比坐着的人更容易产生新想法。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室内跑步机上还是在户外散步,步行都能有效提升创造力。

此外,即使在步行结束后,创造力仍然比一直坐着的人更高,这说明步行的积极影响不会立刻消失。研究还发现,户外散步和室内跑步机步行的效果相似,这表明创造力的提升主要来自步行本身,而非周围环境的变化。

研究人员推测,步行之所以能提升创造力,可能与以下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

  • 促进大脑血流,增强神经可塑性——更多氧气和能量供应,使思维更加敏捷。
  • 切换注意模式,打破心理束缚——节奏性运动让思维更自由流动,有助于跳脱固有思维模式。
  • 降低压力,改善情绪——步行促进多巴胺和血清素分泌,使思维更具创造性。
  • 进入“漫游模式”——步行时,大脑更容易进入思维漫游状态,产生新想法。

此外,除了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创造力,步行还能:

  • 改善脑血管健康,降低中风的风险。
  • 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进神经元生长,提高学习能力。
  • 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延缓认知衰退。

所以,当遇到思维瓶颈、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时,不妨试试站起来走一走,让大脑也随之“动”起来吧!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国内与国外的癌症治疗,到底差在哪?这6个差距,每个都很现实 - 天天要闻

国内与国外的癌症治疗,到底差在哪?这6个差距,每个都很现实

提到“癌症”,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治不好、花大钱、拖累家庭。而当有人不幸患癌,往往能听到身边人劝他“去国外看看吧,那里治疗水平高”——那么问题来了:国内与国外的癌症治疗,到底差在哪?真的差很多吗?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认真、详细地聊一聊这个话题
皋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赵贵勇 精研“心”术 守护生命 - 天天要闻

皋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赵贵勇 精研“心”术 守护生命

从医20余年来,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病情就是命令,他随叫随到,被同事、患者及家属亲切地称为“护心人”。他就是皋兰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糖尿病内科主任赵贵勇。从医以来,赵贵勇专注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研究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
“吃瓜群众”赢了!“吃瓜”不仅营养好还抗衰老,医生推荐这几种 - 天天要闻

“吃瓜群众”赢了!“吃瓜”不仅营养好还抗衰老,医生推荐这几种

人们常常调侃“吃瓜”是一种轻松的消遣方式,但实际上,“吃瓜”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选择。某些瓜类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还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有助于抵抗衰老,它们无疑是餐桌上的“健康宝藏”!健康时报资料图 张弛摄研究发现:瓜类中这种成分有助于抗衰老2025年3月,中国科学院朱正江团队在《科学进...
患者术后脑梗死,家属调监控遭拒? - 天天要闻

患者术后脑梗死,家属调监控遭拒?

近年来,涉及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证据举证责任时,患方多提及视频监控问题。“做完肿瘤切除手术,一直在ICU昏迷不醒,现在人没了,这是我们从未料及的。”日前,深圳市民马先生向奥一新闻反映称,其母亲因盆腔肿物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做剖腹探查术,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在ICU监护治疗二十余天后去世,其对医院术前评估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