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回应呼吸道传染:就诊压力低于去年,加强医院药品储备

2025年01月19日14:20:40 健康 4273

1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近期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据介绍,2025年第1周流感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上升趋缓,其中,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阳性率较上周上升了3.8%,低于去年的同期水平,预计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不同省份间的流感活动水平有所不同。

国家卫健委称,目前未出现医疗资源明显紧张的情况,相关重点药品生产供应和库存总体正常。“今年冬春呼吸道传染病仍然呈现交替或叠加流行的态势,都是由已知病原所引起,没有出现新发的传染病。预计今年整个流行强度和就诊压力不会高于去年。”发布会称。

多部门回应呼吸道传染:就诊压力低于去年,加强医院药品储备 - 天天要闻

当前以流感为主,大多数省份流行强度中等

当下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情况如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丽萍介绍,据监测,流感是引起当前医疗机构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患者增加的主要疾病,大多数省份的流行强度处于中等水平。目前,流感检测阳性率上升趋势已经减缓,随着中小学校的陆续放假,预计在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

此外,中疾控方面介绍,今年流感流行的优势株是甲型h1n1亚型,与今年的流感疫苗株匹配度良好。王丽萍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的人群,没有疫苗接种禁忌(主要是指对疫苗所含成分没有过敏的情形),建议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对于今年还没有接种流感疫苗的人员,现在依然可以接种。

另一个近期受到关注的人偏肺病毒检测阳性率处于平台波动,其中北方省份的阳性率上升趋缓,但14岁以下患者的检测阳性率开始下降。王丽萍称,人偏肺病毒不是新病毒,已至少伴随人类几十年时间,由于检测手段的发展,近年来关于人偏肺病毒的报道渐多。

此外,呼吸道合胞病毒目前阳性检出率在0—4岁组患儿中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鼻病毒肺炎支原体以及腺病毒检测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新型冠状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的病原体整个处于较低的流行水平。

“总体来看,今年冬春呼吸道传染病仍然呈现交替或叠加流行的态势,都是由已知病原所引起,没有出现新发的传染病。预计今年整个流行强度和就诊压力不会高于去年。”她说。

与发病情况对应,官方也称,全国发热门诊、急诊患者数量呈现一定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未出现医疗资源明显紧张的情况。

不同医院对此感知略有差异。与会的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称,该院今年冬春季门诊就诊人数与去年大致持平;呼吸道传染病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流感阳性检出率与去年基本持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徐保平则表示,该院门诊冬季未出现病人超常增多,近两月内科门诊就诊量和2023年同期相比明显减少,和2019年水平一致。

春节前后传播风险加大,加强医院药品储备

伴随季节性流行期,相关药品的供应情况也受到关注。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介绍了磷酸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两种主要针对流感的等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监测调度情况。

其中,玛巴洛沙韦(商品名“速福达”)为进口药品,有片剂和干混悬剂两种剂型,后者主要面向吞咽困难的儿童。其称,目前玛巴洛沙韦总体库存充足,其中片剂的玛巴洛沙韦在线上和医疗机构的供应渠道都是畅通的。干混悬剂剂型的玛巴洛沙韦主要对医疗机构保持常态化的供应,线上渠道正在组织有关企业进一步加大投放规模。

该药品生产企业罗氏中国此前也回应媒体称,今年公司特别重视速福达的保供工作,目前市场供应很充分。当下速福达已在全国约7000家医院实现准入,借助互联网医院,患者凭处方也可以在京东,美团,阿里,叮当等线上平台购买速福达。另外,速福达出厂价格按照国家医保谈判价格执行,一直没有调整过。

磷酸奥司他韦方面,王孝洋称,因往年流感季曾出现抢购现象,去年10月特派员赴国内主要生产企业现场调研,组织企业加强生产供应。当前有30多家企业生产磷酸奥司他韦,主要监测的9家生产企业中,2024年累计生产了1.36亿人份,供应了1.28亿人份,其中2024年12月以来,供应了3000万人份。王孝洋称,该数字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根据调研和监测的情况,磷酸奥司他韦的产能产量是充足的。

此外,随春运将至,医疗机构的就诊压力也可能有转移,药品供应储备情况如何?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新强回复南都记者称,随着中小学陆续放寒假,预计儿童群体感染的状况将有所缓解,特别是聚集性疫情将减少。春节前后,受人群大规模流动、探亲访友、聚餐聚会活动增多等多种因素影响,流感的传播风险会相对增高。

他称,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相关重点药品生产供应和库存总体正常,配送率也在正常范围。从各级医疗机构反映的情况来看,目前购药渠道通畅,重点药品也按计划进行了储备。目前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提前备足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用药,加强重点药品短缺情况的报告,及时核实并做好供需对接,并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需求。

没有出现新发的传染病

除流感外,受关注的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情况如何?

王丽萍介绍,这两种病毒北方地区冬春季是流行高峰,部分南方地区,冬季或者潮湿的雨季,也属于感染高峰,其他时间也可以检出。

据称,人偏肺病毒感染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都属于自限性疾病。感染以后的症状主要是体现在出现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大多数症状可自行消失,但是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比较弱的一些群体,可能会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但是这两种病原引起重症和死亡率都是很低的。 与其他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类似,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是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比较弱的人群感染更为多见。

如何预防感染?王丽萍介绍,主要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营养、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增强免疫力,增强抵抗病毒的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注意手卫生,遵守咳嗽礼仪,科学规范地佩戴口罩,保持居室的通风。北方地区推荐午间时段开窗通风。保持这些卫生习惯,很大程度上能够对疾病的感染起到预防作用。

王丽萍还强调,总体来看,今年冬春呼吸道传染病仍然呈现交替或叠加流行的态势,都是由已知病原所引起,没有出现新发的传染病。预计今年整个流行强度和就诊压力不会高于去年。

采写:南都记者宋承翰 发自北京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 天天要闻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在繁忙的工作和多变的生活节奏中,许多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肠胃不适的困扰。或是经常腹泻,影响了工作效率;或是便秘缠身,让人焦躁不安;又或是不明原因的腹胀、消化不良,严重时甚至影响生活质量。有时候,我们会去医院做个检查,医生说“注意饮食,调整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 天天要闻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题为“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为提升公众对哮喘防治的认知水平,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岛实验室指导,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主办,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护肺健康 畅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院士、专...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 天天要闻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每次发作时,感觉我就像是一条被捞出水的鱼,又像被吸进外太空,空气稀薄,控制不了一点。”这是哮喘患者在网络分享的自嘲留言,诙谐中透着无奈,也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哮喘并非小病,而是一种随时可能打乱生活节奏的慢性疾病。每年春季,全国各地树木植物陆续进入飞絮期,加之气候温差频繁变化,通常被视为哮喘急性发作...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现代人睡前刷手机、吃夜宵已成习惯,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却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张"空腹而眠"。古人这种反常识的养生法,如今被科学证实:适当饥饿感能让睡眠质量翻倍!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饿着睡更香"的千古谜题。 一、《黄帝内经》到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 天天要闻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觉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后还是感觉浑身疲惫,就像没睡过一样。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来唠唠,为啥刚睡醒身体却还是很累。 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睡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强调了合理作息对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 天天要闻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 钟亚春76岁的吴奶奶近日从甘肃兰州坐飞机来到湖北武汉,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经痛的治疗。5月6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病房内,老人术后疼痛大为缓解,即将出院的她拉着医护的手道别。老人拉着医护的手表示感谢 通讯员 代雨朦 摄吴奶奶家住甘肃省兰州市,育有一儿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 天天要闻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毁灭性伤害,不知不觉中,血管就悄悄“报废”了。那么,哪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报废”?出现哪些异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来看 年轻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报废 ■高糖饮食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熬夜还要吃夜宵,这些习惯会不断腐蚀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坑坑洼洼”。■高...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来源:新闻晨报】此前被媒体报道的 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