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入冬之后,天气一冷,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好像就变得特别“脆弱”,为什么一到冬天,糖尿病并发症就像是被按了加速键?
这个现象不仅让我作为医生深感担忧,也让许多患者和家属困惑不已,是天气的问题,还是日常护理的疏忽?
对于本就血糖控制不佳的人,这种外界的刺激就像雪上加霜,再加上冷天里很多人不愿意活动,喜欢窝在家里取暖,这些行为无形中都可能成为诱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要知道,糖尿病并发症可不只是一些小病小痛,严重的时候,心血管、神经系统,甚至视力和肾功能都会受到威胁。
可是,为什么别的季节似乎问题没那么严重,偏偏到了冬天,问题变得突出起来?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因为冬天的饮食变得更加油腻?
这当然是一部分原因,但并不是全部,更多时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在冬天容易忽略一些关键的自我管理细节。
比如,血糖监测的频率下降了,因为冷;运动的坚持力降低了,因为冷;甚至有些人会因为贪图一时的温暖,随意增加高热量的食物摄入。
这些日积月累的小疏忽,最终成为了并发症爆发的导火索,所以,问题的根源可能并不只是“冷”字这么简单,而是冷天里患者对健康管理的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
那么,这样的问题,真的能够通过简单的“注意保暖”和“控制饮食”解决吗?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者更高风险的行为是很多糖尿病患者一直没有重视的?
冬天别依赖“暖手宝”
糖尿病患者尤其喜欢这个东西,手脚冰凉,一捂就暖,简直是冬天的好伙伴。可你知道吗?暖手宝看似无害,实际上却可能成为微循环问题的“帮凶”。
我在医院接触过一个裁缝,常年坐着做工,血糖控制得还算不错,直到某个冬天,她发现自己的脚越来越没知觉,甚至开始溃烂。
长时间使用暖手宝加热,易使局部温度过高,糖尿病患者神经末梢本就脆弱,这种局部高温会进一步损害神经,影响血液循环。
而微循环是糖尿病患者的“软肋”,血液流通不畅,手脚末端最容易出问题,更可怕的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对温度的感知比普通人迟钝,可能已经烫伤却毫无察觉。
从医学角度看,糖尿病患者的毛细血管本来就容易硬化,微循环问题更是加剧血糖波动的隐患,而暖手宝这种高温环境,对血管的收缩和扩张频率是个额外的负担。
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与其天天抱着暖手宝,不如选择全身保暖,比如穿上暖和的棉袜,或者用温水泡泡脚,但泡脚时间一定不能过长,水温也别太烫,千万别图一时舒服,留下隐患。
少吃冷藏水果
有一次,医院里来了一位出租车司机,他的血糖忽高忽低,总也调不稳。后来一问,才知道他习惯随车备些水果,冬天的时候直接从后备箱拿出来吃,冰凉的苹果、梨,吃完胃里凉得难受。
冷藏水果在冬天容易加剧胃肠道的负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也是糖代谢的重要一环。
如果胃部受寒刺激,血管收缩,胃液分泌减少,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就会减慢,这时候血糖的波动就更难控制。
这一过程需要酶的参与,但冷环境会减弱酶的活性,导致消化效率降低,血糖滞留在血液中的时间更长,波动也就更剧烈。
因此,建议冬天的水果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再吃,或者用温水稍微浸泡,让温度接近体温,不仅对胃肠道更友好,也能减少对血糖的刺激。
冬天别乱调整运动方式
说到运动,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会告诉你,“医生都说要运动,管用!”可问题是,冬天的运动方式和夏天能一样吗?
我碰到过一个退休的木工师傅,平时爱散步,到了冬天觉得冷,就在家里改练俯卧撑和高强度间歇训练,没过几天,他因为低血糖晕倒在家,还拉伤了肌肉。
冬天的低温环境,会让血糖代谢的效率发生变化,尤其是在高强度运动时,肌肉对葡萄糖的需求会急剧增加。
如果没有合理的能量补充,血糖可能快速下降,诱发低血糖,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更直接,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实在想挑战高强度运动,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运动前后都要监测血糖,确保身体的代谢系统能跟得上节奏。
慎用冬季热饮
你知道吗?糖尿病患者最应该警惕的,恰恰是那些看似健康的冬季热饮。我遇到过一个厨师,他非常注意饮食控制,可冬天喜欢喝点姜茶暖胃,喝着喝着,血糖却高得离谱,几乎失控。
问题出在哪儿?很多冬季热饮,比如姜茶、红枣茶或者养生花茶,看起来成分健康,但实际含糖量惊人,而更让人担心的是,热饮的高温会加快胃肠的吸收速度,让血糖的波动更加剧烈。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喝热饮完全可以选择更健康的替代品,比如纯热水、加一点柠檬的温水,或者用几片陈皮泡水。这些饮品既能暖身子,又不会对血糖造成过大的负担。
冬天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就像是一场体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别小看生活中的小习惯,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并发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其实都藏着医学道理和健康隐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赵克中,韩萍,张兆亮,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恶化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