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冬天一到,寒风裹挟着瑟瑟发抖的气息扑面而来。
对于健康人来说,顶多是感冒咳嗽的麻烦,但对肾病患者来说,这简直是一场硬核“越冬挑战”。
不过,肾病患者与冬天的斗争,绝不是表面上的冷暖那么简单。要想保住“小腰子”的安稳,咱们得从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情说起: 体内水分的管理艺术。
冬季干燥寒冷,人体皮肤的蒸发量下降,流汗也减少,于是很多人误以为“水喝少一点没关系”。
实际上,这是对肾脏最大的误解!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身体内的水分平衡是肾脏工作的基础。
水分不足,尿液浓缩,毒素排泄效率会直线下降,反而加重了肾脏的负担。
数据研究表明,肾病患者如果每天的尿液量低于500毫升,血液中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的浓度就会迅速升高,这种状况被称为“低排泄危机”。
而冬季由于饮水量减少,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更高。换句话说,冬天喝水太少,等同于在逼肾脏“超负荷运转”。
可是,喝水也不能“无脑操作”。一口闷下两升水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
所以,聪明的肾病患者一定要掌握喝水的黄金法则:小口慢饮,均匀分布全天;每日饮水量根据自身尿量、体重和病情调整,大致控制在1500-2000毫升范围内。
这不仅能有效防止脱水,还能帮助肾脏减轻毒素代谢的压力。
有趣的是,冬天的“脱水”问题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很多肾病患者认为,只有口渴才需要喝水,这种逻辑就像等着燃尽油灯才加油。
事实上,冬天的低温环境降低了人体的口渴感,这就导致了一种“隐形脱水”。这种脱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可能让肾脏“苦不堪言”。
而且,脱水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诱发血栓,给肾脏和心血管带来双重风险。
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冬季,因隐形脱水诱发的肾功能恶化病例较其他季节高出25%。
因此,无论感不感到口渴,肾病患者都需要养成规律饮水的好习惯,避免让肾脏在“隐形脱水”中默默受难。
谈到饮食,盐可以说是肾病患者的头号敌人。而冬季,偏偏是大家“盐”值爆表的季节:火锅底料里全是盐,咸菜腌肉也是冬天餐桌上的常客。
很多人对“吃盐多伤肾”耳熟能详,但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这里可以用一项数据来说话。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高盐饮食是导致慢性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
正常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而大部分肾病患者仅靠一顿火锅,就能轻松超过10克的盐摄入量。
这相当于给肾脏负担加了两倍,还附赠了高血压、蛋白尿等一系列“并发套餐”。
因此,冬季的低盐饮食对肾病患者来说是“保命神器”。除了控制食盐量,尽量选择清淡的天然食材,还要远离那些隐形含盐“炸弹”,比如酱油、腌制品、零食等。
用香料代替盐调味,不失为健康又美味的选择。
肾脏怕冷这件事,从中医到现代医学都有依据。中医认为“肾主藏精,畏寒”。
现代医学则发现,寒冷刺激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是肾病患者的头号风险因素。
研究显示,冬季是高血压患者的发病高峰期,而肾病患者本就容易受到血压波动的影响。再加上寒冷还会抑制免疫功能,使患者更容易遭受感染,这些都对肾脏构成潜在威胁。
肾病患者在冬季一定要做好全方位保暖工作,尤其是足部、腰部和腹部,远离冷风直吹。
使用暖水袋、加厚衣物和电热毯,这些“抗寒装备”可以说是肾脏的最佳防护盾。
冬季不仅对肾病患者本身充满挑战,对于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更是危机四伏。
这三种疾病之间存在一种“恶性循环关系”:高血压会损害肾脏;肾功能下降又会导致血压更高;而糖尿病引发的高血糖则会加速肾小球硬化。
冬季寒冷进一步恶化了这一循环,使患者面临急性肾衰竭的风险显著增加。
多项医学统计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冬季的病情恶化率比其他季节高出30%以上。而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是打破这一循环的关键。
肾病患者应在冬季密切监测血压和血糖,按时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此外,还需要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因为这些因素同样会加剧“三角危机”的恶化。
冬季喝茶取暖是许多人钟爱的养生方式,但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茶可不是随便能喝的。茶叶中含有草酸和咖啡因,过量摄入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而且,浓茶中的咖啡因会引起血压波动,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肾病患者,绝对是个“隐雷”。
肾病患者可以选择草本茶或低咖啡因的茶饮,比如菊花茶、柠檬水或淡绿茶。此外,泡茶时应避免使用过高温度的开水,茶水浓度也要适中,避免对肾脏造成额外的负担。
肾病患者需要记住,冬季的保养不仅仅是吃喝的问题,睡觉的姿势和时间同样影响肾脏健康。
冬季的夜晚漫长,但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姿势不当,肾脏的血流灌注会减少,影响其修复功能。
建议肾病患者每天睡足7-9小时,并保持舒适的睡姿。尽量选择左侧卧位,因为左侧卧位可以减少心脏对右肾的压迫,提高肾脏的血液循环效率。
此外,睡觉时不要盖得过厚,保持适度保暖即可,以免捂汗引起感冒和感染。
泡温泉是冬季的热门活动,但对于肾病患者来说,这种行为却要谨慎对待。一方面,温泉中的矿物质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对肾脏造成额外的代谢负担。
另一方面,温泉中的高温环境可能引起血压波动,甚至诱发心脏问题。
肾病患者若要泡温泉,需注意以下几点:
温泉水温应控制在37-40℃,避免过热;泡温泉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避免浸泡矿物质浓度较高的温泉水,尤其是含硫、含钠温泉;泡完温泉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影响肾脏功能。
泡温泉看似惬意,但对肾病患者来说,科学规划、谨慎操作才能确保安全,同时保护好肾脏健康。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赵怡蕊.老年慢性肾脏病的四季养生保健[J].人人健康,2009,(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