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这看似俏皮的歌谣背后,却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世界上九大最致命的蘑菇,其中有些菌类的毒性之强,远超想象,就连大名鼎鼎的见手青都没资格上榜。
鹿花菌
初看与羊肚菌极为相似,但其体内含有的致命鹿花菌素,即便是经过高温烹煮,也依然无法确保安全食用。这是因为露花菌素水解后会形成一甲基肼,这种物质会对肝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造成严重损害。
中毒症状通常在几小时内便会显现,先是呕吐和腹泻,令人苦不堪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东欧以及北美五大湖等地区,鹿花菌竟然还是当地的一种著名美食。
火焰茸
它没有普通蘑菇的伞盖,远远望去,宛如火红色的鹿角,美丽却暗藏杀机。据报道,仅仅食用一克火焰茸便可能致命,已有多起食用后器官衰竭、肝坏死等病例,其致死率之高令人胆寒。
而且,火焰茸真正的危险还不止于食用,其汁液一旦沾染皮肤,便会导致皮肤溃烂,食用后还会引发口内发炎等症状。
贝形圆孢侧耳
在我国西南地区较为常见,多生长于腐烂的木头上,因其外形容易被误认为是平菇,但它的颜色偏白。
在过去,人们曾认为它可食用,然而按照如今的标准,它无疑是致命的。在日本、欧洲和北美,都曾有大量因误食它而导致死亡的报道。
纹缘盔孢伞
这种真菌表面呈淡棕色,看起来平平无奇,毫无花里胡哨之感,或许会让人误以为它无毒。但实际上,食用后10小时左右,其含有的鹅膏毒素便会开始发威,引发呕吐、痉挛和腹泻等症状。
随后,这些症状可能会暂时消退,给人一种错觉,仿佛一切都已恢复正常。然而,此时使用者的肝肾其实已经开始衰竭,如果不能迅速接受治疗,最终只有死亡这一结局。
铅绿褶菇
又名大青褶伞,菌盖直径最大可达30厘米,成熟后菌褶会逐渐变为灰绿色,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它含有神经、肝脏、溶血、肠胃等多种毒素,食用后会出现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器官衰竭,是台湾地区最常引发中毒的菇类之一。不过,如果能及时就医,患者还是有痊愈的可能,且不会留下后遗症。
鳞柄白鹅膏
同样是中大型的白色菌菇,剧毒无比,哪怕只食用一小株,也足以危及生命。食用后6到24小时内,会出现腹痛、呕吐等肠胃型毒菌症状,一天后症状看似消失,但紧接着在24到72小时内,使用者会陷入更严重的肝脏或肾脏衰竭状态。
如果未能及时进行消化道清洗或血液透析,极有可能死亡。在欧美地区,鳞柄白鹅膏被称为“毁灭天使”,一位幸存下来的使用者曾表示,这是比死亡更糟糕的经历,若不是为了孩子,宁愿选择死亡。
毒蝇伞
作为“红伞伞白杆杆”的原型,属于神经性毒害的担子菌门真菌。从外表就能轻易辨别出它是典型的毒蘑菇,食用后会引发肌肉抽搐和幻觉,严重者甚至会神志不清。
不过,好在它虽然容易致幻,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而且,由于其毒性物质为水溶性,经过切碎煮熟后,毒性能够得到降低甚至解除。因此,在欧洲、亚洲和北美的部分地区,毒蝇伞还是被广泛食用的食材之一。
毒沟褶菌
原产于我国云南省,通常生长在潮湿的树干上,外形犹如一把精美的小扇子。曾经,云南某山村在其疯狂生长的7到9月,频繁出现几十例不明原因的猝死案件。
经过专家多方深入考察,最终发现罪魁祸首正是毒沟褶菌。它含有三种毒素成分,致死几率极为复杂,对心脏和代谢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在路边看到这种菌子,一定要格外谨慎,切勿随意采摘食用。
毒鹅膏
堪称世界上最毒的蘑菇之一。研究表明,食用大约30克,也就是半个菌盖的量,便足以致命。在人类因毒蘑菇中毒死亡的案例中,毒鹅膏导致的死亡比例占到了半数之高。其所含的α-鹅膏蕈碱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毁灭性的伤害,无论是烹煮还是冷冻,都无法降低其毒性。
2011年,在澳洲堪培拉,4名亚洲人误食毒鹅膏,结果轻则需要肝脏移植,重则失去生命。更为可怕的是,截至目前,科学界尚未发现针对毒鹅膏的明确解毒剂。
毒蘑菇的危害不容小觑,大家在野外遇到不认识的蘑菇时,一定要遵循“未知不食”的原则,切勿因一时好奇而冒险尝试,以免危及生命安全。
【文本来源@脑洞里的宇宙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