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减盐吗?家庭必备减盐技巧,赶紧用起来 | 吃出健康来

2024年04月15日11:25:21 健康 1842

来源:健康中国

“限盐减盐”的口号喊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家都知道盐吃多了对身体有害,可就是减不下来。原因可能是,你其实不会减盐。

您家里有限盐勺或者限盐瓶吗?

为了做到少吃盐,专家倡导大家使用限盐勺或者限盐瓶。很多商家会在盐袋中赠送限盐勺给消费者,社区有时也会给居民赠送限盐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家里没有限盐工具,赶紧去买一个吧。

限盐勺怎么用

限盐勺1平勺(就是舀1勺盐,盐与勺上的平面保持平整)是2克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要低于5克,就是每个人在一天内吃的盐不能超过2.5平勺。

我们可以根据人数来确定一天吃盐的最大量了。比如,今天家里有3个人吃饭,那么吃盐的最大量就是15克。1勺盐是2克,所以一天当中吃的盐不能超过8勺。计算好之后,就可以把定量好的盐事先舀出来,放在一个固定的容器中。到烹饪时,从这个容器中取用盐。时间久了,大家对盐的量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某一天即便不用限盐勺,也可以做到盐不过量。

限盐瓶这么用

限盐瓶的使用则更加精妙。新式限盐瓶上有个按压键,按一次,就可以从瓶中撒出固定量的盐。有热心网友做过实验,用厨房秤称量每次从限盐瓶中撒出的盐,发现每次出盐的量都是0.5克,而且盐撒得十分均匀。这样,如果是一个人吃饭,那么每顿饭大概需要按压3次,共1.5克盐,就可以不超过每天盐的摄入量了。

三个减盐小技巧

减盐需要循序渐进

英国牙医协会的科学顾问达明·维穆斯莱教授说,舌头上有大约9000个味蕾,帮助我们感受甜味、咸味、苦味或者酸味。味蕾本身是舌头表面细胞的集合,每个味蕾有大约50个味觉细胞。味蕾一般只需要10天到2周,便会自我更新一次。

你真的会减盐吗?家庭必备减盐技巧,赶紧用起来 | 吃出健康来 - 天天要闻

选择低钠盐

很多食物吃着不咸,但盐分同样很多,例如月饼、话梅、蛋卷、挂面、坚果、面包、饼干、饺子皮等。

在挑选食物时,大家不要被口感迷惑,要关注营养成分表,看钠的含量值及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选择数值比较低的产品,避免陷入隐性盐的陷阱。

你真的会减盐吗?家庭必备减盐技巧,赶紧用起来 | 吃出健康来 - 天天要闻

所以,在挑选食品时,注意看食物成分表,选择使用低钠盐的食物,口味更淡,更适合人们口味清淡的需求。

点餐时多说一句

你真的会减盐吗?家庭必备减盐技巧,赶紧用起来 | 吃出健康来 - 天天要闻

还有一个小技巧:在食堂用餐是大多数上班族的选择,开吃前用热水把菜肴涮一遍,弃掉汤汁,也能有效减少餐食里的钠盐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作者: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励丽 刘佳宁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刘燕萍

策划:余运西

编辑:栾兆琳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国家喊你来减肥 一起“享‘瘦’生活” - 天天要闻

国家喊你来减肥 一起“享‘瘦’生活”

自2024年6月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多部门正式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议题已引发广泛讨论,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科学管理体重、维护体态健康逐渐成为全民共识。
七旬老人胃肠“越狱”腹壁撕开31厘米 医生妙手修补成功 - 天天要闻

七旬老人胃肠“越狱”腹壁撕开31厘米 医生妙手修补成功

两年前,七旬老人张阿姨因多次腹部手术后腹壁形成长达31厘米的切口疝,肠管、胃等脏器“越狱”脱出腹腔外,在皮下形成“第二腹腔”生活备受影响。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疝与腹壁外科团队多学科协作,最终成功修复。该院疝与腹壁外科主任郑燕生强调:“腹壁切口疝早期易被忽视,但拖延治疗将导致手术风险倍增,患者需抓住黄...
早睡1小时,变化有多惊人?第一个就没想到 - 天天要闻

早睡1小时,变化有多惊人?第一个就没想到

1.早睡一小时,躺着就能瘦瘦瘦! 一项来自26个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睡得晚和睡得少都与全身肥胖和腹部肥胖风险增加有关。习惯晚睡,还必须早起的人,胖上加胖。简单来说,睡眠与肥胖的关系是:睡得少,吃得多;睡得多,吃得少。早睡,只要早睡1小时
今天起,戴手套!戴口罩!(不是所有人) - 天天要闻

今天起,戴手套!戴口罩!(不是所有人)

近日一名乳腺癌患者发布了视频提醒大家关注购物小票中含有双酚A可能会影响生殖发育并致癌该内容登上了热搜并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这种说法是真的吗?什么是双酚A?双酚A对身体有哪些影响?双酚A真的会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吗?如何减少双酚A对身体的伤害?双
知名歌手睡觉时离世,原因曝光!有医生提醒…… - 天天要闻

知名歌手睡觉时离世,原因曝光!有医生提醒……

5月7日凌晨,成都歌手杉籽伽发文,称“我的好朋友苟伟先生于今日(6日)下午离世,愿你一路走好”。随后,歌手张杰、袁成杰也发文悼念苟伟:不少网友猜测,苟伟生前饱受抑郁症困扰,死因可能与抑郁症有关。苟伟的圈内好友林俊宇辟谣,苟伟并非网传抑郁症自
指南首选疗法竟会促进肿瘤生长! 癌症患者慎用“升红针” - 天天要闻

指南首选疗法竟会促进肿瘤生长! 癌症患者慎用“升红针”

贫血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常见问题,而EPO是目前《CSCO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2024)》中最高级别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这一肿瘤相关贫血治疗的首选方法却存在一个重大隐患——可能促进肿瘤生长。近期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发现,EPO竟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