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立夏,提醒中老年人:1要做、2要吃,3要避、4要留,别大意

2025年05月03日15:12:09 健康 1894

本文个人观点,仅供娱乐,请勿迷信其中!

"蝼蝈鸣春去,荷香伴夏来。"转眼间5月5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作为夏季的序章,立夏不仅是气温攀升的分水岭,更是自然界万物进入快速生长期的信号。此时江南的枇杷正由青转黄,北方的樱桃开始透红,田间地头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

立夏的"立"字意为确立,"夏"字在《尔雅》中被解释为"长成"。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北斗七星斗柄指向东南方,天地间阳气渐盛,昼长夜短的特性愈发明显。

今年立夏恰逢农历四月初八,按照传统节气划分属于"晚立夏"。民间流传着"早立夏穿夹袄,晚立夏摇蒲扇"的说法,意指晚立夏往往预示着更炎热的夏季。这种气候特征与太阳直射点北移速度密切相关,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正经历由暖转热的关键过渡期。




5月5日立夏,提醒中老年人:1要做、2要吃,3要避、4要留,别大意 - 天天要闻


值此季节交替之际,尤其要提醒中老年朋友注意:1要做、2要吃,3要避、4要留,掌握四字诀窍,助您安稳度夏。

【1要做:保持规律作息】

立夏后昼长夜短的特性愈发明显,不少中老年人会跟着天色调整作息。建议坚持"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的原则,晚上22:30前入睡,早上顺应自然光照5:30-6:00起床。午间11:00-13:00阳气最盛时,可安排20分钟左右的闭目养神,既能缓解疲劳,又能避免打乱夜间睡眠节律。

此时节人体阳气外浮,容易出现"夏打盹"现象。若因夜间闷热影响睡眠质量,可在睡前用42℃左右的温水泡脚15分钟,水中可加入适量艾叶或生姜片,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通过发汗带走体内多余热量。切记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降温,以免寒邪入侵引发关节不适。

5月5日立夏,提醒中老年人:1要做、2要吃,3要避、4要留,别大意 - 天天要闻

【2要吃:时令养心餐】

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脏,《黄帝内经》强调"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立夏时节推荐"红黄绿"三色饮食法:红色养心(西红柿、樱桃)、黄色健脾(南瓜、玉米)、绿色清热(苦瓜、空心菜)。特别推荐用新鲜莲子30克、百合20克、小米50克熬制养心粥,每日早餐食用可清心除烦。

此时应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但需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建议将每日动物性蛋白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优先选择鱼肉、鸭肉等白肉。烹饪方式宜采用清蒸、白灼等少油方法,如清蒸鲈鱼时可加入陈皮丝,既能去腥增香,又能理气健脾。

5月5日立夏,提醒中老年人:1要做、2要吃,3要避、4要留,别大意 - 天天要闻

【3要避:极端温度刺激】

立夏后气温波动较大,要特别注意"三个过渡区":进出空调房时在门廊稍作停留,让体温逐步适应温差;晨练回家后不要立即冲凉,先用干毛巾擦干汗水;饮用解暑饮品时避免冰镇,常温绿豆汤或25℃左右的柠檬水更为适宜。

需特别警惕"温水煮青蛙"式的中暑风险。当气温超过32℃、湿度大于60%时,建议减少户外活动时长。若必须外出,可采用"三三制"防护:每隔三小时补充300毫升水分,在阴凉处休息三分钟,佩戴能阻挡99%紫外线的防晒三件套(帽子、墨镜、冰袖)。

5月5日立夏,提醒中老年人:1要做、2要吃,3要避、4要留,别大意 - 天天要闻

【4要留:适度运动储备】

夏季养生讲究"无厌于日",适当运动能促进阳气升发。推荐选择"两慢一快"运动模式:早晨进行慢速太极拳八段锦,傍晚快走30分钟,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能正常交谈为宜。运动后要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建议饮用淡竹叶茶(竹叶5克、麦冬3克泡水)既能生津止渴,又能清心除烦。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切不可因天气炎热而突然加大运动量。可采用"周递增法",每周运动时长增加不超过10%,运动前后各进行5分钟拉伸。对于有关节旧疾者,建议佩戴护膝、护踝等防护用具,运动场地优先选择塑胶跑道或草地,减少关节冲击。

5月5日立夏,提醒中老年人:1要做、2要吃,3要避、4要留,别大意 - 天天要闻

立夏作为季节转换的枢纽期,养生重点在于"平衡"二字。通过规律作息建立生物钟稳态,借助时令饮食维持内环境平衡,规避极端刺激保持体感平衡,坚持适度运动促进代谢平衡。中老年朋友只要把握住这四个养生维度,定能顺应自然节律,让身心与盛夏同频共舞。

最后提醒大家,节气养生讲究"三分调,七分养",更重要的是保持豁达心境,毕竟"心静自然凉"才是应对炎夏的最佳良方。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我国8成胃癌与该风险相关,分子医学中心携手体检机构破解“三高一低”难题 - 天天要闻

我国8成胃癌与该风险相关,分子医学中心携手体检机构破解“三高一低”难题

幽门螺杆菌(Hp),被称为藏在胃里的“隐形杀手”。它是一种寄生于胃黏膜的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40%至60%,且呈现高致病率、高耐药率和低根除率的“三高一低”特征。传统经验性治疗方案因缺乏针对性,易导致治疗失败、药物副作用叠加及耐药性...
顾玉东,因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 天天要闻

顾玉东,因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5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著名医学家、教育家顾玉东院士逝世,享年87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医学家、教育家,中国手外科、显微外科、肢体功能修复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党的十五大代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主任,《中华手外科杂志》总编辑,国家卫生...
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放疗”,就敬而远之?关于放疗的二三事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放疗”,就敬而远之?关于放疗的二三事

“啊?你说要做放疗?是不是已经很严重了?”“放疗不是会把人烧坏吗?”“听说放疗掉头发、呕吐、整个人都废了……”在门诊听到“放疗”这两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问“它能不能治好我”,而是“我还能不能撑得住”。眼神里的恐惧,几乎能把诊室空气冻住。
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启“吃喝玩学购”养生局 - 天天要闻

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启“吃喝玩学购”养生局

纵览客户端讯(巩志根)“这款香膏主要成分是艾草、薄荷,可以防蚊止痒,成分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剂,特别适合小孩子使用,您可以试用体验一下。”在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夜市上馆陶县一家艾草产品生产企业的展位上,两名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大家介绍着艾草相关产品。一对带宝宝逛夜市的年轻夫妻体验后买了2盒,还详细了解了艾草足...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保胆手术开启胆囊疾病治疗新篇章 - 天天要闻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保胆手术开启胆囊疾病治疗新篇章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凭借成熟的保胆取石、保胆取息肉技术,成为众多胆囊疾病患者的福音,让他们避免成为“无胆英雄”。在传统外科手术观念里,切除病变器官似乎是治疗疾病的常见手段。但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秉持“治疗疾病,保留器官,重塑健康”的理念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 - 天天要闻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

5月25日,全国护肤日。辨识湿疹的“信号”湿疹皮损的表现可随疾病进展呈现多形性特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特征。急性期:皮损基底潮红,出现密集粟粒大红色丘疹,伴渗出和结痂。亚急性期:红斑颜色转暗,渗出减少,出现鳞屑和皲裂。慢性期:皮肤增厚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