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小弟弟”行事快慢,取决于心之主宰、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

2024年03月14日15:05:24 健康 1671

早泄的发生,根源在于心、肝、肾三脏。

因为房劳过度、或劳心过度、或郁郁不得志,皆会伤心之阴血,肝之疏泄,肾之封藏。

若单纯的补肾固精固涩,或自行判断擅自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应调其脏腑,祛其邪淫,复其精关职守之能,才是调治重中之重。

男人“小弟弟”行事快慢,取决于心之主宰、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 - 天天要闻

中医认为,男子的精液,按照中医理念也属于“精”。而“精”是先天秉承于父母与后天五谷精微生化而成,蓄于肾中,称为“肾精”。另外,肾还主发育与生殖,所以谚语有“精尽而人亡”,所以“精宜藏而不宜泄”。

“精关”决定精的出入,心之主宰,肾之封藏,与肝之疏泄,共司精关开合;精关稳固则开合有度,精关失守则精自外泄,出现遗精、滑精、易泄等。

张景岳提出“精之藏制在肾,而精之主宰在心”。心主藏神,主宰着人体机能活动,人体的五脏六腑皆听命于心,所以常说心为君主之官。就像一位君主一样,下面群臣听命于皇帝。若皇帝失权,则无力管束群臣,那群臣岂会安分?定然会谋反。所以精关开合亦受心虚的影响。

男人“小弟弟”行事快慢,取决于心之主宰、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 - 天天要闻

医案回顾

顾先生,36岁,主诉行事过快。尤其是在最近一年期间,时间上明显缩短,甚至有时一触即泄。早上醒来,发现晨举现象减少。期间各种中医西医没少看,浪费金钱时间不说,效果是一点都没见改善。

刻诊时,除了以上情况,还伴有心悸失眠,五心烦热,精神倦怠,盗汗,频繁遗泄等情况。观其舌象发现:舌红苔薄白,脉细。

辩证:疏泄不利、心肾不交,导致精关约束无权。治则:交通心肾,疏理肝气。

拟方:黄连肉桂五味子,莲子,芡实,煅龙蛎,茯神,炒麦芽柴胡炙甘草

男人“小弟弟”行事快慢,取决于心之主宰、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 - 天天要闻

结果患者初诊7剂,心悸心慌再也没出现过,睡眠质量有所好转。但情绪方面改善不大,仍易急躁。于是复诊时,在原方中加入当归枳壳,来疏肝理气,养肝柔肝。14剂后,反馈时间延长,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

“心—肝—肾”共司泄精,如若“心—肝—肾”失司,则易引致早泄,而在这其中“心肾不交”是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心肾协调,则“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这也就是即“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如果心火亢盛,或肾水枯皆会导致泄米青过早、过快;肾气如果能够与心气相通,才能让精藏而不泄。肝主疏泄,如果肝有毛病,则宗筋驰纵,就会勃起起不好。

男人“小弟弟”行事快慢,取决于心之主宰、肝之疏泄与肾之封藏! - 天天要闻

此方主要抓住“心肾不交”这个关键病机,以“交通心肾、调燮阴阳”为首要。

故取经典的交泰二味——“黄连、肉桂”共为君药。

芡实、五味子、莲子养心安神,补肾固肾,收敛固涩。

煅龙牡平肝潜阳,重镇安神,增强收敛之力、茯神健脾宁心,安神助眠。

柴胡“调畅、生发气机”,炙甘草、炒麦芽“健脾和胃、稳固中州”,这三味共同防止气机收涩太过、促进心肾交通气机。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有何变化?坚持服务产出导向,新增“安宁疗护”价格项目 - 天天要闻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有何变化?坚持服务产出导向,新增“安宁疗护”价格项目

国家医保局5月22日举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第三场直播解读,涉及放射检查、综合诊查、超声检查、放射治疗等四类立项指南。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副司长翁林佳解读了立项指南编制思路和进展;安徽、山东、河北、湖南等4个牵头省份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4个立项指南定价思路和落地情况。据介绍,指南通过...
美国肥胖儿童激增 每5名儿童中有1人肥胖 - 天天要闻

美国肥胖儿童激增 每5名儿童中有1人肥胖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美国白宫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五分之一的美国6岁以上儿童肥胖。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比例还不到二十分之一。 白宫发布名为《让美国再次健康》的报告,其数据显示上世纪70年代,“每20名儿童中肥胖者不到1人”;现在肥胖儿童比例则为每5人中超过1人,比上世纪70年代增长超过270%。数据还显示,同一...
29岁徐嘉余回应年龄挑战:游完后头痛欲裂,缺氧到极致 - 天天要闻

29岁徐嘉余回应年龄挑战:游完后头痛欲裂,缺氧到极致

在昨晚举行的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200米仰泳决赛中,徐嘉余以1分57秒56的成绩获得冠军。赛后,徐嘉余接受了CCTV5《体坛晨报》采访,徐嘉余表示:200米的确对我这个年纪还是很大的一个挑战,也去尝试了年轻时候的游法,前面去游了一个54秒的成绩,后面的确是感受到了年龄带给我的巨大挑战。看起来像在放水,其实对我来说可能就...
糖尿病人一天中血糖可能升高的三个时间点 - 天天要闻

糖尿病人一天中血糖可能升高的三个时间点

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糖尿病作为一种当今社会十分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何精准控糖,早已经成了所有患者必修的一门课程。但很多糖友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明明有时生活习惯都差不多,但血糖监测的时候却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