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部位是人体的“腹脑”,即人的腹部和盆腔内自主神经系统的统称。
它是消化系统的“指挥官”,传递着进食冷热的信息、食物对身体是否具有刺激性等。不适应时会出现系列的应急反应,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腹脑和大脑其实也有相似的地方,它是具有“记忆功能”的。
人到了一定年纪,脾胃功能开始虚弱,腹脑对饮食的冷暖自然会格外敏感。
这一点提醒我们注意:“腹脑”健康,人体则延缓衰老,有益于长寿。
吃饭前,先喝点温水滋润胃肠
秋天,要注意不要喝太多的冷饮
平时养护好腹脑,要注意哪几点呢?
第一,饮食的冷热最好和体温差不多
在进食方面,要格外注意冷、寒食材对健康的影响。
对于寒凉生冷的食物,这个季节也要恰当饮食,不可多吃。比如空腹吃水果、喝冷饮、吃雪糕、吃黄瓜西红柿一类的“舒爽”食物。
多食生冷食物是否会损伤脾胃呢?答案是肯定的。
秋天,要注意饮食的温度与身体的和谐性
孙思邈认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大意是:吃太热太烫的东西容易伤到内脏、骨及骨髓;太冷的食物会对肺脏有损害,寒凉容易导致肺气不足。吃东西最好以不烫唇、不冰牙齿为宜。
当我们吃的饮食过于寒凉时,会引起消化系统的应激反应,血液循环因体温偏低出现不畅,导致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消化系统出现“故障”而腹胀、腹痛、腹泻等。
人的大脑和腹脑其实是会有连带感应的,过于寒凉的食物会让人立刻产生过激反应,比如喝冰水、吃冰激凌,会让身体马上有不适应的感觉。
进食与体温相近的食物对肠胃十分有益,能促进新陈代谢、提升肠胃功能。中老年朋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比如:秋天,盒装牛奶、鲜榨蔬菜汁最好也要适当加热后再喝。
早餐尤其要注意饮食的温度
第二,尽量不吃隔夜饭菜
经常吃隔夜饭菜,也许有的人感觉已经习惯了没什么问题,可一旦出现问题也许还真是致命的,这种情况时有报道。
隔夜的蔬菜、海鲜、馄饨类最容易腐败,滋生各种细菌甚至是致病菌,容易引发疾病。可能有人觉得偶尔腹泻一次没什么大问题,顺便还减肥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也许,仅仅一次“中招”,就会产生食物中毒现象,也很有可能损伤主要脏器。我身边就有人因为夏天吃隔夜的冰镇西瓜出现连续腹泻不止,结果住进了医院急救。
经常吃隔夜饭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中招”
中老年人本身脾胃功能偏弱,因此要注意爱护、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健康,尽量不要吃隔夜的剩饭剩菜,更不要吃冷饭。
吃饭时,先饮点热汤水滋润一下咽喉、胃肠,坚持下来会促进和帮助消化、提升脾胃功能。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拥有人体大约70%的防御能力,这些防御细胞都与“腹脑”相连,因此摄入不当饮食时可能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胃肠痉挛等系列不适症状,而这些症状也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应。
防御体系一旦“失守”,健康就会面临着威胁。
胃肠健康身体才好,不要损伤肠道免疫系统
第三,注意摄入食材的酸碱平衡
如果我们经常吃五谷杂粮、肉蛋类,少吃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类则摄入过多,身体缺少各种维生素,身体产生的酸性物质就会逐渐增多,肠胃会有胀气、泛酸、滞胀不下,进而导致出现倦怠、精神萎靡等身体连锁反应。
因此不能总是吃咸菜、快速面、面包香肠、月饼一类充饥,食材尽量多样化,每天要保证吃半到一斤的蔬菜。
人体体液的酸碱平衡对健康很重要,只有平衡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到自己很舒适,也才能少生病,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会相应有所增强。
根据自身体质,提倡食材的多样化
小结:
上述这3点,腹脑最先感知并作出“调整计划”,这套神经系统是身体健康的“前沿”,是五脏六腑健康的“大阵营”,不能忽视对它的养护。
平时维护好它的健康,要注意从强健脾胃功能开始,把握好进食关,注意食材的冷热、新鲜度、多样化,让身体健康的内环境更为和谐,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健康生活从良好的饮食习惯开始
文章原创,谢绝抄袭转载。欢迎朋友们阅读、点赞点评和转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延年益寿篇(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