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江苏的王先生,经过病友的介绍来的这里,他是什么情况呢?
王先生今年58岁,本是平平常常的一天,可是加班回到家中还没等坐下休息,就觉得头晕得厉害,话也不想说,饭也吃不下去,家里人都以为是这段时间上班工作压力大就早早地让他回房休息了,一周后王先生突然说话不清楚,吞咽困难,赶快让家里人送去医院。
经查头颅CT,MRI等,诊断:小脑大面积梗死(急性期),脑干梗死。住院治疗近半个月,症状无明善改善而放弃治疗。后在家靠静脉输液维持生命近半个月。
经病友介绍来用中药求治。
刻诊见面色萎黄,吞咽困难,头痛头晕,言语不清,左侧肢体麻木乏力,舌紫黯,苔白腻,脉涩弦滑。治以大补元气,活血化瘀,豁痰开窍之法,
随即开方,但见:
生早半夏、石菖蒲、生南星、白附子、天麻、田七、吞末黄芪、当归、甲珠、地鳖虫、水蛭、地龙、三棱、莪术、丹参、生姜、大枣、炙甘草,10剂
二诊,患者家人大喜,诸症大减,语言已较清晰,头痛头晕以无,左侧肢体可独立行走,精神体力稍差,原方减生南星白附子加党参,10剂,
三诊,各体征均告恢复,二诊方继用10剂,嘱加强煅练,早睡早起,不吃生冷,注意休息,以防病情反复。
李东垣日: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证,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者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耳。
患者系小脑、脑干梗死,吞咽不能,面色萎黄,吞咽困难,头痛头晕,言语不清,左侧肢体麻木乏力,为元气大虚,痰瘀阻窍,本虚标实,虚多实少,实属难治。
我们回头看组方的配伍。
《医方集成》:“三生饮,生早半夏生南星白附子“治中风卒然昏愦,不省人事,痰涎壅盛,语言蹇涩等证,三味药皆为生用,取其力峻行速,其刚烈之性入空窍,凡空窍中有尘氛瘀浊流而为风寒痰瘀,皆能以此豁之化之。
加石菖蒲,开心孔而入九窍,合天麻镇内风而祛外风,有安内攘外之功,入水底而引微阳上达巅顶之效。姜枣草则温补中宫之虚寒,用大量黄芪者,大能补气而又兼能升气;以天麻合用,加强其祛外风与熄内风之功;得当归则引气入血,气旺血足,是阳生阴长,水火交济之用也;用三棱,莪术破血调气以消瘀血,而即用丹参化瘀血之渣滓;中风病重久瘀,故又加田七使病愈后不至残剩瘀血留于经络变为虚劳耳。更甚于加用各虫类之甲珠地鳖地龙水蛭类,凡人身顽固瘀滞久凝用此,通筋入骨而透达于十二经络,而加于大量黄芪驭之,使不至于峻猛之品伤伐正气,而使人之气血通畅于四肢百骸,一切中风偏瘫萎症类得以康复亦!
中风来势凶猛,除了做好预防,一些急救常识也是要注意的:
黄金3小时内送医
缺血性中风虽然发病急,但也是有前兆的。若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应考虑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可能性:
1、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2、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3、双眼向一侧凝视,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4、眩晕伴呕吐,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5、意识障碍或抽搐
缺血性中风发生后,周围的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求助,或记下发作时间,马上送患者去医院。
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家属应保持冷静,不要搬动患者,尤其避免其头部发生剧烈摇晃和震动,更不要用掐人中、摇晃身体等方法试图“叫醒”病人。应尽量让患者原地侧卧位躺下,松开上衣纽扣和腰带,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假牙者应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