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持续高温四川南充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2022年07月15日12:50:22 健康 1796
警惕!持续高温四川南充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 天天要闻警惕!持续高温四川南充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 天天要闻

7月以来,四川南充市持续受高温热浪侵袭,最高气温直逼40℃。据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息,该院日前已连续接收2例热射病人,其中一人已不幸去世。

据了解,两例热射病例均为户外工作者,其中一例是13日接收的患者,已转入ICU救治,另外一例患者59岁,14日上午送医过程中已出现心跳停止,到急诊室后意识已经丧失,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再次出现心搏骤停,经过全力抢救不幸去世。

什么是热射病?

什么是热射病?通俗地理解,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问题,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据2019年首发于《解放军医学杂志》网络版的《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指暴露在热环境或者剧烈运动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典型症状就是核心温度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例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

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

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通常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高温高湿的气候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出现中暑症状要及时处理

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是有一个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重症中暑,只要在中暑前期及时处置和治疗,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热射病的发生。

“先兆中暑,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出现了头痛、头晕、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时候要迅速转移到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并且要及时地补充水分和盐分,可以有效缓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蒋臻解释说,先兆中暑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就会进展到轻症中暑,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明显增高,往往>38℃,伴面色潮红和大量出汗,严重者出现脸色发白、冒冷汗、站立不稳等虚脱表现。此时,轻度中暑若得到及时治疗和处理,仍能很快缓解病情,但如果未引起重视,发展到重度中暑,病情就会急转直下并预后不良。

于热射病,重点在于预防

预防劳力型热射病的发生,在必须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做好防护,最好有逐渐适应的过程,避免从凉爽的区域(如空调房)直接到高温室外区域活动。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盐分,或者是含电解质的运动型饮料。

针对经典型热射病的预防,需要控制环境温度,适时增减衣物,多饮水;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儿童单独遗落在汽车等狭小空间。

天气越来越热

一定注意防暑!

END

来源丨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 | 陈益斌 责编 | 韩梅 审核 | 张容

报料热线 | 501111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04

警惕!持续高温四川南充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 天天要闻警惕!持续高温四川南充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 天天要闻

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荔枝时节的跨国医缘:中西医结合为荷兰患者驱散腰腿痛阴霾 - 天天要闻

荔枝时节的跨国医缘:中西医结合为荷兰患者驱散腰腿痛阴霾

7月的广州增城,荔枝红透枝头。来自荷兰的运动爱好者安妮(化名)捧着刚摘下的糯米糍荔枝,脸上却难掩因腰腿痛带来的愁容。谁料想到,这场跨越亚欧大陆的旅程,竟让她在岭南之地,邂逅了驱散数月病痛的“东方智慧”。10分钟微创术:针尖上的“精准狙击”近日,增城区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脊柱骨科)诊室里,安妮扶着腰部,用...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有一种疾病如同取经路上的顽固妖怪——支气管扩张。不少人天真地以为,把它“打败”治好后就能高枕无忧,嘿,这想法可就大错特错啦!咱今天就结合《西游记》来讲讲这支气管扩张背后的门道。话说这支气管扩张啊,就像是那盘丝洞的复杂迷宫,一旦被缠上,气道病变与扩张就成了“既定事实”,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 天天要闻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加患癌风险。以下这五类食物,建议大家赶紧少吃!1.
小暑时节防“暑湿”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防“暑湿”

7月7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中医专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头伏前后,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难耐,养生防病应从“暑”和“湿”两方面着眼,注重益气生津、健脾祛湿。“中医理论认为,暑多夹湿,‘暑湿’二邪夹杂,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 天天要闻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高温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后,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持续好几分钟,胃也不舒服,连忙到医院就医。医生表示,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脑结冰”
流言|鱼刺卡喉时可以喝醋、吞饭解决? - 天天要闻

流言|鱼刺卡喉时可以喝醋、吞饭解决?

流言:吃鱼卡刺时,可以使用民间流传的“土方法”来解决,如喝醋、吞咽米饭、馒头等。真相:鱼刺的主要成分是钙,可与醋中的醋酸发生反应,但想要用喝醋来软化鱼刺,效果甚微,因为醋在喉咙中只是短暂停留,作用时间不长,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