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想死......”
老刘是晚期癌症病人,这是他躺在病床上清醒时反复念叨的一句话,他躺在ICU的病床上,四周都是冷冰冰的机器,他只能靠着氧气罩呼吸,喉咙被开了一个孔,一根管子和呼吸机相连,进食只能通鼻饲。
他已经陷入昏迷三天,没有人理会老刘清醒时的意愿,医生无能为力,子女不忍老父离去,在中国太多子女认为让老人多活一天就是孝顺,不然就是不孝。他们挣扎着想用最先进的医疗仪器维持父亲的生命,哪怕剩下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肉体。
301解放军总医院的刘端祺教授,一直积极推动生前预嘱,即患者通过留下嘱托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和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不进行过度抢救,不进行给带来痛苦的有创治疗,而是让死亡以最有尊严的方式来临。
作为肿瘤科医生,刘端祺教授常常对一些晚期的癌症患者说:“买张船票去全球旅行吧。”,结果换来的是家属的不理解与投诉。在没有生前预嘱的情况下,他看到了太多病人,因为家属的坚决要求又或者医生的思想过于陈旧,导致在ICU里承受过多的痛苦而离开人世。
近日,法学界传来了好消息,生前预嘱在深圳实现了首次入法,临终抢救不再由家属决定,而是由患者在意识清醒时留下嘱托来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一、把选择死亡的权利还给患者,什么生前预嘱?
6月23日,《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做出了大胆创新而又富有人性化的改变,修订稿第七十八条规定:收到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提供具备条件的患者生前预嘱的,医疗机构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实施医疗措施,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的意思表示。这意味着,患者在临终前拥有“决定权”,如果有遗嘱在前,可以不做“无谓的抢救”。
据了解,这份生前预嘱是在人们事先,即意识清楚时签署的,可说明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是否选择接受哪种医疗护理。
部分人把“生前预嘱”误读为“放弃治疗”,其实生前预嘱并不是消极放弃治疗,也不是安乐死,医生也不会因为患者签署了生前预嘱,在患者仍有生命希望的前提下,随意的放弃积极的治疗手段。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科医生李瑛解释,只有在病人经过医疗后,对症状仍无法逆转,才会按照预嘱执行。假如生命支持措施对缓解症状有好处,患者仍可继续一切挽救生命的措施。
李瑛表示,生死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生前预嘱可以根据病人意愿,随时改变。以尊重患者的选择为前提,让患者坦然接受死亡。
二、反思:首家实行“生前预嘱”的医院,已经搁置
杭州市的一项调查显示,64.9%的人愿意使用生前预嘱,77.8%的人支持生前预嘱的推广,但是现实却很残酷。很多地方都没有推广生前预嘱,2019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就已经首先开始试行“生前预嘱”,但是现在已经处于基本搁置的状态。
为什么生前预嘱难推行?
1、法律不完善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生前预嘱都属于一种民间倡导,在《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前,并没有其他法律支持和保护,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2、子女传统观念强
患者家属是生前预嘱的一大难题。尽管老人处于弥留之际,但子女若不“尽力抢救”,难免会留下遗憾,自责没有“尽孝”,而对外,则担心留下把柄,被人说“不孝”、“不舍得花钱”。
3、有可能被恶意利用
考虑到医疗开支很大,以及可能存在骗取健康商业保险的行为等,生前预嘱有可能被有心之人恶意利用,这也让最早的“生前预嘱”试行艰难。
三、知道癌症终末期有多痛苦,才会懂得适时放弃的重要
在什么时候,患者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想苟延残喘?那一定是面对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而癌症终末期患者要面对的痛苦,恰恰就是如此“痛不欲生”。
1、无时无刻的癌痛,就像吃玻璃渣一样
2014年全国肿瘤中心登记记录显示,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60%~80%,其中4成患者为严重疼痛。有患者形容,那种疼痛感觉像是吃玻璃渣子,从喉咙到身体每一处都在被割裂,疼痛反反复复,一刻也不消停。
2、不能吃喝,也不能正常排泄
癌症晚期的营养状况也非常让人担忧 。晚期阶段,患者被疼痛折磨得没有胃口,食不下咽非常常见。而营养跟不上,免疫力也随着下降,让肿瘤更占上风。对于肿瘤导致的肠梗阻,泌尿系统堵塞等,患者可能由于无法顺利排出身体“废弃物”,造成细菌在体内发酵,可导致严重感染。
3、夜不能寐,不能正常睡眠
失眠是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疼痛患者无法拥有优质的睡眠,而睡不够,患者又会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精神压力更加沉重,加重病情,造成恶性循环。
4、感染、大出血,各种并发症
肿瘤终末期,患者免疫力低下,再加上经过一系列治疗手段,免疫力被破坏,白细胞数量下降严重,非常容易感染,这也是肿瘤患者多死于并发症的原因之一。另外,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侵犯血管,患者肿瘤破裂,造成大出血,出血过程往往凶险异常,可在短时间造成死亡。
小艾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告诉大家癌症晚期很痛苦,无法忍受就要放弃治疗,有些癌症晚期还是有机会长期生存的,只不过是在不可治愈的情况下,要以人为本,不要陷入过度医疗,尊重患者的临终前的意愿,给予病人最后的尊严,实现生死两相安。#健康真知计划#
参考资料:
[1]《国内首个!深圳立法:病人如立生前预嘱“不要做无谓抢救”,医院要尊重其意愿》.北青网.2022-07-04
[2]《生前预嘱首次入法:临终抢救该由患者说了算》.北青网.2022-07-04
[3]邢冰玉,缪群芳,李红娟,舒婉,谷柏毅.杭州市居民对生前预嘱的认知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研究,2022,42(02):153-15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