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不拢就动手,现在欧盟的态度简单明了。
当地时间5月8日,欧盟公布对美关税反制清单,包含美国输入欧洲的民用飞机、汽车、医疗器械以及农产品、酒类产品等,此前从反制清单中剔除的美国输入欧洲的波本威士忌等酒类产品也再次“榜上有名”。
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公告中称:“如果正在进行的欧美贸易谈判无果而终,美国加征的关税未能撤销,欧盟将对总值950亿欧元的美国输欧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即日起至今年6月10日,欧盟将就反制清单征求公众意见”。
作为美国忠实的小弟,欧盟此举可谓是给足了美国台阶,将前提条件和实施对抗的限制设定得清清楚楚,这样的台阶就看特朗普政府接不接。
接了,欧美皆大欢喜,各自安好;
不接,欧美大打出手,反目成仇。
2025年初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对自己的盟友可谓是“下死手”。美国钢铝关税举措于3月12日正式生效,4月2日又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4月3日汽车关税举措生效。
尽管4月9日美国宣布90天内暂缓对欧盟等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双方展开贸易谈判,但美国已对价值3790亿欧元的欧盟对美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占欧盟对美出口总额的70%。这些已经严重损害了欧盟的利益,推高了企业经营成本,抑制了经济增长,加剧了通胀,使欧盟经济形势面临更多变数。
回顾特朗普上台以来的贸易政策,“美国优先”的理念贯穿始终。
在特朗普看来,美国在过去的国际贸易中吃了大亏,因此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美国的利益最大化。他不断挥舞关税大棒,不仅针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对传统盟友欧盟也毫不留情。
在特朗普的观念里,似乎只要提高关税,就能减少贸易逆差,振兴美国制造业,实现所谓的“美国再次伟大”。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从美欧关系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政策无疑是在亲手破坏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盟友关系。
欧盟作为美国最大的经贸伙伴之一,双边年贸易额超过1.5万亿欧元。
长期以来,美欧之间不仅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在政治、军事等领域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欧盟深感被背叛。
在特朗普之前,美欧虽然也存在一些贸易分歧,但双方通过谈判和协商,总体上能够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贸易平衡关系。
特朗普上台后,完全无视了此前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味地采取单边主义行动,这让欧盟感到无所适从。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此番挑起关税战,是剑指整个跨大西洋经贸关系的根基。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对美国的货物出口总额为5316亿欧元,进口总额为3334亿欧元。对于汽车、机械设备、农产品等欧洲出口支柱产业,美国市场极为关键。
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直言:“如果美国不撤销对欧盟的关税政策,我们将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捍卫欧洲经济和企业,我们不会为迎合美国而牺牲欧洲。”
这表明欧盟已经不再愿意无原则地迁就美国,而是选择拿起反制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一旦遭受关税战重创,受伤的将不只是经济数据,更是数百万欧洲人的生计。
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欧盟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除了此次公布的对美关税反制清单,欧盟还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
欧盟正通过强化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来化解来自美国的单边压力。2024年12月,尽管遭到部分成员国反对,欧盟依然与南方共同市场达成自贸协定,以期对冲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实现贸易关系多元化。
2025年3月,欧盟与印度举行第十轮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双方致力于在今年年底前敲定协议。同月,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谢夫乔维奇访华,释放深化中欧经贸合作的积极信号。欧盟正在大力拓展“全球南方”市场,试图打破对美国的单边依赖。
此外,欧盟在数字服务领域对美国科技巨头的监管也在加强。
美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特别是数字服务领域对欧盟存在巨大顺差,微软、亚马逊、谷歌等美国大型科技企业牢牢把控着欧洲超过半数的云服务市场,电商、数字广告等市场也是美国企业占据大头。
欧盟依据《数字市场法案》对美国苹果公司和元宇宙平台公司开出高达7亿欧元的罚单,这一举措被认为是欧盟反制美关税的一次主动出击。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还透露,欧盟正考虑动用被称为“贸易火箭炮”的反胁迫工具,覆盖范围之广远超以往,数字服务、科技、金融领域无一例外。
在这场美欧贸易冲突中,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无疑是最大的导火索。他过于短视地追求美国的短期利益,却忽视了国际贸易关系中相互依存的本质。
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通过牺牲与他国关系来换取所谓的利益,这最终只会让美国陷入孤立。从国际舆论来看,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早已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现在,特朗普的贸易政策终究也把忠实的盟友欧盟推向了对立面。他们之间的贸易冲突不仅给双方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也对全球经济秩序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加拿大的“回怼”、日本的“说不”、欧盟的“清单”,美国盟友一个接一个地反制和抵抗,已充分说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