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安理会驳回提案,不许中俄翻旧账,中方:不会忘记血债

2024年03月28日18:45:04 国际 1299

北约轰炸南联盟25周年,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公开会,提案遭到驳回。安理会不允许中俄翻旧账,中方则强调,绝不会忘记血债。

据报道,当地时间3月25日,北约入侵南联盟25周年纪念。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所谓“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开始对当时的南联盟进行轰炸。长达78天的轰炸造成2000多名无辜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流离失所。

3:12!安理会驳回提案,不许中俄翻旧账,中方:不会忘记血债 - 天天要闻

在这场入侵25周年的时候,俄罗斯代表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发起了提案,要求安理会举行公开会,就北约的入侵行为进行讨论。

然而,安理会的投票结果可谓是历来罕见,15个理事国当中,有12个投下弃权票,其中包括美英法3个常任理事国,以及9个非常任理事国。投赞成票的就是中国、俄罗斯,以及一个非常任理事国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是北非国家,曾经先后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法国殖民统治,直到1962年阿尔及利亚才摆脱殖民统治,宣告国家主权独立。在北约轰炸南联盟问题上,阿尔及利亚是最能感同身受的。

3:12!安理会驳回提案,不许中俄翻旧账,中方:不会忘记血债 - 天天要闻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关北约入侵南联盟25周年公开会提案的表态上,法国人的立场遭到了普遍质疑。

法国代表在解释性发言中声称,俄罗斯方面提案之前没有与法方进行充分沟通,并且法方认为,这一议题是无关紧要的,不应占用安理会议程,言外之意就是,应该把重点放在俄乌冲突、巴以局势、反恐形势等问题上。

对于安理会方面驳回议题的结果,中俄双方都十分不满。俄罗斯代表谴责法国,称他们的表态是“外交侵略”。

3:12!安理会驳回提案,不许中俄翻旧账,中方:不会忘记血债 - 天天要闻

中方代表则强调,中国人民虽然不宣扬仇恨,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1999年的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导致3名中国记者遇难,20多名外交人员受伤。使领馆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北约的所作所为,是对中国主权的悍然侵犯。

分析认为,安理会的这场投票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

5000年中华文明延续下来的文化,让我们在很多时候倾向于“感情用事”,善恶、对错、是非,这些观念在我们传统思维里根深蒂固,所以在处理事情上,我们无法做到纯粹的从利益和立场出发,总是会考虑对方的利益和感受。

但是放在国际社会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用的只有永恒的利益。看过刘慈欣的小说《三体》的朋友,应该对于小说里的“黑暗森林”法则,印象非常深刻。黑暗森林法则跟现在生物学的丛林法则比较类似,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3:12!安理会驳回提案,不许中俄翻旧账,中方:不会忘记血债 - 天天要闻

当然,我个人并非崇尚黑暗森林法则,也并不是认为我们应当奉行丛林法则,在国际社会生存。我的观点是,我们应当在充分意识到这个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处理外交事务、国际关系,所谓“料敌从宽”正是这个道理,尽量避免“我们还是把美国人想得太好了”,这样的尴尬情况再次出现。

像法国人在安理会上说,他们认为北约轰炸南联盟25周年的议题,是“无关紧要”的,这说明什么呢?

当年,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10周的冲突期间,北约战机发动38000次作战任务。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到2000亿美元。

3:12!安理会驳回提案,不许中俄翻旧账,中方:不会忘记血债 - 天天要闻

其中为首的,就是美英法德意等国家,法国说出“无关紧要”这句话,其实就是作为北约的代表说的这句话。这也印证了上面提到的丛林法则,在外交场合,对与错、是与非、黑与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外交代表,为他们的国家争取到最大化的利益。

其实也不仅仅是北约轰炸南联盟,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比如日本侵华战争当中的731部队,对中国人进行人体试验,还有南京大屠杀等等。日本跟法国一样,至今也没有对战争行为进行道歉和反思,反而变本加厉,继续在国际社会上为非作歹。正如中方代表说的那样,我们不宣扬仇恨,但是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尤其是在罪魁祸首没有认罪伏法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代替先人去原谅罪魁祸首。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哈佛起诉特朗普政府 白宫:“毫无意义的”诉讼 - 天天要闻

哈佛起诉特朗普政府 白宫:“毫无意义的”诉讼

美国哈佛大学23日起诉特朗普政府,称其“公然侵犯”美国宪法和其他法律。此前一天,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就“禁招令”范围是否会扩大,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未予以明确否定。
哈佛“禁招令”风波下,比利时王储陷去留困境 - 天天要闻

哈佛“禁招令”风波下,比利时王储陷去留困境

美国哈佛大学23日起诉特朗普政府,称其“公然侵犯”美国宪法和其他法律。此前一天,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就“禁招令”范围是否会扩大,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未予以明确否定。
犍为县开展药械化监测工作培训会 - 天天要闻

犍为县开展药械化监测工作培训会

近日,乐山市犍为县市场监管局邀请乐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专家,分两批次组织召开全县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及药物滥用监测工作培训会,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监测能力,确保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退休人员恭喜了!2025年养老金调整,具体如何计算?你能涨多少? - 天天要闻

退休人员恭喜了!2025年养老金调整,具体如何计算?你能涨多少?

2025年即将迎来养老金的第21次连续调整,我们作为广大退休老人来说,每一个退休人员养老金,具体又能够增长多少钱呢?具体又如何计算呢?我们要首先了解清楚,养老金具体调整的基本原则是,遵循三结合的调整,这里面包括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
2025年养老金调整,有人涨200元有人涨几十元,为何有这么大差距 - 天天要闻

2025年养老金调整,有人涨200元有人涨几十元,为何有这么大差距

2025年即将迎来养老金的正常调整,在养老金具体调整过程中,实际上每一个人的调整金额都是有所不同的,正如我们题目当中所说的,有人可能每个月能够涨200元以上,但有的人可能仅仅只有几十块钱,甚至连100元都达不到,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
人社部公布一则动态,2025年最新调整细节,这几类人涨幅或更高 - 天天要闻

人社部公布一则动态,2025年最新调整细节,这几类人涨幅或更高

2025年4月29日,人社部发布了一条动态,在这条动态里,主要是关于第1季度,全国人社工作的进展情况通报,同时也对于未来养老金的调整,做出了进一步的部署,也就标志着2025年最新的调整细节,对于这几类人的涨幅或许会更高,那么我们就具体来看一下会有哪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