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济济的明朝,朱棣为何会选择身为太监的郑和下西洋?

2021年01月14日19:03:08 历史 1832

明朝时期社会经济发达,中国的水军发展势头很猛,打造的战船也可以进行远海航行。于是乎,中国出海远航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而让谁来出海,这又是一个问题。而咱们的永乐大帝,也就是朱棣,经过一番挑选之后选中了郑和,由他来执行这一次远航的任务。可是当时的明朝国势强盛,人才济济,朱棣为何会选择身为太监的郑和下西洋?这就与郑和的身份以及他的功绩有关系啦。

在人才济济的明朝,朱棣为何会选择身为太监的郑和下西洋? - 天天要闻

一、郑和出身回民信仰伊斯兰教,且有出海经验

郑和这个人,在明朝的时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早些年的人生经历,却并没有记载。目前历史上比较被人们认可的说法是,生于云南的郑和是在1381年间到1382年间,明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去云南剿灭元朝余孽的时候,被俘获进入明朝的军队中,那个时候他10岁左右,之前的经历就一片空白。

随后,郑和跟随着明朝的军队返回南京,并且进入皇宫服役。在这段期间里,郑和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加上他出身回民(郑和本姓“马”),信仰方面受到了父辈的影响,是伊斯兰教徒而当时欧洲大陆(西洋)那边也有很多伊斯兰教的信徒甚至是国家。另外,郑和在下西洋之前,就曾经代表过明朝出使日本等国家。这些出使海外的经历,让郑和具备丰富的航海知识和外交知识和才能。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伊斯兰信仰背景又有航海经验的郑和,就成为了下西洋的选择。当时朱棣和明朝大臣袁忠彻,都觉得郑和有能力顺利完成下西洋的任务。

在人才济济的明朝,朱棣为何会选择身为太监的郑和下西洋? - 天天要闻

二、郑和有统帅之能,率队出海不惧险情

下西洋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作为整个船队的首领,不仅需要丰富的海洋航行知识,还得有一定的统兵打仗能力。毕竟海外不像中原国土那么安定,很有可能遭遇海盗、贼寇打劫船队。一个有统帅之能的人率领船队,才能从危险中全身而退。

而郑和,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了很多知识。早年间也跟随着朱棣南征北战,在战争中锻炼出了很强的军事才能有渊博的知识并且有统帅之能,所以后来朱棣才会选中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后来的事实证明,朱棣选择郑和带队下西洋,是一个十分明智的举措。

在人才济济的明朝,朱棣为何会选择身为太监的郑和下西洋? - 天天要闻

公元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出发,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之一正式拉开序幕。郑和的船队经过“旧港”(属印度尼西亚)时,旧港的统治者施进卿(广东人)来报说附近的海盗陈祖义很凶横,经常骚扰边境。郑和就去劝陈祖义投降,陈祖义虽是个海盗但也聪明,他想诈降然后趁机袭击郑和船队。哪知道郑和早就识破了他的计谋,率兵把一众海盗打败,生擒了包括陈祖义在内的三大海盗首领。1407年返回中国的时候,郑和把陈祖义一并带回去问斩。

此外,还有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郑和的船队经过锡兰山王国(今天的斯里兰卡)时,锡兰山的国王想要围攻郑和船队,被郑和提前察觉。他率领船队绕过锡兰山直接前往别的地方。返程的时候,郑和再次经过锡兰山。

在人才济济的明朝,朱棣为何会选择身为太监的郑和下西洋? - 天天要闻

而锡兰山国王诱骗郑和在他们国家休整,随后让五万士兵包围了郑和船队,切断他的后路。郑和临危不乱,他认为五万士兵已经是锡兰山的全部兵力,如今都在海岸包围自己的船队,他们的首都必然空虚。郑和下令,让跟随着自己的2000官兵趁着夜色往敌方首都进攻。

就像郑和料想的一样,锡兰山首都里守卫的士兵很少,郑和顺利生擒国王亚烈苦奈儿和他的家属,最后用国王作为交换从锡兰山全身而退。

通过这两件事情,我们可以看都郑和的统兵能力,用兵如神破坏了敌人的计谋。如果没有高超的统兵能力,或许郑和都不能顺利地完成西洋之旅。

在人才济济的明朝,朱棣为何会选择身为太监的郑和下西洋? - 天天要闻

三、朱棣十分信任郑和

想要进行远海航行,船队的规模必须要足够大。除了足够的人员士兵,还要有足够的金银钱财和物资,以备沿途补给。那么郑和率领的船队有多大规模呢?根据史书记载,当时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人员一共有27000多人,船共计200多艘,金银财宝和马匹不计其数。这么大规模的船队,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这么强大的海军力量,如果交给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一旦对方有反叛之心,那么朱棣的损失就很惨重了。所以率队下西洋的人,一定要是一个怎么样都不会背叛自己国家的人。而郑和就是那个值得信任的人,为什么呢?

在人才济济的明朝,朱棣为何会选择身为太监的郑和下西洋? - 天天要闻

其实在朱棣当上皇帝之前,郑和就跟着他到处打仗了。根据《明史·郑和传》的记载,公元1399年,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发动了争夺皇帝之位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在这一次的战役中,郑和有立功表现,率领几万士兵在河北一带帮助朱棣夺权上位。

当了皇帝之后,朱棣为了嘉奖郑和,不仅给了他丰厚的赏赐,还亲自御笔题书“郑”字,赐给郑和当姓氏,还直接提报了他的官阶当为内官监太监。一个太监能当上四品官,在中国的历史上少之又少。从此以后,“郑和”的大名就逐渐在明朝社会流传开来。

在人才济济的明朝,朱棣为何会选择身为太监的郑和下西洋? - 天天要闻

后记

综上所述,强大的明朝有很多人才,但是朱棣最终选中了郑和来完成下西洋的任务,不仅仅是出于对他的恩宠,更是对郑和能力的信任。满朝文武之中,没有人那个人能比郑和更适合率领船队下西洋。

当然了,对于郑和来说下西洋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如果他没有过人的能力和才能,也许就无法完美地完成下西洋的任务。好在,郑和是一个足够优秀的人,没有辜负朱棣对自己的信任,完成了一次足以记载进史册的航海旅行。

参考资料:《明史郑和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