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2020年07月17日09:52:20 历史 1339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闻

小说跟历史有区别,将军跟军师有区别,军师跟战略家又有区别。所以,小说《三国演义》是一回事,三国时期那段真实的历史是一回事;荧屏中的人物是一回事,现实中的形象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我看来,《三国演义》小说,对于诸葛亮、庞统、徐庶这样的军事的作用太过夸大的,现实的战争中,阴谋诡计也不一定有那么大的威力,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一个集团的战略力。

今天就来跟各位聊聊三国时期的战略家十强,这只是个人观点,各位有什么想法可以在文后评论区讨论。

第十名:陆逊

相比周瑜的少年得志,鲁肃的忠厚沉稳,陆逊的知名度要小得多,但是不要因为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就轻视他的战略能力。即便是在小说里,面对刘备七十万大军,东吴将士连连败退,夜里常常能听到战士在偷偷哭泣,因为谁也不知道 还能不能活过明天。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闻

国家面临危机之际,初出茅庐的陆逊自告奋勇,坚信自己可以战胜来势汹汹的蜀军。因为他心里已经盘算好了:如果硬碰硬,自己绝对不是刘备的对手。所以只能以退为进,千万百计保存实力,等着对方犯错,然后一举中的,绝地反击。

一个士兵如果只需要作战勇猛,他就可以做百夫长、千夫长,但是一个将军不但需要勇敢,更需要的是对战争资源的调配能力。作为战略家最重要的就是知己知彼,理性而坚定,不能意气用事。

仅仅凭借这一点,陆逊就配得上十强战略家的称号。

第九名:法正

法正虽然以作战勇猛,有勇有谋而得名。其实刘备能够取得西川,法正功不可没。早在刘备刚刚得到益州之后,法正就已经提出:“降张鲁,定汉中,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闻

法正这个战略眼光虽然比不上诸葛亮对于“三分天下”局势的判断,但也相当长远,可以说是对诸葛亮战略的细化,对于蜀汉未来的发展,法正早已成竹在胸,所以绝对不能把他当做一个简单的将军来看。

第八名:郭嘉

郭嘉本来在袁绍帐下效力,后来转投曹操,为曹魏政权统一和稳定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小说和电视剧里,曹操对郭嘉十分倚重,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抱头痛哭,感叹道:“如果有郭嘉在,吾焉有此败?”

官渡之战之后,袁绍之子及其余部纷纷逃窜,曹操欲乘胜追击,众谋士都担心如果孤军深入夷狄恐怕会遭到对方以逸待劳誓死抵抗,背后又有刘表,如果刘备劝说其袭取许都,就会很危险了。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闻

而郭嘉则认为夷狄虽然勇猛,但是缺乏谋略,必不防备,只要找到他们中的“意见领袖”,为主公劝说,必可破之。而刘表是一个平庸之辈,胆小怕事,而且他的高层内部对刘备多有戒备,必不会重用,所以也不会听刘备的建议。

主公可以放心追击,一举就可以平定北方,免除后患,此时是收复北方最好的时机。

可见郭嘉对于各方的形势了然于胸,对于各个军事集团的优缺点以及主帅的心思也摸得很透,不愧是心思深远之人。

第七名:沮授

小说和电视剧中的沮授是一个悲剧角色,在袁绍营帐中众谋士争名夺利明争暗斗众做了牺牲品,加上袁绍好大喜功刚愎自用,最后含冤而死。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闻

如果袁绍听取沮授的建议,官渡之战就不会发生,他的江山至少还可以再延续几年。正是因为这一战,袁绍的实力急转直下,从此再也没有资格站在争夺天下的舞台上。

更可贵的是,沮授还十分忠诚,不像普通的谋士,如果不受重用形势不对就会马上投靠他方,另寻明主。官渡之战,沮授本来是有机会投向曹操的,可是他却至死不渝,到死也不愿背叛袁绍。

第六名:司马懿

司马懿在小说里的角色,更像是一个阴谋家,而事实上,他能够在曹氏集团下隐忍多年,为了东晋基业奠定基础,足见其深谋远虑。不管是曹操还是曹丕都对司马懿有所忌惮,也是因为知道他的野心绝不是甘居人下。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闻

司马懿出山之前,诸葛亮几乎难逢对手,即便曹操的军事才能也不低,但是每次遇到诸葛亮就歇菜了。而司马懿总是能够识破诸葛亮的计谋,不但不被他牵制,反而能挑出他的包围圈,反而是诸葛亮屡屡被识破,自己开始乱了阵脚。唐太宗李世民评价司马懿说“文以悖治,武以棱威”;史学家司马光也说其“少聪达,多大略”。

第五名:荀彧

根据史书记载,荀彧是荀子之后,少年成名,人称有“王佐之才”。曹操自己曾经评价荀彧:“荀彧,吾之子房也”,说荀彧就是自己的张良。之所以称其为战略家,就在于制定战略的能力,眼光放得极其长远。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闻

曹操统一北方的方针,基本就是荀彧为他制定的,包括“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看起来“不忠不孝”的阴谋。事实上,战争年代,只要是有实力有机会,谁都有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官渡之战一开始,曹操明显占劣势,袁绍号称八十万大军,兵力实在悬殊。没打多久,曹操军营就出现了粮草匮乏的情况,此时的曹操已经有了退意,正是在荀彧的劝说下才坚定信心,最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中称赞荀彧“居中持正,指挥若定,有大国谋士风范”。

第四名:诸葛亮

作为一个军事家,诸葛亮是极其出色的,一开始他的战略也没有错,但是自从刘备决意为了关长报仇而攻击东吴之后,诸葛亮就屡犯错误。首先,他明知此时时机未到,必定会遭受失败,但是却未能阻止刘备。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闻

明知刘备处于一时激愤很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自己却并未跟随,未能及时纠正他的错误。从而导致刘备最终失败,蜀国数十年积蓄的国力毁于一旦。

刘备死后,诸葛亮更像是一个“忠信的大臣”,一心辅佐刘婵,早已失去了一个战略家该有的格局和心胸。为了心中所谓的“忠义”,七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从“隆中对”到刘备称帝,这一段时间,诸葛亮作为一个战略家是成功的,所有的发展也基本按照他当初所设想的在进行。可是后期的诸葛亮因为背负太多,反而畏手畏脚,最终失去了战略雄心,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令人扼腕长叹。

第三名:鲁肃

之所以把;鲁肃排在诸葛亮之前,是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三分天下”“联合抗曹”包括火烧赤壁,其中很多小说加在诸葛亮身上的重要战略,其实鲁肃心中早已有了同样的打算。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闻

而且相对而言,鲁肃为人持重,理性,性情稳定,不会像诸葛亮那样,有时候会感情用事,思虑太多。就像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先去荆州,次取西川,以汉中为基地,与蜀地形成连横之势。

孙权之所以能够始终占据长江天险,伺机而动,三分天下有其一,这都是鲁肃在背后为他谋划的。真实的鲁肃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老实忠厚,而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有勇有谋的战略家。

第二名:周瑜

周瑜气量狭小,嫉贤妒能,这是一个谣传。因为历史中真实的周瑜,其计谋绝不在诸葛亮之下,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历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描述他:“周瑜为人,性度恢郭,雅量高致”。可见他绝不是鸡肠肚肚之人。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闻

唐宋两代文人对于周瑜的评价也很高,他还被评为“唐武庙六十四将”,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

第一名:曹操

曹操一直以“乱世枭雄”的形象著称于世,世人多对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生性多疑”“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自私言论有诟病。

事实上,历史上挟持皇权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多得是,更有甚至就像宋太祖那样黄袍加身自己做了皇帝。曹操只是在那个时代,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各种资源,以最大的可能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 天天要闻

生逢乱世,无法用道德标准来要求一个历史人物。就连对手诸葛亮,在其《后出师表》中也给予曹操以很高的评价,他写道:“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仿佛孙、吴”。称赞曹操用兵如神,就像是孙膑、吴起再世。

《三国志》中说曹操“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破吕布、灭袁绍、擒袁术、追击刘备;败马超、退张鲁,曹操一生,战仗无数,雄才伟略,难出其右者。终以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高瞻远瞩的战略平定北方,奠定了魏国的基业,为两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北京多区现冰雹!有的鸡蛋大小 - 天天要闻

北京多区现冰雹!有的鸡蛋大小

‍‍‍‌‍‍‌据气象北京,5月13日16时~20时,北京市昌平、怀柔、顺义、延庆、海淀、石景山、门头沟等局地均已出现8级左右短时大风和冰雹。目前强对流回波位于房山北部、门头沟东部、朝阳、丰台、海淀一带,海淀区雷阵雨天气中伴有冰雹,尺寸较大,可能造成雹灾。强回波向东南方向移动,请出行丰台、大兴、通州和中心城区...
白贼73|满街都是“旗鱼”人口!民进党这次离谱到“汉人”头上 - 天天要闻

白贼73|满街都是“旗鱼”人口!民进党这次离谱到“汉人”头上

民进党上台后,为推行“去中国化”,各种“迷惑”操作不断,令人瞠目结舌。近日,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网站被发现将占总人口逾96%的“汉人”(笔者注:汉族居民)改写为“其余人口”,同时将仅占2.6%的少数民族群体突出:“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2.6%为原住民族群,另外来人口占1.2%,其余人口占96.2%”。民进党当局这种妄图...
实探“北京唯一电报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轻人发电报催“速回微信” - 天天要闻

实探“北京唯一电报窗口”:受理量增加近十倍,有年轻人发电报催“速回微信”

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曹雪娇2025年5月1日起,杭州地区全面停止电报服务。至此,北京已成为全国唯一提供发电报服务的城市,而中国联通西单营业厅也成为全国唯一电报业务点。5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国联通西单营业厅,大厅一角就是电报服务区。服务台上摆放着厚厚一沓电报纸和一份填写模板,有顾客正在填写电报内容。中国联通...
尹锡悦内乱案再添新证:被指通过秘密手机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严” - 天天要闻

尹锡悦内乱案再添新证:被指通过秘密手机下令“我可以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戒严”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第三次庭审。据韩国媒体此前报道,如果发动内乱罪名成立,尹锡悦可能面临终身监禁,甚至死刑。▲5月12日,尹锡悦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 图据视觉中国在第三次庭审中,特战司令部参谋长朴正焕(音)和首都防卫司令副官吴尚培(音...
钟会在成都作乱,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 天天要闻

钟会在成都作乱,很多部下都死了,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景元四年(263年),魏国三路大军,进攻蜀汉,主帅是司马昭的亲信钟会,钟会当时担任镇西将军,作为主力,钟会的兵力高达十余万,其他两路大军,分别是征西将军邓艾和雍州刺史诸葛绪,两人各带三万多人。钟会作为主力,和姜维主力作战,被姜维死死挡在剑阁,不能前进一步,钟会无奈,甚至打算撤军了。这时,转机出现了,作...
他最终,只能成为世人眼中“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 天天要闻

他最终,只能成为世人眼中“一个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一声拖长腔调的喧呼在深宫里回荡,张謇听见自己的名字被喊出时,只觉一股空乏之感陡然袭来。金銮殿上众人歆羡的目光里,他望着殿外簌簌飘落的梨花,想起多年前在南通老家,父亲借着煤油灯的光,用布满老茧的手指逐字教他念《论语》的场景。
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升任吉林省副省长 - 天天要闻

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升任吉林省副省长

5月13日下午,吉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人事任免名单,其中决定任命孙简为吉林省副省长。孙简孙简,男,1972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1994年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6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汤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 天天要闻

汤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庆功宴上,朱元璋亲手为汤和斟酒。当酒液注入金杯时,这位曾统率六十万大军北伐的元勋却悄然离席,伏地叩首:"臣年齿已衰,不堪重任,请陛下怜臣老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