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感谢中国,特朗普抢功失败:印巴停火背后的水战更显致命

2025年05月11日14:10:10 历史 3490

克什米尔的枪声尚未彻底沉寂,另一道危机的水声却在低处激荡。

当地时间5月10日晚,印度与巴基斯坦同时宣布,同意在克什米尔实控线一带立即实现停火。就在几个小时前,巴基斯坦刚刚宣布对印度境内多个军事目标展开打击,行动代号“铜墙铁壁”,包括击落“阵风”、摧毁导弹库等细节已陆续得到巴方确认。

看似急转直下的局势,背后却仍有伏线未了。

巴基斯坦感谢中国,特朗普抢功失败:印巴停火背后的水战更显致命 - 天天要闻

美国抢功,印巴否认

几乎在停火消息发布的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急不可耐地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这是“美国斡旋下的成果”,经历了“漫长一夜的谈判”。国务卿鲁比奥、副总统万斯也先后现身发声,称他们“持续沟通”,成功促成印巴停火。

但这套剧本,很快遭遇双重打脸。

cnn在报道中冷静指出:数日前,万斯还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印巴冲突不关美国的事”;而印度政府更是直截了当地通过法新社放话——停火是“印巴之间直接对话的结果”,不点名却处处在否认美国的“主调角色”。

换言之,美国的角色更像是“冲上台来谢幕”的观众。

巴基斯坦谢中国,不忘给特朗普点台阶

相比印度的冷处理,巴基斯坦的外交辞令则显得更有章法。总理谢里夫在讲话中表示,“感谢美国在冲突期间所做的努力”,显然是给足了特朗普所需的“面子工程”;但随后话锋一转,他将最诚挚的谢意留给了中国,称“中国始终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站在我们身边”。

这不是外交辞令的客套,而是冲突期间实际动作的投影:中方不仅在联合国立场明确,外交部长王毅也于停火前夕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释放出降温信号。对于经济与军力均不占优的巴基斯坦而言,这种背后的定海神针,才是真正的战略安全感来源。

停火≠和平,水战才是更深的战线

虽然双方宣布停火,但克什米尔实控线上的零星交火依旧持续,印巴互指对方违反协议。在南亚,这种“打着打着就停,再停着停着就打”的模式,早已成了一种僵化循环。

本轮冲突与2019年如出一辙:印度指责巴方庇护恐怖分子,遂以空袭报复,引发巴方反击。为了不被民族主义情绪吞噬,莫迪政府选择了硬顶升级,但在战术层面上却频频失手。7日空战中,印度空军至少损失6架战机,这个“技术溃败”的事实,让新德里不得不在战术上收手,在外交上找台阶下。

但“台阶”不意味着“结案”。因为冲突的更深层触发点——水资源控制权,正悄然浮出水面。

河水未止,危机未解

这场冲突背后真正可能引爆下一轮冲突的,是印度河。

本轮冲突中,印度在8日突然开启上游水闸,致使印度河下游水位急剧升高。印媒《今日印度》毫不遮掩地称此举是“对巴基斯坦施加压力的一种方式”,简言之,就是“水武器”。而这恰恰踩中了巴基斯坦的命门:作为印度河流域的下游国,巴基斯坦80%以上的灌溉用水依赖这条“生命之河”。

《印度河用水协定》自1960年签订以来,虽然屡遭争议,但始终维系着一线微妙的水资源平衡。而本轮冲突中,印度至今未承诺恢复执行协定,反倒在多个场合宣称要“重新评估”,引发伊斯兰堡的高度警惕。

水门一开,战火未息。对巴基斯坦而言,克什米尔的枪声尚可谈,印度河的水声却不容商量。

停火的断点,谈判的起点

在表面的“停火协议”背后,双方依然未就任何实质性问题签署正式协议。印度未对袭击事件作出任何让步,巴基斯坦也未获得关于水资源调配的任何保证。这种没有文本的“默契式停火”,更像是战略上的临时止血,而非结构性的危机解决。

因此可以预见:如果未来谈判桌上,印度继续拒绝重返《印度河用水协定》,或者巴基斯坦得不到关于水量的稳定预期,那么,下一轮冲突的导火索,恐怕不再是导弹,而是一场人造洪水。

中国或许不能替代历史的裁判席,但它的存在,正在为这片焦灼之地注入某种“安静却必要的秩序感”。这,是新南亚战略格局真正的注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作者:灵犀一墨提到唐史,我们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门之变”,因为此次之后唐代真正进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杰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为盛唐的到来做好了最坚实的铺垫。
罗白桦:蒋介石贵池阅兵见闻 - 天天要闻

罗白桦:蒋介石贵池阅兵见闻

引子#本文摘自《贵池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11月),罗白桦口述(原注:政协办公室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原标题《蒋介石贵池阅兵简介》图文无关,仅作示意正文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嗣后,又收买了汪精卫,致宁、汉政府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女子闯红灯撞车受伤被交警定全责/苏联时代航天器坠落印度洋 - 天天要闻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女子闯红灯撞车受伤被交警定全责/苏联时代航天器坠落印度洋

⊙胖东来怕影响居民出行承包周边小区物业费?多方回应近日,一则关于胖东来超市为解决客流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主动承担周边小区物业费的消息在网络引发关注。5月11日下午,经大河报《看见》记者多方核实,该传闻系不实信息。详情(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殷海涛)▼⊙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气象台发布气象干旱黄...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1948年2月的一个寒夜,福建宁德大窝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后脑。他踉跄倒地,三名黑影扑上,棍棒如雨点般落下。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国民党高官,也非日军将领,而是华东野战军第一师政委、闽东革命领袖阮英平。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 天天要闻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就住在县委大院的办公室里。办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湿,他常把褥子拿出来晒太阳。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 天天要闻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参加“母亲节•母亲河,接来老妈,顺着黄河滨州“活动,头一站是邹平码头梯子坝。在那,我们发现:当地有个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此人,叫马振西,是个治黄模范。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见,受邀登上天安门。他是邹平市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