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睿宗李旦登基称帝的过程中,有两人功勋显著。这两人就是他的儿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正是在这二人的帮助下,曾经的相王李旦才能再次荣登大宝。在李旦登基后,立下大功的三子李隆基被册封为太子,而太平公主则权势日隆。按理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这姑侄俩曾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关系应该相对融洽。但李隆基登上皇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了姑姑太平公主。李隆基为何这么狠辣无情呢?爆史君今天就来给大家说道说道。
首先,二人权力的争夺愈发激烈,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自古以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当初太平公主之所以与李隆基联手,完全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韦皇后。韦皇后联手女儿安乐公主毒死唐中宗李显后,一心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但武则天的其他儿子还在,武则天的女儿也在,哪能轮到一个外人鸠占鹊巢?所以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姑侄俩一拍即合,联手干掉了韦氏一党,扶性格懦弱的李旦登基称帝。
太平公主扶持李旦,是因为李旦性格懦弱,方便她拿捏和日后参政。而李隆基扶持他父王,则是为了日后继承皇位。二人都对权力虎视眈眈。韦氏一党被除后,朝堂的势力自然要重新进行划分。太平公主仗着拥立之功,大力笼络前朝旧臣,很多人也跑去抱她的大腿。而李隆基自然也不会听之任之,也在暗自发展自己的势力。至于形同傀儡的唐睿宗李旦,一开始先听太平公主的意见,再听太子的意见。后来变得越来越倾向太子李隆基。这样一来,太平公主对李隆基就更加不满。
其次,太平公主曾明目张胆地劝宰相宋璟换太子。太平公主知道李隆基英明能干,一旦他日后登基,自己必定没什么好果子吃。所以便把宰相邀截到宣政殿光范门内,要求宋璟向皇帝提出更换太子的主张。幸亏宋璟识大体,严词拒绝,才没有让太平公主阴谋得逞。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李隆基,面对一个曾试图废掉你太子之位的人,你会心慈手软么?更何况,皇室本来就无亲情。
最后,防止下一个武则天出现。李唐大臣对于女主干政实在是害怕了,太平公主反对韦皇后,并不是因为她后宫干政,而是因为韦皇后不是自己人,触及到了她的利益。事实上,在武则天的儿女中,最像武则天的就是太平公主。她自幼在母亲身边聆听教诲,言行举止学了十之七八,在朝中,她也笼络了大批的门生故吏。一旦时机成熟,她必定会效仿武则天称帝。
到时候,不仅是父亲,而且连自己及子孙,都会成为太平公主屠刀下的冤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李隆基当然要干掉太平公主。正如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所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将萌芽掐死在摇篮中,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当然,如果是太平公主赢了,作为失败者的李隆基也一定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