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周学会荷兰语,只为一场讲座:奥本海默的天才,点燃了人类历史

2025年04月10日06:12:03 历史 1126

他不是科学怪人,但他的确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奥本海默,一个会写诗的物理学家,一个用六周学会荷兰语只为一场讲座的天才。他是纽约上西区的富家子弟,出身优渥,成长环境中充满梵高的画和柏拉图的对话。他本想做化学家,却在哈佛三年速成物理学士之后,被热力学那门课带进了理论物理的世界。

六周学会荷兰语,只为一场讲座:奥本海默的天才,点燃了人类历史 - 天天要闻

他19岁进哈佛,22岁去了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但他手笨,不适合实验,和导师关系紧张,甚至一度在精神崩溃边缘,企图投毒报复。那是著名的布莱克特——后来诺贝尔奖得主,差点被他送进地狱。

于是他转去了哥廷根,和玻恩泡利狄拉克海森堡这些量子力学奠基人一起成长。23岁拿到博士学位,回国任教哈佛、加州理工伯克利。他是美国物理学界的中心人物,但对现实世界漠然。

直到法西斯兴起,他意识到科学与政治无法分割。

他担心德国人先造出核弹。于是,1942年,曼哈顿计划启动,他被挑中为领导。他要指挥3000人,预算从6000美元飙升到20亿,核爆实验场选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他小时候在那片高原养病,喜欢那里的荒凉——后来这块地成了毁灭文明的发源地。

他熟知铀235的裂变过程,理解链式反应机制:一个中子打中U235,裂变成氪和钡,再释放三个中子,持续爆炸。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还掌握了人工制造钚239的方法,它比U235更适合大规模制造核弹。反应堆华盛顿州建立,目标明确:造出能用的毁灭性武器。

1945年7月16日,三位一体实验成功。他站在核爆光芒下,引用《薄伽梵歌》:“我成为死亡,世界的毁灭者。”但这是诗人的话,不是物理学家的悔悟。他知道,这颗炸弹必将使用。

不到一个月,美国扔下两颗炸弹,广岛长崎,二十多万人在烈火中消失,或者在辐射中痛苦死去。战争终结,但科学家的负罪开始。

奥本海默最初承认罪恶,但不久后又反口:“这是政府的问题,不是科学家的问题。”他在道德和现实之间摇摆。

战后,他进入原子能委员会,成为美国核政策的顾问,办公桌设在白宫对面。他反对氢弹,不是因为技术,而是因为他认为没必要。氢弹比原子弹强几千倍,制造它是另一场军备竞赛的开始。他想推动核裁军,主张国际控制核武器,这与军方和某些政治家的方向南辕北辙。

他在国会羞辱了当时的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斯特劳斯,埋下祸根。冷战到来,苏联在1949年提前完成核试验。华盛顿急了,需要替罪羊。斯特劳斯反击,利用FBI文件,加上一封没有证据的“怀疑信”,将奥本海默打成“可能是苏联间谍”。

1954年,奥本海默遭到“清算”。他的安全许可被吊销,听证会持续四周,是闭门秘密审判,三人委员会2:1裁定他不再可信。那一票的关键是斯特劳斯。奥本海默从此被踢出核心决策圈。

讽刺的是,他的朋友爱因斯坦当时公开讽刺AEC是“原子灭绝委员会”。另一边,冯·布劳恩(纳粹火箭总设计师,后带领美国登月)说:“在英国,奥本海默会被封为爵士。”这是科学界对政权手段的集体抗议。

但有人拍手称快。爱德华·特勒——“氢弹之父”——在听证会上落井下石,说他“不放心让奥本海默决定国家大事”。为此,他被科学界封杀多年,但也因此成了华盛顿宠儿。H弹还是被制造出来了。1952年,马绍尔群岛试爆,美国拥有更强核武

奥本海默不愿为此背书。他反对氢弹,也反对核战争的不可控升级。他认为“制造这种武器是一种人类灾难”,但没人再听他。

失势后的他在普林斯顿安静生活,继续主持高等研究院。他没拿过诺贝尔奖,却三次被提名。他也不在意这些。他抽烟成瘾,瘦得像烟雾。1965年查出喉癌,两年后在家中去世,享年62岁。

他妻子将他的骨灰撒在美属维尔京群岛圣约翰岛外的海里,那个地方如今叫“奥本海默海滩”。

他一生都处在矛盾中。是创造者,也是破坏者;是清醒者,也是政治牺牲品。

他始终拒绝政府提供的“翻案机会”,哪怕是肯尼迪邀请他回归主流,哪怕是约翰逊亲自授予他“费米奖”并附带五万美元税后奖金。他只是淡淡地说:“总统先生,您今天做出这个决定,需要一些勇气。”

那年是1963年。

五年后,马丁·路德·金遇刺,美国社会失控。核武阴影没有散去,冷战反而更加冷。奥本海默死了,但他留下的技术和问题却越来越“活”。

奥本海默清楚,他释放的东西不是胜利,而是人类从未拥有过的破坏力。他曾说:“我并不承担个人责任,但我知道,我们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伤重被俘,绝食而死,忠义壮烈,名垂千古:杨业 - 天天要闻

伤重被俘,绝食而死,忠义壮烈,名垂千古:杨业

远观近鉴宋朝人•349·伤重被俘,绝食而死,忠义壮烈,名垂千古:杨业杨业杨业(?-986),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有传。本传记,杨业的父亲杨信,在后汉任麟州(治今陕西神木)刺史。
这位五四奖章获得者,是位台湾青年 - 天天要闻

这位五四奖章获得者,是位台湾青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杨凯近日,台湾青年王祥宇喜获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这既是一份崇高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5月7日,王祥宇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感慨,“武汉是我的福地,我们企业在武汉实现爆发式增长。今后我们将继续扎根武汉,进一步发展壮大。”王祥宇来自台湾省台北市,2012年硕士...
跟着习主席看世界 | 走进俄罗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 天天要闻

跟着习主席看世界 | 走进俄罗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疆域辽阔,横跨欧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依河而建 古迹众多克里姆林宫雄伟壮观红场阅兵步伐铿锵圣彼得堡水道纵横 风光旖旎“北方威尼斯”洋溢着欧陆风情“黑海明珠”索契 依山面海雪山碧波相映成趣奥运圣火点燃激情这里是世界上面积最
崔康熙不下课并非因违约金,有一点泰山队比较忌惮,不敢鱼死网破 - 天天要闻

崔康熙不下课并非因违约金,有一点泰山队比较忌惮,不敢鱼死网破

如今中超联赛已经是进行了11轮比赛,在11轮联赛过后,泰山队在积分榜上只能是排在积分榜第五位,而且距离榜首已经是有了多达9分的差距,作为联赛开始之前的争冠热门,球队在联赛还未过半的情况下就已经是彻底退出了联赛冠军的争夺了,而且继续这样下去的话,球队的排名还会继续下滑。而这一切最大的责任应属崔康熙了,崔康...
关羽30回合平纪灵,张飞10回合杀纪灵,为何?4大隐情揭开答案 - 天天要闻

关羽30回合平纪灵,张飞10回合杀纪灵,为何?4大隐情揭开答案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诸位看官,且说《三国演义》中猛将如云,但有一桩怪事令人费解——袁术麾下头号大将纪灵,先与关羽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后遇张飞却十合毙命。关张二人皆是“万人敌”,武艺本在伯仲之间,何以战绩天差地别?莫不是罗贯中笔下有误?今
国学成语|赵飞燕:从贫寒女子到祸水红颜之身轻如燕 - 天天要闻

国学成语|赵飞燕:从贫寒女子到祸水红颜之身轻如燕

有一个成语“身轻如燕”,专门形容一个人身体轻盈或者比喻一个人轻功了得。不过这里的“燕”,并非“旧时王谢堂前燕”里的燕子,而是一名汉代女子,叫赵飞燕。和曾经迷倒汉武帝的李夫人、卫夫子一样,也是某位公主精心安排的一枚棋子。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人 - 天天要闻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人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援引强藩 崔胤)韩建对皇帝的处境无动于衷,但是另外一个军阀朱温却在这个关键时刻抓住了机会。朝廷里有个叫做崔胤的大臣,面对宦官专权,他的办法是,他要引强藩入京师,要交结朱温,让朱
夏朝五大遗址的意义 - 天天要闻

夏朝五大遗址的意义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其考古学证据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等地。以下是最具代表性的 5大夏朝遗址,它们构成了夏文化考古的核心证据链: 1.
1938年张发奎无奈退出九江,为什么日军却说自己被骗了? - 天天要闻

1938年张发奎无奈退出九江,为什么日军却说自己被骗了?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上方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1938年日军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从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打到了中国内部,在中国的大型城市里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