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少出现女孩嫁不出去的现象。贾府的女孩们个个出类拔萃,用王熙凤的话说就是:“殊不知别说庶出,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
这样看,贾府的姑娘们在婚配中都应该占有主动权,或者说很抢手。但其实不然,有很多人根本就不好嫁人,就算嫁人也嫁不到好人家。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红楼梦中那些不好嫁人的姑娘们。
第一,男主人身边的通房丫头们。
贾府有个规矩,男主人成婚前屋里都会放几个人,这些人一般比男主人要大,已经“渐通人事”。她们的一部分作用就是教导男主人夫妻生活的事。这些放在男主人屋里的姑娘们一般都会和男主人发生关系,即便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关系,在外人看来,也已经名声不清白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袭人和晴雯。袭人是明确和贾宝玉发生过关系的人,而晴雯到死都是清清白白的,连她的嫂子都不相信她和贾宝玉之间居然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些姑娘们,如果运气好成为了男主人的姨娘,是最好的归宿。如果运气不好,碰到王熙凤这样善妒的正房夫人,被赶出去下场会很惨。
被赶出去的通房丫头们,虽然没有结过婚,甚至很多都是清白之身,但都没有了清白之名,想嫁人会很困难,想嫁个好人家,基本上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金钏儿被王夫人以狐媚宝玉的名声赶出贾府后就跳井自尽了。晴雯和贾宝玉吵架时说,就是死也不能离开贾府。
因为离开了贾府,她们不是被继续卖为奴隶,就是沦落到风月场。像袭人的红衣表妹那样正常嫁人基本不可能。而且再卖的地方肯定不如贾府,待遇和下场只会更凄惨,风月场就更不用说了。
袭人嫁给蒋玉菡其实很好理解,从贾府出来的袭人根本不可能再嫁进好人家,要嫁只能嫁给当时社会“下九流”的戏子。所以男主人身边的这些通房丫头,将来如果没有成为姨娘,肯定不好嫁人。她们年龄一般都偏大,也过了正常婚配的年纪,所以终身大事很棘手。
第二,自毁名声,成为一个烫手山芋。
这个类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尤家姐妹。尤家姐妹长得都很标志,又能说会道,如果安安分分,将来不愁没有好人家。但她们被贾府的权势和金钱迷了双眼,让贾珍和贾蓉把自己的清白和名声都糟蹋了。
尤二姐嫁给贾琏做了妾,即便是做妾也不是名正言顺的嫁过去,而是在国孝和家孝期间被偷娶进来的。贾府的长辈们都不知道,甚至被冠以“先奸后娶”的恶名。即便后来怀上了贾琏的孩子,还被秋桐骂孩子的来历不清。最终在万般无奈下,吞金自尽了。
尤三姐更凄惨,因为自己的放荡,名声被姐夫贾珍弄坏了。当她悔过自新,想重新做人时,才发现连一点退路都没有了。
尤三姐选择嫁给柳湘莲,而且非柳湘莲不嫁,相信她心里认为柳湘莲不会计较她的过去。毕竟柳湘莲串戏,社会地位不高,那个时代对戏子确实有很大的偏见。但就是柳湘莲这样社会地位不怎么高的人,知道她在宁府住过,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退婚。
尤三姐拔剑自刎,一方面是自证自己的清白,另一方面确实也是没有了退路。连柳湘莲都退了婚,她以后真的无法立足,再嫁人估计很难。
第三,被家族拖累的大龄剩女。
这个类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薛家的两位姑娘:薛宝钗和薛宝琴。当然薛宝钗后来嫁给了贾宝玉。但这是贾家和薛家为了家族做的一场政治联姻,当事人别无选择。
需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薛宝钗嫁人时年龄已经很大了。她选秀失败后就可以自主婚配了,但由于薛家一直想通过联姻来挽救家族,所以薛宝钗的婚事一直被耽搁。前八十回,薛宝钗已经过了将笄之年,婚姻大事还没有着落。要知道,那个时候十五岁已经不小了。如果贾家没有同意这门婚事,薛宝钗很难再嫁入比较好的人家了,因为已经超龄了。
第二,薛宝钗的婚姻很短暂,正如好了歌里说的一样,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贾宝玉最后抛下她出家为僧了。薛宝钗年纪轻轻就守了寡,那个年代寡妇不好嫁人,就算是能嫁,以薛宝钗所受的教育也走不了这一步。
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定了梅家并不假,但一直没有成婚。薛蝌带着宝琴千里迢迢进京待嫁,说明婚约的日期到了,但这时梅家的态度有点奇怪。薛宝钗曾愁眉不展地对邢岫烟说过一段这样的话。
宝钗听了,愁叹道: “偏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若是在这里,琴儿过去了,好再商议你的事, 离了这里就完了。如今不完了他妹妹的事,也断不敢先娶亲的。
这话很值得玩味。薛宝琴婚期到了,千里迢迢来待嫁,而梅家却走了,并且后年才能回来。难道工作的时候结个婚也不行吗?就算梅家不回来,薛宝琴也可以在梅家上任的地方举办婚礼呀,梅家给的这个暂时不结婚的理由太牵强了。
这反映出薛宝琴的婚事出了问题,梅家极有可能是要反悔。梅家反悔的最大可能就是因为薛家败了。但薛家有王子腾和贾家这样权势很大的亲戚,不好明说,所以梅家态度很不明朗,不说悔婚但又不结婚。
这样的话,薛宝琴的境况就很尴尬了。如果一直等,自己年龄大了,男方等得起,但女方等不起。如果最后梅家真的反悔了,被退婚的薛宝琴很难再找到门当户对的人家。毕竟那个年代,订婚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意义重大,被退婚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严重程度不亚于被休。所以薛家这姐妹俩,婚姻都被家族连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