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关羽跟《三国演义》里的区别

2020年03月31日21:56:53 历史 1974

关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人物之一,他在中国民间的影响之大,地位之高,罕有与其相提并论者,关羽能有这么大的名气,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功不可没。

但是《三国演义》是小说,不能当正史看,里面关羽的故事虽然精彩,但是很多都是作者杜撰的,正史中的关羽跟小说里的形象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正史中的关羽跟《三国演义》里的区别 - 天天要闻

(1)

正史里关羽的武器并不是后世熟知的青龙偃月刀,因为青龙偃月刀是宋朝年间才出现,而且是仪仗、训练用具。冷兵器时代,骑兵作战使用的长兵器是矛和槊一类刺杀型武器,关羽也不例外,从《三国志》里面关羽击杀颜良的记载从能看出来。

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起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三国志·关羽传》)

从这段史料可知,关羽是用矛或槊一类的长兵器刺死颜良,然后用佩剑或腰刀把颜良首级砍下来。

正史中的关羽跟《三国演义》里的区别 - 天天要闻

(2)

演义里关羽的成名作是温酒斩华雄,而历史上斩华雄的是孙权的父亲孙坚,关羽千里走单骑的事情是真的,但是没有过五关斩六将,曹操钦佩关羽对刘备的赤胆忠心,成全了关羽,允许他回到刘备身边,这段历史里最值得肯定的是曹操的大度。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志·关羽传》)

正史中的关羽跟《三国演义》里的区别 - 天天要闻

(3)

《三国演义》里关羽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在诸葛亮之下,正史上关羽才是刘备集团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关羽生前的职务是前将军,荆州刺史,而当时诸葛亮职务是军事中郎将,属于顾问参谋性质,而且关羽有假节的权力,刘备集团仅此一人,通俗来说,假节就等于是皇帝钦赐尚方宝剑,拥有先斩后奏的至高权力,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执掌蜀国大权才有了此项权力。

(4)

关羽和张飞的武力值在《三国演义》里被弱化了,三英战吕布是小说家言,是罗贯中杜撰的情节,真实历史里关羽和张飞的武艺很可能在吕布之上,吕布在正史里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而关羽和张飞都曾做到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因而二人被成为万人敌,而且后世经常用关张之勇来赞美武将英勇善战,很少有用吕布之勇的。

正史中的关羽跟《三国演义》里的区别 - 天天要闻

文学家写历史很多都特别不靠谱,演义当故事看还行,要了解真实历史,还得看正史。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冒功者,就该被永远钉上历史的耻辱柱,遗臭万年 - 天天要闻

冒功者,就该被永远钉上历史的耻辱柱,遗臭万年

本文是历史架空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对号入座,那就是做贼心虚。看得懂就看得懂,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了。我国隋唐时期,百济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二者结为世仇,战争不断。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百济与高句丽、靺鞨联合攻打新罗,连续夺
即将消失的永泰古城,西北活着的明代城池,我竟然在这里住了一晚 - 天天要闻

即将消失的永泰古城,西北活着的明代城池,我竟然在这里住了一晚

我是塞外小野,这一次西北大环线从兰州始发,第二站来到白银市,在白银市的景泰县发现了一座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城。保留完好的古村布局,至今还住着30多户人家,在古城里住了一晚,体验到了西北萧瑟中的人间烟火。西北地区留下的古城大多残垣断壁,位于白银景泰县寺滩乡的永泰古城应该是西北地区仅存的一座保留完整的土夯...
1/3抗战文物史料首曝光!专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 - 天天要闻

1/3抗战文物史料首曝光!专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

7月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对外开放,并推出《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公众可免费参观且无需预约。此次展览面积达1.22万平方米,展出照片1525张、文物3237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在开放首日接受南都、N视频专访时介绍,此次主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