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为何易守难攻?齐国名将匡章又为何仅用时三年便攻破函谷关

2020年03月28日17:12:04 历史 1970

函谷关乃是战国时期秦国东部极为重要的关隘,是秦国抵御山东六国进攻的重要关隘,山东六国历次合纵攻秦,往往最终只能望关兴叹。纵观整个战国时期,函谷关仅仅被攻破了一次,正是齐国名将匡章率领齐、魏、韩联军攻秦的这次(后期赵、宋加入),而匡章也成为了整个战国时期唯一一位攻入函谷关的将领,那么匡章是如何攻破函谷关的呢?

函谷关为何易守难攻?齐国名将匡章又为何仅用时三年便攻破函谷关 - 天天要闻

函谷关作为战略要地,为何难以被攻破

函谷关在历史上一共有三座,即秦函谷关、汉函谷关和曹魏函谷关,而三座函谷关中战略位置最为重要,最为难以攻克的,便是秦函谷关。

函谷关为何易守难攻?齐国名将匡章又为何仅用时三年便攻破函谷关 - 天天要闻

函谷关位于“长安古道”之上,因长安古道有一段经过稠桑原,其道路深险如函,因而得名“函谷关”。而所谓的古道,其实只是稠桑原上的一道裂缝而已。稠桑原是典型的黄土高原,顶部平坦如原,但高度却非常高,加上四周峭壁陡立,黄河从稠桑原北面紧贴原壁流过,因而关中与关东之间想要来往,没有其他路可走,只能通过“长安古道”,且必须路过这道裂缝。

虽是道路,但却宽不过数米,乃是真正的“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鞍”,当真可谓“泥丸可塞”,而函谷关便位于这道裂缝的开口处,即今天的河南省灵宝市王垛村。

函谷关为何易守难攻?齐国名将匡章又为何仅用时三年便攻破函谷关 - 天天要闻

函谷关的东面,即函谷关的关前,则是缓缓流过的弘农河,这条河虽然如今水量较少,但在古代却是一条水量充足的大河,而这条河则无疑形成了函谷关天然的护城河。敌人如果要进攻函谷关,就必须先渡过弘农河,而由于弘农河紧贴着稠桑原东侧而流,河岸和关城之间只有一条狭小的窄路,大军根本排布不开。

既然函谷关如此难攻,那么有没有可能绕过函谷关呢?实际上并不可能,原因在于古代的稠桑原上森林密布(从稠桑原这个名字也不难看出森林的密集程度),从崤山到潼津这一百多里路,到处都是密集的森林,古代又被称为“桃林之塞”、“松柏之塞”。由于森林太过密集,行人都难以通过,更何况是军队。

函谷关为何易守难攻?齐国名将匡章又为何仅用时三年便攻破函谷关 - 天天要闻

正是由于这种天然的地利优势,使得秦国在面对山东六国进攻时,只要守住了这条裂缝,便等于彻底断绝了东西交通。再加上函谷关周围的地形,使得敌人面对函谷关时,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只有正面进攻一条路可选。

匡章是如何攻破函谷关的?秦国自身的问题或许是主因

如上所述,想要攻破函谷关除了正面进攻之外,再无其他办法。然而面对这样一座要塞,又是大军难以排布的地形,想要强攻难度恐怕不小,而偷袭等方式也难以使用,因此我认为除了匡章采取正确的策略之外,或许秦国自身的问题才是主要原因。

函谷关为何易守难攻?齐国名将匡章又为何仅用时三年便攻破函谷关 - 天天要闻

1、秦国过于轻敌。当时的天下形势是,前301年秦国联合齐、韩、魏三国大败楚军之后,赵国“结秦连宋”,从而形成了秦、赵、宋集团与齐、魏、韩集团互相对峙的局面,两个集团战斗力相差不大,谁也无法压倒对方,局势相对焦灼。这种形势下,再加上函谷关的坚固,或许导致秦国一定程度放松了警惕,对于齐、韩、魏联军的进攻并未真正放在心上,而这或许也就是《战国策》上所说,秦昭襄王放走田文之后,即使田文合纵依然看不起孟尝君的原因。

函谷关为何易守难攻?齐国名将匡章又为何仅用时三年便攻破函谷关 - 天天要闻

2、秦国兵力分散。虽然函谷关是秦国的重要关隘,但由于第一点的存在,秦国当时的兵力并未集中起来对付来犯的联军,反而出现了兵力分散的情况。一是因蜀地郡守、蜀侯公子煇在蜀地作乱反叛,司马错于秦昭襄王六年(前301年)前往蜀地平叛,尚未平叛回返。二是就在函谷关正面吃紧的情况下,秦国却还在与楚国冲突不断,就在联军进攻函谷关的同一年,即秦昭襄王九年(前298年),秦军还发兵出武关,攻打楚地。

函谷关为何易守难攻?齐国名将匡章又为何仅用时三年便攻破函谷关 - 天天要闻

3、秦国政局不稳。齐国合纵伐秦之时,秦昭襄王继位还不足十年,此时秦国的政局其实并不稳固,先有季君之乱,后有蜀地叛乱,再加上前300年相国樗里疾刚刚病逝,之后秦国相国接连变动,可见秦国的朝堂其实并不平静。这种情况,秦国是否能够全力应对齐国的合纵进攻,其实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函谷关为何易守难攻?齐国名将匡章又为何仅用时三年便攻破函谷关 - 天天要闻

4、齐国国力不弱。公元前300年前后,齐国乃是除秦国之外的又一大国,此时距离导致齐国衰弱的“五国伐齐”事件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因此,无论从国力还是从军力上来讲,秦齐两国的差距其实都不大,合三国之力进攻秦国,秦国应对起来其实还是比较吃力的。此外,再加上战争后期赵、宋两国的加入(另说破函谷关后两国加入),秦国应对起来便已经极为艰难了。

如上所述,由于齐国国力并不弱于秦国,再加上秦国自身的问题,这场战争的结局其实并不出乎意料。至于匡章攻破函谷关到底采用了何种方式,由于史料记载实在有限,恐怕已经很难知道其中的细节了。

函谷关为何易守难攻?齐国名将匡章又为何仅用时三年便攻破函谷关 - 天天要闻

关于这一战,史料记载实在有限,例如《战国策》只有“三国攻秦,入函谷”短短几字,而《秦本纪》也仅有“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秦,至盐氏而还”一段记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同样也只有“二十六年,齐与韩魏共攻秦,至函谷军焉。二十八年,秦与韩河外以和,兵罢”寥寥数语,我们甚至连秦国此战的主将是谁都不知道。

因此,我们只能确定,齐、韩、魏联兵进攻秦国,最终攻破了函谷关,而秦昭襄王则被迫割地求和,三国这才罢兵。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闻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说长安的荔枝,我大吴越的杨梅表示不服。 当真不服。明朝的李东阳称杨梅“价比隋珠”,因为在京城想吃到它实在不易——荔枝运到京城,不过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
你早,河北|一堂特殊的青春思政课;河北“独角兽”再增一家;紧盯国企领域“逃逸式辞职”;关税大限将至,谁是胆小鬼 - 天天要闻

你早,河北|一堂特殊的青春思政课;河北“独角兽”再增一家;紧盯国企领域“逃逸式辞职”;关税大限将至,谁是胆小鬼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习近平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要求进一步落实到位。【10027.1万名】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