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覆灭后,突厥为何秘密扶持“后隋”政权?

2025年06月03日18:04:04 历史 1384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宫变中殒命,隋朝轰然崩塌。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片废墟中,竟悄然生长出一个名为“后隋”的政权。它偏居突厥庇护之下,延续了隋朝的血脉与国号,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段令人唏嘘的“续章”。这段故事,不仅关乎一个王朝的余晖,更折射出权力博弈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

隋朝的灭亡,常被视作“二世而亡”的典型。但翻开史书,隋朝宗室的命运远比想象中曲折。李渊攻入长安后,并未将杨氏赶尽杀绝,而是先后拥立杨侑杨浩等傀儡皇帝,借隋室之名巩固自身合法性。然而,真正的“后隋”却诞生于千里之外的突厥草原。

隋朝覆灭后,突厥为何秘密扶持“后隋”政权? - 天天要闻

窦建德起义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关键人物——杨政道。他是隋炀帝之孙、齐王杨暕的遗孤,血脉纯正的隋室后裔。窦建德将这对孤儿寡母送至突厥,突厥处罗可汗竟以“报恩”为由,划出一片土地供其建国。原来,处罗可汗之父启民可汗曾受隋文帝庇护夺回汗位,这份恩情最终化作对杨政道的庇护。突厥人不仅提供军事保护,更允许“后隋”沿用隋朝制度,俨然一个缩微版的流亡政权。

这一举动背后,藏着突厥的深谋远虑。隋末乱局中,突厥早已成为左右中原的重要势力。他们扶持“后隋”,既是对隋朝旧恩的偿还,更是对新兴唐朝的牵制。每当李渊要求遣返杨政道时,突厥总以“恐其遭害”为由拒绝,实则借此向唐朝施压,攫取更多利益。

隋朝覆灭后,突厥为何秘密扶持“后隋”政权? - 天天要闻

杨政道的存在,成了隋朝旧臣心中一根隐秘的刺。当李世民李靖奇袭定襄、终结突厥威胁时,杨政道与萧太后被迫归降长安。这场投降本应成为历史注脚,却意外掀起轩然大波——突厥降臣爆料:许多唐朝高官曾暗中与“后隋”通信!

朝堂瞬间沸腾。中书舍人杨文主张彻查,以绝后患。但李世民的反应令人意外:“既往之罪,何须问也!”他不仅未追究,反而以皇家礼仪迎接萧太后,封杨政道为员外散骑侍郎。这番举动,恰似楚庄王的“绝缨之宴”——当年楚庄王宽容调戏王妃的臣子,换得战场上的誓死效忠;而李世民的大度,则让隋朝旧臣卸下心防,为初建的唐朝凝聚人心。

隋朝覆灭后,突厥为何秘密扶持“后隋”政权? - 天天要闻

更深层的算计藏在李世民的帝王术中。彼时突厥虽败,但门阀势力盘根错节,若贸然清算“通敌”旧案,必将引发朝局震荡。与其纠缠过往,不如以怀柔之策将隋室遗脉纳入体系,既彰显新朝气度,又消解复辟隐患。正如他所说:“今天下已安,既往之罪,何须问也!”

回望这段历史,“后隋”的存在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乱世中权力游戏的真相。对突厥而言,它是制衡中原的棋子;对旧臣而言,它是情感寄托的符号;对李世民而言,它则是彰显胸襟的工具。当杨政道最终融入唐朝官僚体系时,“后隋”的幻影也彻底消散,只留下史书中的寥寥数笔。

但正是这昙花一现的政权,让我们窥见历史的另一重可能:王朝的更迭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断裂,而是利益、情感与权谋交织的绵延。那些被刻意遗忘的名字,那些被宽容掩盖的暗流,共同编织成华夏大地上最真实的政治图景。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 天天要闻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感谢党接纳了我。终于有这样一天,我成为了预备党员。太光荣,太不容易了。感谢党,接纳了我。”七一前夕,在鲜红的党旗下,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完毕,他用微微颤抖的手,珍重地抚摸着胸前闪亮的党员徽章,他说,“现在,我是党的一名‘老学生’了。”为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于1...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 天天要闻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昨天,“印见荣光——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上,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等百位全国劳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展现了劳动者的精神风貌。这些肖像的背后,是上海画家刘双和他的团队在短短半个月内攻克难关、完成创作的故事。传统版画邂逅AI...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 天天要闻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系列活动启动礼6月30日在香港体育馆举行,为主题为“同心携手创辉煌 由治及兴谱新篇”的系列庆祝活动揭幕。 作者:阎月巧、梁嘉骏、黄茜恬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图片来源:新川创新科技园提供最近,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会搭建全球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在蓉汇集,为产业园区“特色立园、企业满园”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撑。在众多园区中,新川创新科技园有些特殊。它是中国内陆省市与新加坡合作的首个大型示范性项目,也是四川国别园区的排头兵。今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