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2025年05月22日06:02:03 历史 1267

2024年4月2日,开国将军张力雄在南京去世。

至此,1955年参加大授衔的开国将帅中,仅剩下一位健在的老将军——今年102岁高龄的王扶之。

在岁月的长河中,他们曾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立下过汗马功劳。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如今的我们才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奈何英雄迟暮,不免令人唏嘘。

开国将帅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 天天要闻

王扶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1923年,王扶之出生在一户贫苦人家。

小时候的他,除了念书,就是给地主打工放牛。

12岁那年,王扶之在延安一带见到了许多因战乱受苦的百姓,又在路上偶遇红军,被他们的的革命行为所触动。

从那时起,他心中便萌发了想要当红军的念头。

但当时他年龄太小,人家根本不要他。

开国将帅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 天天要闻

王扶之灵机一动,就说自己已经17岁了,只是因为经常吃不饱饭,所以个子长得有点矮。

就这样,他成功加入了红军少共营。

王扶之是队伍里最小的,但他却是最能吃苦的。

为了不给队伍拖后腿,他总是训练到很晚,第二天又起的非常早。

凭借坚持不懈的训练,小小年纪的他竟然在一次行动中顺利毙了一个国民党士兵,用梭镖缴获了人生中第一支枪。

开国将帅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 天天要闻

毫无疑问,这次行动在他的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16岁,王扶之成为了一名红军测绘员,靠着一幅手绘地图被认为是战场上的制胜法宝。

当时,所有人都惊叹这个娃子是难得一遇的奇才

抗战时期,王扶之曾骑自行车驮着近视度数高达1200度的师长黄克诚指挥六次反扫荡作战,被大家调侃为“移动的司令部”。

自加入红军以来,王扶之经历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争,因其表现出色,屡次立下战功,很是被看好。

开国将帅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 天天要闻

战场上,更能考验一名战士的精神和意志。

而王扶之,从未动摇过杀敌的决心。

他历经土地革命、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七次负伤,次次九死一生。

每次生死线上走一遭,他都会变得更加坚强。

1950年,王扶之率领343团全歼美军骑1师某连,创下了志愿军连级建制全歼美军的最高记录。

抗美援朝那会,他已经担任了师长。

在一次行动中,几人突然遭遇了敌人的偷袭。

随着一声炮响,他们所在的山洞轰然倒塌。

开国将帅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 天天要闻

王扶之一边鼓励队友自救,一边寻找机会自救。

就在他们筋疲力尽之时,有几只苍蝇从他们被埋之处的缝隙中飞出,几人这才被前来援救的队伍发现,死里逃生。

没想到,几只苍蝇,竟然救了几位战士的性命!

长达38小时的被埋经历,王扶之印象颇为深刻。

不过,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身为一名军人的勇气和决心。

任总参作战部部长期间,他曾参与指挥了珍宝岛西沙海战等重大国防行动。

开国将帅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 天天要闻

凭借着赫赫军功,王扶之也获得了不少荣誉勋章

1955年,王扶之被授予大校军衔和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4年,王扶之晋升为少将军衔。

1988年7月,王扶之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

10年后,离职休养。

开国将帅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 天天要闻

现如今,王扶之已是102岁高龄的老人了。

晚年的他,仍旧保持着规律的作息,饮食上也注重清淡。

陕北小米粥和窝头,就是他的最爱。

对于他而言,这两样是他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味道。

他一直关注着关注台海局势和军队现代化进展。

开国将帅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 天天要闻

为了能及时获取最新信息,他不仅自学了电脑,还用平板电脑看新闻。

平常,他也不肯闲着。

不是读书看报,就是练习书法,写战争回忆录。

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打仗见多了生死,能活着就是赚的!”

人老了之后,总是格外怀念以前,王扶之也不例外。

开国将帅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 天天要闻

他定居北京,却总是挂念着陕西家乡。

他曾多次自掏腰包,资助老家修路、建学校,还总是不厌其烦的叮嘱子孙“别忘了根在黄土高坡......

这位百岁老人,每天总是乐呵呵的。

他笑称“阎王爷不愿意收我,嫌我话多。”

开国将帅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 天天要闻

没事的时候,王扶之就会给孩子们讲过去,聊自己的亲身经历。

他亲历红军改编八路军朝鲜停战谈判、中苏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

可以说,王扶之的记忆,就是一本活着的历史书。

开国将帅只剩一位——王扶之,已经102岁高龄,身体依旧健朗! - 天天要闻

大家说他是英雄,可王扶之却表示:“我呀,不过就是个幸存者,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了的战友。”

从战争到和平年代,王扶之的红色信念贯穿了全部。

他那跨越世纪的革命精神和忠诚品格,永远值得后人铭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闻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林虹(副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浙江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林虹作出逮捕决定。公开简历显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温岭人,参加工作后长期在浙江台州任职。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 天天要闻

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最近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经历种种风波后在今年重新开播,讲述了在晚清动荡时期,几位中国青年在时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体在革命浪潮中经历的成长与牺牲。电视剧主角梁乡,皇族宗室、父亲早亡、留学日本、主张立宪,种种经历都在说明此人的历史原型是清末
大明 开国六公之一--李文忠墓 后 有一 神秘的墓 - 天天要闻

大明 开国六公之一--李文忠墓 后 有一 神秘的墓

前两天,抓住了机会,终于看到了大明 开国六公之一的李文忠墓,李文忠墓平时不开放,平时去时,陵园都是关闭的。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是朱元璋二姐的儿子。李文忠也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将领、统帅,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主要说的不是李文忠,而是
晋绥八分区: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 天天要闻

晋绥八分区: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的晋绥八分区(专署)旧址。牛利敏 摄  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位于吕梁山深处,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关隘。抗日战争时期,晋绥八分区党政军机关(以下简称“八分区”)在此驻扎,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
【三国季汉秘史265】樊伷:武陵烟云中的叛者悲歌 - 天天要闻

【三国季汉秘史265】樊伷:武陵烟云中的叛者悲歌

【烽火初燃·南阳子弟的野心】建安二十四年冬,樊伷独自立于武陵城头,寒风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这位南阳世家出身的武陵从事,此刻正凝视着手中那封自益州辗转而来的密信——"关将军败亡,荆州易主,然汉中王必不弃忠义之士。"竹简边缘的毛刺扎入掌心,他却
在近现代军史上,有支以个人命名的部队所向披靡,知道是谁吗 - 天天要闻

在近现代军史上,有支以个人命名的部队所向披靡,知道是谁吗

在世界近现代军事史上,曾经有一些以个人命名的部队,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这种现象不仅外军队有,我军也有。而我军以个人命名的部队,还蕴含着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与战斗精神。这些部队从护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始终是战场上
魏晋人有多潮?把哲学玩成了“玄学脱口秀”! - 天天要闻

魏晋人有多潮?把哲学玩成了“玄学脱口秀”!

在咱们今天聊5G、刷短视频的时代,一千多年前的魏晋人也没闲着!他们搞出的“魏晋玄学”,堪称古代哲学界的“文艺复兴”,把老庄思想玩出了新花样,活脱脱一场超有梗的“哲学脱口秀”!要说这“玄学”,和咱们现在说的“玄学”可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