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大地伤疤”变成“生态绿肺” ?“英雄地质队”大队长丁正江谈奋斗历程

2025年05月21日21:40:28 历史 9463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代睿

5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自然资源领域代表围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扎根一线26年的基层地质工作者、被授予“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的大队长丁正江动情地表示,近年来,地质大队修复矿山矿坑70多处,复绿山体近500公顷,把原先的废弃矿区变成了生态公园,每年还能固碳约3400吨,“大地伤疤”变成了“生态绿肺”。

如何把“大地伤疤”变成“生态绿肺” ?“英雄地质队”大队长丁正江谈奋斗历程 - 天天要闻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大队长丁正江。图片来源:国新网

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丁正江的工作就是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像“地球医生”一样诊断地球结构,探寻资源能源矿产。回忆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时,丁正江吃住在野外,每天看岩芯、理数据、查资料,一连好几个月不回家。也正是凭着这份坚守,他参与探获了大中型以上矿床11处,累计为国家提交金矿1300多吨。

如今,作为山东省地矿局金矿找矿创新团队负责人,丁正江牵头建设了自然资源部深部金矿勘查开采技术创新中心,为地质找矿搭建了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平台。在工作中,他通过推广绿色勘查技术,把生态保护融入到地质勘查全过程。

丁正江表示,在勘查中,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控制度”:在勘查设计阶段引入了生态影响预评估机制;勘探过程中,通过运用新技术方法,比如定向钻进,在一个地方进行多个钻孔施工,这样就减少了对地盘的占用;需要破土取样时,利用浅钻代替挖槽,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勘探后利用草皮移植、土壤回填等技术,把地表恢复如初,甚至有的地方比原先土更肥、草更绿。

他的团队还开展了大量矿山修复工作。在修复过程中,运用了“矿山诊疗一体化”技术,就是先通过无人机航测给山体“体检”,再量身定制修复方案。针对矿山地貌的不同特点,采用特定的修复技术,这样就最大程度保证了后续的修复效果。

在发挥地质找矿主力军作用方面,丁正江不断拓展找矿的领域和地域,坚持三线联动,立足胶东,不断加大对深部和海域的金矿找矿力度;走向省外,每年投入一半以上力量在西部边远山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走出国门,在多个国家提供地质技术服务。矿种上,从金矿到铜多金属矿、再到清洁能源矿产等方面都有涉及。

“为解决束缚找矿的技术难题,我们还在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单位拿出自筹资金开展课题研究40多项,还参与了国家、省部重大科研项目5项。”丁正江透露,2023年获批实施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了基层地勘单位牵头承担此类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 天天要闻

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从国家能源局获悉: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其中,江苏电网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高负荷较春季平均增长近400...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 天天要闻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1. 胯下之辱典故:韩信年轻时家贫,曾遭市井无赖当众侮辱,被迫从其胯下爬过。韩信忍下了这奇耻大辱,后来发奋图强,成就大业。2. 一饭千金典故:韩信落魄时,常在河边钓鱼充饥。一位在河边漂洗丝绵的老妇人(漂母)见他可怜,连续几十天分饭给他吃。
平顶山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古墓群重见天日,两处古代遗址“露真容” - 天天要闻

平顶山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古墓群重见天日,两处古代遗址“露真容”

今夏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不仅让一处清代墓葬群重见天日,更意外揭开了两处古代遗址的神秘面纱。7月2日,平顶山市文广旅局文物保护中心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查:原有墓葬已于水库修建初迁移,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广旅局文物保护中心已组织人员开始对现有墓碑进行转移保护。7月2日,记者随文物保护人员深入白龟湖西北...
哈尔滨怎么从清朝一个村镇,成为黑龙江省会的? - 天天要闻

哈尔滨怎么从清朝一个村镇,成为黑龙江省会的?

哈尔滨是古肃慎人的地盘,在女真崛起前,只有小型聚落,清朝初期也不过是小镇,如何成为黑龙江省会的呢?【哈尔滨】哈尔滨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南与吉林省接壤,地处松嫩平原东南缘,松花江中游,面积5.31万平方千米,居中国省会城市之首。